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
文/赵国栋
人之初,性本善
善良是人的本性
善良是人的品行
善良是人的美德
善良一定要有锋芒
善良一定要给对人
善良一定要用对地方
……
假如有一天
我不再善良
一定是善良让我受了伤
假如有一天
我不再善良
一定是善良给了我绝望
假如有一天
我不再善良
一定是人心让我薄凉
假如有一天
我不再善良
一定是善良不能给我避风港
假如有一天
我不再善良
一定是善良之后
给了我人生的考量
假如有一天
我不再善良
一定是善良用错了地方
……
尽管如此
我觉得
人生在世
还是要善良
因为善良
会让世界充满希望
因为善良
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因为善良
会让人的生命绽放光芒
因为善良
会让社会和谐
家庭幸福
夫妻恩爱
邻里和睦
兄弟姐妹情同手足
同事团结
没有明争暗斗
善良能使人类进步
善良是中华文明的传承
善良是中国梦的根基
善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善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保障
……
让善良
成为我们行动的永恒!
(写于2024年11月7日)
《善良》这首诗由赵国栋所作,通过一系列排比句式深刻地探讨了“善良”这一主题。诗人首先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出发,引用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强调了善良作为人性的本质和美德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善良可能遭遇的困境——当个人因善良而受到伤害或感到失望时,可能会选择放弃善良。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人性复杂性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善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误解或滥用的问题。
然而,即使面对这样的挑战,诗人依然坚定地认为,善良是值得坚持的价值观。他指出,善良不仅能够为个人带来内心的光明与希望,还能促进家庭、社会乃至国际间的和谐与美好。诗人将善良上升到民族精神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认为它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善良》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它不仅呼吁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内心的善意,同时也鼓励大家将这份善良传递给周围的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诗歌语言朴实真挚,情感充沛,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