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神韵 高贵的品格
——首访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画家关永起先生
他的画与他的人一样激情满怀;他的书法作品也像他的人一样风姿潇洒;他的诗更像他的人一样率真质朴……正因为这样,正因为这些,我走近了他,他也走近了我。于是短暂的交流便跃然纸上,于是,关永起这位著名书画家便成为我的主人公。
与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书画家关永起先生在其工作室采访时合影
丹青妙笔
采访如约举行,关永起先生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他自幼操刀刻泥,酷爱艺术。交谈中我得知,关先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又拜著名画家刘冠廷先生学花鸟画,拜著名山水画家周汝谦先生学山水,拜孔可立先生学篆刻。先后得到周鼎、韩振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王国仑、辛华家、杨鸿声和著名艺术大师娄师白、陈大章的亲自指导。其画浓墨淋漓、粗犷奔放、笔简意繁、博采众长、反璞归真,书法手法入画,用笔古拙。
采访中,我注意到,著名画家天津美院副院长张蒲生先生评论关永起画作时,以《笔墨洒脱 意趣天成》为题,在《中国书画报》上评关先生的作品“用墨追求情趣,构图简洁,书法金石有声,用色淡雅,看得出画家在具有高超的绘画技法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追求意、韵、趣、妙,真正达到意趣天成的艺术境界。用笔有力有序、有疾有缓、浓淡干湿,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精神。”
我还注意到,雨笠、东声先生以《关永起的书画》为题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评论,谓:“画家关永起,修习创作中国画已有数十年,擅长写意花鸟、兼工书法篆刻。关永起的国画作品,求神、韵、意三者的尽可能完美结合,笔墨之外,尚有意味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年轻时,即遍游大江南北,积稿成丘,写生数千,于南方绘画的秀润、墨彩尤多取法。其间又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精神,笔墨断处,意脉仍在。构图与用笔,趋向概括、简练一派,抽象而不失形象的精神。”《人民日报》副刊《市场报》评道:“水、墨、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受到娄师白、陈大章等国画名家的指点,画艺更有演进。博采众长、反璞归真。”“他的作品作为礼品,由有关部门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巧夺天工
访前我就反复阅读永起先生的画册,因而尚未相见时便在心里和脑海中隐约可见一位才华横溢、大气磅礴、落落大方、有血有肉的中国画家的形象。关先生1955年出生,他的大写意花鸟画笔墨功底很深,可见他对中国画“六法”研究之深,并大量吸收了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璜、白寿章、崔子范的营养,把神、韵、意三者完美结合。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评论的那样:既能目睹洒脱泼辣的构图,又能展开意味深长的想象空间;既有洗练概括的笔法,又有古典诗词绝句之意味。抽象而不失形象,夸张而不夸大,巧夺天工,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