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久林(陕西汉中)
深秋时节,又到了赏红叶的时候。被推荐邀约去西狭颂,初听竟是一愣,因为我知道“西狭颂”是汉三颂之一,与石门颂、郙阁颂并称汉三颂,是最有名的汉代摩崖石刻,以前并未听说那里可以看红叶。再一了解,西狭颂已被开发成景区了,现在具有了双重的含义,“西狭颂”三个字一方面是书法石刻,一方面又代表了一个旅游景区。因为石门颂、郙阁颂都曾去看过了,唯有西狭颂还未一睹真容,所以就欣然决定去赴这红叶之约,也顺便实现看完“三颂”的心愿。 西狭颂位于甘肃陇南成县,距汉中也不算太远,车上十天高速,途经勉县、略阳、徽县,从一个叫店村的出口下高速,又开了30多分钟,全程3个小时左右,我们就到了西狭颂景区。一下车我就看见景区门口的山上有一片一片的红,心想看红叶应该是来对了。西狭颂景区目前热度还不是很高,我们到的景区东大门口只停有一辆大巴,外加一二十辆小轿车,游客数量自然不会很多。果然,进了景区大门后发现比较安静有序,没有排队看人头的景象。我想这样最好,可以不紧不慢地赏景,多看一些有关西狭颂的文字介绍。进景区数十米建有几间平房,估计是有关西狭颂的展厅。走近一看,正门上方挂有“汉代摩崖艺术馆”的牌匾,门的左侧有一面“青岛市文艺家采风写生创作基地”的铜牌,右边是一面中国书法家协会颁授的“中国书法名碑 成县西狭颂摩崖石刻 ”铜牌。艺术馆里面并不太大,好像也就三间房子的面积。主要展示的有西狭颂、石门颂、郙阁颂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以及同在西狭的“耿勋碑”、历代名士有关西狭颂的题刻,西狭颂主人公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事迹介绍等等。心里惦记着西狭红叶美景,所以匆匆拍下图片文字就出了展馆。
从一些宣传牌的内容得知,西狭栈道及摩崖石刻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狭颂景区现已建成为4A级景区。按指示牌提示,我们顺着峡谷右侧前行。不远即发现一处瀑布景观,先是听见水流飞泻的淙淙声,再近一些,眼见一束白练从半山穴洞中飘忽而下,直冲入谷底石滩,溅起水珠水雾一片。游人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影,把后面山上的红叶一并纳入镜头,这算是西狭给大家的第一个惊喜。西狭颂景区是一条位于天井山的峡谷,全长约五公里。两岸山峰对峙,左右多是悬崖峭壁,谷底响水河长流不止,至宽处、至窄处、至深处,则又成湖、成池、成潭、成涧,可以说水景迥异,随形而变。峡谷两侧现修有水泥栈道,总体比较平缓,没有很长很陡的台阶,很方便游人行走游玩。当然也有一处地方比较狭窄险要,需要低头弯腰才能过,所以取名躬身崖。景区还随形就势,建有一些亭台桥廊,有的是方便通行休息的,有的则是保护碑刻的,这也让景区的景观更为丰富,把人文和自然很好地结合在了一体。
陇南的气候还是适应众多植被生长的,峡谷两旁,山崖路边,目力所及,有竹子、水杉、柳树、榆树、柏树、核桃树、麻柳树、桐子树等,还有叫不上名的藤蔓。当然,这个季节这里最为抢眼的树当属黄栌树了。你看,那山顶、悬崖上的一抹抹霞丹、一簇簇嫣红,就是黄栌树叶在凋零前的绝唱。她像是要把自己燃烧了,熬过冬而重生;又像是要流尽自已的血,浇灌这石多土少的山崖。西狭颂的红叶和我以前看的红叶是不同的,她以黄栌为主,不似别处的枫树、栎树那样高大,加之这里的山属喀斯特地貌的石山,有的峭壁好似刀劈斧砍,寸草不生。而连片的红叶多分布在崖顶或半山,有时却也在那看似石山的崖壁上倔强地连成一片红,像一条红色的绸带系住山腰。因而,这西狭的红叶虽没有别处那么辽阔宏大,却有她奇绝瑰丽的独特之美,自带几分悲情和苍凉,特别是有一处叫泼墨崖的地方最为出彩。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诡绝,禁不住以秋为题写下一首小令以叹之。“秋。水墨朱砂染壑沟。谁能比,画圣亦觉羞。”西狭颂还有许多小景点,像耿勋表记、珠帘听雨、保仁寺、三叠泉、甘堂湖、春秋桥、老人山、神鱼洞、美女坡、水磨坊等等都值得驻足欣赏,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走到目前景区开放区域的尽头,也就到了西狭颂的核心景点,位于鱼窍峡的西狭颂摩崖石刻原址。现在为保护西狭颂摩崖石刻,专门修了一座碑亭,并将石刻文字用玻璃罩了起来。西狭颂碑刻下有一潭,水呈黄色,相传有黄龙自潭底飞出,因名黄龙潭。《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因黄龙潭民间又俗称《黄龙碑》 ,《西狭颂》碑文的右侧有黄龙、嘉禾、白鹿、木连理和承露人之图象,称为"邑池五瑞图”,象征李翕主政期间政通人和,五谷丰登,安居乐业,是对碑文的形象补充,二者联系起来看,图文呼应,虚实相生,是三颂中唯一有图有文的佳篇奇构。西狭颂刻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刻石面宽340厘米,高220厘米,上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额,正文隶书阴刻20行,385字,每字约4厘米见方。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 由李翕手下小吏仇靖书刻。因西狭颂刻于悬崖峭壁之下,所以一直未遭破坏,也成为三颂中唯一还在原址保存最为完整的碑刻。西狭颂气韵高古,在汉碑中别具一格,异采独放,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被书法大家霍松林教授誉为“天下隶书第一”,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振濂博士誉为“汉代山林书风的代表”,被日本专家学者称为“汉隶的正宗”、“汉代摩崖的最高杰作”。康有为有“疏宕则有《西狭颂》”的评语。梁启超认为西狭颂“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其实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应该是和汉中略阳的郙阁颂最有渊源的,因为它们都是为武都太守李翕歌功颂德,刻石勒功,记载了李翕关爱民生,修筑栈桥的事迹,都是由仇靖撰文,只是郙阁颂由仇绋书丹。顺着峡谷住回走,听着潺潺流水声,抚摸着坚硬崖壁上先人们修建栈道留下的凹穴,抬头看见或远或近,或多或少的红叶,慨叹岁月的沧桑流转,感悟栈道石刻文化的深邃愽大。它给人以力量,也给人以沉静。这可能就是这次秋游的收获。
作者简介: 孙久林,在报刊和网络媒体发表有诗歌、散文作品等,现居陕西汉中市。
————————*————————*————————
来源: 作者投稿
本期责任编辑: 何宝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