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子洲头游记
—— 芙蓉国里尽朝晖
文/胡翠
如果有冲动,凌晨四点去岳麓山上看日出的话,
那么,就来橘子洲看日落吧。
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州,一水中分,由南至北,绵延数十里。西瞻岳麓,东临古城。巍巍岳麓,秋来登高望远,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伟人情怀。
铺开一卷湘江水,岳麓为屏,蘸红拓印,如朱砂点翠。日落时分,橘子洲周身洒金,伏笔江心。
半江瑟瑟,半江红。
潇湘走笔至此,留白天地。
静观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远眺万家灯火。
橘子洲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长沙“山、水、洲、城”旅游格局的核心要素。
“独立深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1925年,32岁的青年毛泽东于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毛泽东等一批革命志士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写下了后来脍炙人口的名作《沁园春.长沙》。
32岁的青年毛泽东于橘子洲头,秋来望远,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发出“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以一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为橘子洲、岳麓山乃至湖湘文化根系所在的“山、水、洲、城”注入红色血脉。
洲头广场、问天台、望江亭、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与橘子洲风景区自然景观完美结合。
春有桃花夏有竹,秋至桔园,橙黄橘绿。
冬日踏雪寻梅。
四时繁花自成景,美不胜收。而我仍偏爱日落时分,独立寒秋,夕照洲映的红。看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雕像,遥想伟人秋来望远,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七律·答友人》里写下“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思故乡。
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州,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巍巍岳麓,秋来登高望远,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伟人情怀;铺开一卷湘江水,岳麓为屏,蘸红拓印,如朱砂点翠,橘子洲伏笔江心。
潇湘走笔至此,留白天地。上有岳麓书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于这片山水间,千年来走出文人志士无数,孕育出独特的湖湘文化,也伴随着一代代岳麓人成长,留给后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橘子洲景区始建于1960年3月,1962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景区充分利用和保留古建筑,积极营造以“红色旅游”为龙头,人文历史与植物景观相结合的景观氛围。核心景区从原橘子洲景区往北扩展,总用地面积约40公顷,是原橘子洲景区面积的6倍。
一、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新诗词碑
原文如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诗词碑(位于核心景区入园处南广场)
诗词碑为天然石刻制作,以毛泽东1961年10月手书水印木刻《沁园春·长沙》复制稿制作而成。
整个诗词字体洒脱,奔放,线条简单,形态自然。
二、独立深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位于望江亭以北)
“独立深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1925年,32岁的青年毛泽东于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毛泽东等一批革命志士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写下了后来脍炙人口的名作《沁园春.长沙》。
32岁的青年毛泽东于橘子洲头,秋来望远,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以一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为橘子洲、岳麓山乃至湖湘文化所在的山水洲城注入红色血脉。
作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首批“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一尊高32米、长83米和宽41米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伟人艺术雕像。
雕像基座部分为毛泽东纪念展厅和陈列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用于收集和陈列原景区大理石制诗词碑与毛泽东及其他在湘早期革命志士有关的各种历史文物和经典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和摄影作品等。
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洲头广场、问天台及望江亭(橘子洲头最南端)
橘子洲头最南端的洲头广场,约3000平方米,形如领航的船头。其中,广场前约350平方米的扇形问天台,取义青年毛泽东曾在此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
望江亭位于橘子洲头以北,占地约260平方米,历来为橘子洲标志性建筑。望江亭始建于1968年,为亭廊结合的仿古建筑。
四、“家.长沙”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橘子洲风景管理区内原橘洲客栈,始建于1917年,为辛亥革命著名历史人物张孝准旧居。展示馆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围绕“家”的主题,将展厅分为家堂、家艺、家音、家味、家节、家人六大部分,收藏各类非遗产品千余件。
实物展且不说,更让人眼前一亮的则是运用幻影成像、多媒体互动等科技手段,融入寓教于乐的非遗知识竞答和猜谜游戏,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让参观者有兴趣参与进来,亲自体验一把湘绣、菊花石雕、皮影戏等长沙非遗项目传承的魅力。
非遗展厅分为主楼和副楼。
主楼一层为主展区,二层为传习区和文创产品展示区。副楼设为戏园,主要展演传统戏剧、音乐、曲艺等节目,并为观众提供具有长沙特色的传统小吃。遗憾的是,当日副楼不曾开放。
只能和火宫殿里极富盛名的臭豆腐,和本地众所周知的小吃小花片说,改天,再见了。
从地铁二号线出来,就搭乘景区观光小火车游览橘子洲头。因为时间关系,略过景区好几个游览讲解地,直奔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而这一处拍照留影的人无疑也是最多的。
天公作美,面山伴水,清风徐来。虽然已是立秋,但山城长沙的温度仍然居高不下,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前仍是人头攒动。除了手机拍照合影的如织游人,一些专业摄影的照相机也纷纷架了起来。园内广播时不时响起,鼎沸喧嚣,却也压不住游人呼朋唤友来合影的人声。
他们轻描淡写地和初次前来的孩子或友人说着,橘子洲头原来只是长沙湘江上的一个小小洲岛,就橘子多,所以叫橘子洲……“现在大了很多,都是后来建的。这些地方,原来是没有的,2000年前后开始修的吧。”这是长沙人说话惯用的先抑后扬,“这么多年,也还看的了。”
与之相互映照的则是景区里播放的相关介绍,“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州,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橘子洲景区始建于1960年3月,1962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1925年,32岁的青年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毛泽东等一批革命志士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写下了后来脍炙人口的名作《沁园春.长沙》。
“独立深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让橘子洲蜚声中外,美誉广传。
作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首批“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一尊高32米、长83米和宽41米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独立深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伟人艺术雕像。
雕像基座部分为毛泽东纪念展厅和陈列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用于收集和陈列原景区大理石制诗词碑与毛泽东及其他在湘早期革命志士有关的各种历史文物和经典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和摄影作品等。
不过,当日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基座展厅和陈列室,并未对外展出,却在返程时不期走进了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享“家.长沙”文化盛宴。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橘子洲风景管理区内原橘洲客栈,始建于1917年,为辛亥革命著名历史人物张孝准旧居。展示馆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围绕“家”胡主题,将展厅分为家堂、家艺、家音、家味、家节、家人六大部分,收藏各类非遗产品千余件。
实物展且不说,更让人眼前一亮的则是运用幻影成像、多媒体互动等科技手段,融入寓教于乐的非遗知识竞答和猜谜游戏,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让参观者有兴趣参与进来,亲自体验一把湘绣、菊花石雕、皮影戏等长沙非遗项目传承的魅力。
非遗展厅分为主楼和副楼。
主楼一层为主展区,二层为传习区和文创产品展示区。副楼设为戏园,主要展演传统戏剧、音乐、曲艺等节目,并为观众提供具有长沙特色的传统小吃。遗憾的是,当日副楼不曾开放。
只能和火宫殿里极富盛名的臭豆腐和本地众所周知的小吃小花片说,改天,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