儿时的材庄:皂角离离
老家的树木中,在我看来,皂角树实在是一种奇特的树。
首先,皂角树是皇甫川唯一结大豆角的树。
当然,结豆荚的树还有槐树,但槐豆荚细短而薄,称不上豆角。但皂角树的豆角就不同。
皂角树又叫皂荚树。它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树干粗壮,树皮呈灰褐色。叶子却小而细长,柄上对生,称为羽状复叶,匀称而美观。它在春天开白色或黄色的小花,香气扑鼻。花落后,便会结出豆荚来,随着季节的变换逐渐长大变色,先青色,后黄白色,最后黑紫色,被白色粉。
皂角直而宽,且扁平,有光泽,通常长12~30厘米,最长的有40厘米。长大的时候,同一枝上,往往一个接着一个,吊在细叶中间,就像树妈妈养育出来的同胞兄弟一样,相依相偎,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这些都是细薄而短的槐树荚所不能比拟的。
小时候见惯了地里种的黄豆、豌豆、黑豆、刀豆乃至扁豆各种草本的豆角。作为小儿的我,看见树上也能长出这样大的豆角,不能不感到惊奇。
稀奇的是,这种豆角还别有用途,能够用来洗衣和洗头。
将皂角砸破,然后和衣服一起搓揉,便可以将衣服洗得干静。用砸烂的皂角放在温水里泡一会,便可以用来洗头,洗好的头发还带有清香之气。

从小知道洗衣粉,肥皂可以洗衣服,而皂角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能不感到神奇吗?
其次,皂角树的主干和分枝上能长出长而坚硬的尖刺来,不能不叫人感到惊奇。
不错,枣树和槐树,或者细生尖刺,或者枝长尖刺,但这些刺都不长,能够对付,同皂角刺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了。但皂角树刺不同,长而尖,刺粗壮,常分枝,多呈圆锥状,才生出来是绿色的,成熟后发褐变硬,长达16厘米,显得那样"凶恶"。小时候,我就像只猴子,几乎什么树都爬过。唯一没有爬过的就是皂角树。那长而尖硬的尖刺,一望就令人畏而却步,遑论爬上去?
第三,皂角树长成后,高大魁梧,冠如巨伞,遮阳蔽日。而更重要的是,它的寿命很长,能活六百多岁。
老树成神。中华民族是一个法天敬祖的民族,国人对于高大的长寿老树,天然具有神秘和敬畏感,因此,老皂角树往往被国人视作"神树“,对之敬礼膜拜。这是国人深入骨髓的遗传基因,我也不能不受影响。
何况,皂角树的皂角、刺、皮和叶确实有治疗疾病的功能。特别是看起来凶猛的皂角刺,还有消肿排脓、祛风杀虫 、抗菌消炎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中,这些都属于"祛邪"功能。在一定意义上说,高大的皂角树就是乡人的保护神。房前屋后,或者庙宇附近种一棵皂角树,保佑一方黎民平安。这是乡人朴素的心理。有将皂角树称为将军树的,的确,长着尖刺的皂角树就是披坚执锐,祛凶镇恶、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更奇妙的是,长寿的皂角树,根系发达,有时会凸出地面,弄出一些生命的"奇异"之处,叫人浮想联翩。
东山村肖坡岭头,今悅东山•肖岭头民宿院的夏日休闲游乐园边,就有一棵或者说一窝皂角树,出现了"奇迹"。
据村人说,清末一位肖姓村民随手栽了这棵皂角树,后来便干分两枝,随后枝复成干,一棵老树変为"两"棵老树,好似同胞兄弟。然后两棵老树又生新枝,枝成老干,遂成三世同堂的"五兄弟"。
更奇特的是,老树有侧根向外平伸,又复入地成根,复生皂角树一棵,枝叶繁密。其后于新老两根之间,又生一树。
如此四树并生,形成皂角树的家族群,夏日连荫,阴凉异常。恰似人世百年大族,分户群居,同根连气,相互扶持之义。
更神奇的是,皂角树群的共根,随着子孙的繁衍不断壮大。既有龙之虬气,又出鹿之瑞像。恰似人间人材辈出,显明宗根,世族同荣之义。
地有阴岭之秀,树有古人之风,如此皂角树家族,难道不令世人感到神奇、仰慕深思吗?
皇甫胜观,肖氏福荫,应该珍惜。
我们史家寨村过去也有两棵皂角树,一在坡下,一在河边。
坡下的皂角树,位于后坡路口以南,附近原有岳翰林所建文昌小庙。岳翰林为道光年间人。说来此树有两百多年时间了。原有老树不知何时故去,现存皂角树为二代。但也粗壮高大,两人合抱。四五米之外,分枝有五,粗细不一,然后反复分枝,树冠如伞盖,夏秋树荫蔽天。树下有大石头做的棋盘,有石墩,夏日,鸟儿在枝头唱歌,人们在树下乘凉,聊天,打牌,下棋,有人还讲故事,你想那是一幅什么图景?
二百年以来,两代皂角树就站在这里,观察着人世间的变迁。特别是合作化以来,这里一度成为集体的议事场所。
河边的皂角树,位于河东二组与六组的交界处。主杆端正,树冠有型。下边的河里有一块大石头,为六组昔日通向二组田园子的过脚石。妇女们也经常在石上洗衣服。夏日,树盖如伞,绿阴一片,树上鸟鸣声声,飞来飞去,河两岸绿草好茵,小河水幽幽流过,妇女们在石上用去年打下的皂角洗衣服。你可以设想,那是何样的夏日浣洗图?
随着村庄的扩展,河边的皂角树已经消失。所幸的是,坡下的皂角树还保留了下来,挂上了"西安市古木"的牌子,周围用石头砌成基盘保护了起来。
岳翰林作过翰林院庶吉士,曾经给皇家讲过学,进过《蓝田县志》,是闻名于皇甫川乃至全县的历史人物。建于道光年间的翰林故居,本应作为历史文物保护下来。由于缺乏保护意识,故居如今已被新房替代。文昌庙也于解放后毁坏无存。因此,目睹过这一切历史兴衰的大皂角树,是现存的唯一历史遗迹和活的见证,是史家寨这一段辉煌历史的载体,应该得到保护。保护它,就是保存村庄的历史,保存村庄的文化!
圈中为皂角树,根据比例尺推算,树冠百余平方米
暮秋初冬,皇甫川树上的皂角离离,承载的是历史的记忆,寄托的是人间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