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后的童年记忆杂货铺》 (二) 文/戴恭义/图/网络
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那属于 60 后的童年记忆,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杂货铺,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无尽的欢乐。在那个没电的特殊年代,经济与生活水平都在低处挣扎,但童年的色彩却并未因此黯淡,那些自娱自乐的游戏便是最璀璨的光。
春天,雪水融化之际,我们呼朋引伴,分成两组开始比赛打尔。那是起点相同的较量,三、四、五人一组都无妨,每人仅有一次机会,就像将希望与力量一同掷出。当手中的“尔”飞出去,心也跟着悬起,看着它划过天空,落地的那一刻,有紧张,有期待,看哪队能把距离抛得更远,那是对力量与技巧的初探索,胜利时的欢呼能冲破云霄,失败了也只是下一次挑战的开始。
跳大绳的欢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两队人马,一队默契地甩动大绳,另一队在绳间跳跃。淘汰赛或者比总数,玩法多样,那上下纷飞的大绳,就像舞动的彩带,串联起童年的活泼与灵动。站在绳边,听着绳子抽打地面的节奏,鼓足勇气冲进去,在绳间跳跃,每一下都像是和伙伴们共同奏响的乐章,那种兴奋和刺激,至今难忘。
抓石子的游戏,简单却充满趣味,三至四人围坐在一起,专注地抓取,石子在手中跳跃,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比的是谁能抓住更多,抓住那一份小小的胜利。石子在指尖摩挲,每一次成功抓取都带来满足感,那种专注和沉浸其中的快乐,让小小的石子有了大大的魔力。
雨落时,教室里也有乐趣。走四斜、走三斜,脚步在有限的空间里踏出别样的节奏,那是属于雨天的独特游戏,带着静谧中的热闹。在教室里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像是在探索未知的迷宫,又像是和伙伴们共同守护一个秘密。
“东南西北”是充满神秘的选择游戏,你说出心中所向,那双手的张合之间仿佛有魔法,停下的瞬间,充满未知,像是打开一个藏着惊喜的宝盒。看着那简单的纸折玩具,却有着无限的神秘,每一次翻动都像是命运的抉择,充满了童真的好奇。
翻花绳是两人指尖的较量,绳子在手中翻转、交织,变幻出各种奇妙的图案,谁若翻不出,便是输了这一场细腻的角逐。手指穿梭于绳间,感受着绳子的纹理,创造出各种花样,失败时的懊恼和成功时的自豪,都在这小小的绳子上体现。
斗鸡场上,无论是两人还是多人,单脚跳跃、对抗,仿若英勇的战士,倒下的一方虽败犹荣,因为那是勇气与平衡的考验。单脚站立,与对手碰撞,每一次冲击都是对自己的挑战,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是童年无畏的象征。
皮筋弹纸棒,简单的皮筋和纸棒在手中变成了独特的玩具,拉弹之间,是童年的创造力在闪耀。感受着皮筋的弹性,纸棒飞出去的瞬间,有着小小的成就感,仿佛自己是掌控战局的将军。
老鹰捉小鸡,那是团队的狂欢。“母鸡”张开双臂保护“小鸡”,“老鹰”的迅猛追逐,让操场上满是奔跑的身影和欢乐的尖叫。在队伍中奔跑,紧紧抓住前面伙伴的衣服,感受着团队的温暖和被保护的安心,又带着对“老鹰”的紧张,那是童年里最生动的画面。
打老牛(打陀螺),旋转的陀螺是我们眼中的明星,两人以上的比拼,看谁的老牛能更长久地旋转,那是对耐心和技巧的双重挑战。用力抽打着陀螺,看着它飞快地旋转,心中满是期待,希望它不要倒下,就像守护着一个珍贵的梦想。
打烟盒(赢三角),烟盒在地上的碰撞,每一次进攻都是心跳的加速,打翻目标的瞬间,是胜者的荣耀时刻。弯腰、瞄准、挥动手臂,那简单的动作充满了仪式感,赢来的烟盒是童年里最自豪的战利品。
跳皮筋,“小皮球落落地,马兰开花二十一”的歌谣伴随跳跃的脚步,三人以上的欢腾,皮筋的高度不断变化,像是成长的阶梯。随着歌谣的节奏跳动,皮筋在脚踝、小腿、膝盖间变换,每一次成功跳过更高的皮筋,都有一种超越自我的快乐。
这些儿时的游戏,是 60 后心中独有的情钟,在记忆深处回味无穷,如同杂货铺里最珍贵的宝贝,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待续)
作者简介:戴恭义,男,汉,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新疆兵团石河子北泉镇退休工人,喜欢摄影和写作,曾在《工人日报》,《新疆 日报》,《新疆工人时报》,《军垦报日报》,《石河子日报》,微刊《作家》等刊登过作。
欢迎扫码关注军垦乡土苑,
投稿:请扫码添加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