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4146期
森严的“故事”
“ 大 豆 谣 ”
一一 一个兰州版的“小萝卜头”的故事( 下 篇 )
斗转星移,就在小俐丽四岁时,牢房里新关进了一位蓄着大胡子的中年男子。后得知,这位大胡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 王洛宾的入狱是叛徒告密所致,特务们怀疑王洛宾与已关进狱里的一位姓丛的地下党同志关系从密,二人的交往有“布置工作”之嫌,1941年3月趁王来兰之际将其逮捕。入狱后,特务们用木杠压先生的两腿,将地上的碎石、瓦砾扎进肉里,还用竹片夹他的手指,硬逼着先生交代“罪行”。但这位艺术家始终保持了做人的气节,未透露任何线索。对此,王洛宾曾说“一个音乐家不只要因音乐而伟大,更要因人格而伟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民艺术家用血和肉书写的人生追求。王洛宾先生在狱中吃尽了苦,却将自己的痛苦轻轻抹去,用动听的西部民歌驱散难友们心头的愁云。“半个月亮爬上来,咿啦啦爬上来……”王洛宾的入狱,同样也给小俐丽苦难的狱中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他只要得空,就会抱着小俐丽操着北京方言讲“猪八戒”“孙悟空”“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许多的故事。自幼坐牢的俐丽因在狱中没见过任何事物,所以给她讲故事不是件容易的事,讲故事时要时不时回答小俐丽提出的各种疑问。在小俐丽的记忆中,他不是愁眉紧锁的“犯人”,反倒像是一位活泼愉快的演员。一次放风的机会,小俐丽当着大家的面问王“什么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王答“是不是馒头”,“不对”,小俐丽反驳着。在无法回答小俐丽的提问后,只好听俐丽说。只见俐丽从口袋里掏出一粒大豆(蚕豆),十分认真的说“叔叔,你看,这才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站在旁边的母亲忙转过身去擦眼泪。听着小孩稚嫩的童音,看着那干瘦的小手和那十分天真的表情,王洛宾一阵心酸。这是一个幼弱的生命对魔鬼摧残的有力控诉!他的心再也无法平静,满腔的悲愤化作带泪的旋律,于是一首为小囚友而作的《大豆谣》便在纸烟盒上写成了。“蚕豆秆低又低,结出的大豆铁身体……”一颗小小的蚕豆所引发的这首歌,它包含着王洛宾先生对小俐丽深深的同情与期望,抒发了他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无限憧憬,这是一首至善至美的心灵之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全面结束。本该国共两党组建民主联合政府,带领全中国人民建设国家,医治战争的创伤。然而蒋介石及反动的国民党政府却大搞独裁统治,大肆屠杀爱国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兰州也不例外。1946年2月下旬,中统西北特区专员召集国民党甘肃省党部中统兰州市区主管及沙沟监狱负责人等大小特务头目,连续四天开会讨论对在押政治犯的处理,决定对“顽固不化”的罗云鹏秘密处死。行刑前,当时的国民党甘肃省党部调统室派特务去沙沟监狱同罗云鹏“谈话”,问“如果放你出去,你准备干什么?“ “准备到延安,做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罗云鹏坚定地回答。特务们接着训斥到“张国焘是你们共产党的大头头,他都不坚持了,你还顽固什么?” 罗云鹏坚定从容地说“张国焘不坚持那是他的事情,但我还是要坚持的。” 这次“谈话”后不久,即1946年4月22日的晚上,罗云鹏同志就被以张效仁为首的六名特务用绳索勒死在监狱后面的一块空地里,并掩埋于事先挖好的深坑内。临刑前,特务们又一次劝罗云鹏自首投降。然而,罗云鹏却面不改色,大义凛然地回答到“我生为共产党的人,死为共产党的鬼!”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便英勇就义了,时年36岁。特务头子为防秘密杀害共产党人的恶行暴露,行刑前还特意对刽子手交待,要他们小心,绝对不能叫外人发现,要求把坑挖的深一点,不能让狗把尸体刨出来,生怕暴行泄露后见诸报端,惹出大麻烦来,一再重申行刑是要负全责的,等等。
也许是刻骨铭心的爱使人陷入了懵懂,罗云鹏被押出监狱后,难友们谁都明白罗云鹏已经惨遭毒手了。然而,俐丽母亲总以为自己心爱的人还活着,竟将敌人的谎言信以为真,“云鹏到延安去了,我们一家总会见面的。” 她不止一次向前来慰问她的难友这样说,编织着日后与丈夫团聚的梦。罗云鹏夫妇结婚八年,但相聚苦短,真正一起生活不过两年,六年的铁窗生活使他们这对恩爱夫妻虽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然而,他们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直到1950年,兰州市镇压反革命时,母女俩在山西运城收到当时的兰州市法院寄来的枪决双手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特务头子李茂伯的判决书时才确信罗云鹏被害的事实。丈夫殉难后,俐丽母亲张英一直孀居与女儿生活直至寿终。
1946年8月,就在小俐丽七岁的时候,敌特机关及其监狱处理积案,由于敌人一直未能证实俐丽母亲张英是共产党员,便将母女俩释放,从此母女二人结束了六年的铁窗生活,几经转折于1948年冒着生命危险偷渡黄河到解放区山西安邑的亲戚家。张英重新参加了革命,自此母女二人终于回到党和人民的怀抱之中。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及罗云鹏生前战友的亲切关怀下,1957年“小萝卜头”俐丽即后来的罗力立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1961年大学毕业后在山西运城一所有着光辉历史的并以革命烈士嘉康杰命名的康杰重点中学任高级语文教师,直至退休。
罗力立的父亲罗云鹏烈士,原名张会璇,又名张敬载、张西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人。1926年考入齐齐哈尔省立第一中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校刊编辑工作,接受进步思想。“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学生爱国救亡运动,发起组织南开中学学生会,被选为执委会主席,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南开中学支部书记。1932年高中毕业后,担任中共天津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后改任中共天津市委秘书长,从事地下工作,同年冬被捕。由于未暴露身份加之亲友的大力营救而获释。1934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攻读政治经济学,并参加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的工作。此后在京津沪三地从事爱国救亡运动,1938年被派往兰州,直至入狱牺牲。他短暂的一生是伟大而光荣的,他的光辉事迹将永载史册。他生前的战友李时雨、孙静云夫妇曾赋诗纪念:
革命壮志尚未酬,临危不惧可抛头。
诚心竭力作忠仆,怒目横眉对恶仇。
蕞尔人生难千秋,凛然气节千古流。
云鹏烈士永安息,后继纷来吊古丘!
2021.6.5.✍
作者简介:森严,笔名秋墨,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国家机关退休干部,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专职成员。从业四十余年来,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年来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散文朴实无华,以往事回忆见多。很多作品被一些自媒体文学栏目登载,个别散文诗歌还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自幼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主播简介:杨艳君,笔名,艳阳天。企业退休干部;中共党员;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固区诵读协会副会长;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秘书长、主播部部长。曾获得“金徽杯”甘肃省首届语言艺术大赛暨第二届万众悦读朗读大赛成人B组银奖、兰州赛区成人B组决赛一等奖。热爱写作和朗诵艺术,喜欢用声音表达有灵魂的文字,以文载道,用声传情。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唐连明、晨曦
主席兼总编辑: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常务副总编辑:陈芋蓉
副总编辑:追梦天涯
主席团成员:梦如诗、吕兴福、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李希勇、唐连明、晨曦、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戴维、陈芋蓉、
主播部成员:艳阳天、米兰、荷塘月色、戴维、云水禅心、芋蓉、草莓、叮叮、竹雨、逸心、默人、艳阳、兰子、慕紫、雪莲、蔷薇、大峡谷、风铃、一米书屋、
[图片]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