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诗联学院中级班第18
讲:[正宫·小梁州]
投稿作者:
汪凤森、段志军、根生厚福、李广恒、潘如琴、李凤英、郑举纲、宁静、大橘为重、骆杰英、青青子衿、赵偲含、
1〔正宫·小梁州〕赞黄山美景
文/汪凤森
黄山风景美名传,叠嶂崖悬,巍峨峻峭耸云天。峰飞练,瀑布卷清泉。(幺)奇松翠盖虬螭颤,干苍枝劲傲姿轩。铁骨铮,雍容面,(喜)迎三方客,笑纳五洲贤。
2[正宫·小梁州]转游梅溪湖
文/段志军
荷莲浮出半焦黄,一盏灯光。瘦杆托瓣子深藏,秋风荡,恍在水中央。(幺)梅溪湖畔抬头望,雾迷糊数里长廊。牵手亲,翻花样。前程休问,自有万千芳。
3(一)[正宫·小梁州〕秋山行
文/根生厚福
丹枫如火映苍穹,霜色浓浓。寒山瘦水韵无穷,西风动,吹落暮云虹。(幺)登高远眺心怀纵,望林川五彩交融。雁影遥,秋声送,幽思千缕,诗意满秋峰。
(二)〔正宫·小梁州〕易经智慧
文/根生厚福
易经幽道映长泓,智慧无穷。阴阳变化韵如钟,乾坤动,奥秘蕴其中。(幺)卦爻演占人生梦,解迷茫道启心通。古意传,今思诵,千秋瑰宝,熠亮耀时空。
(三)〔正宫·小梁州〕诗词养生
文/根生厚福
墨香雅韵润心房,诗意悠长。吟哦诵唱韵悠扬,情思荡,心净意安详。(幺)诗词恰似灵泉漾,洗尘嚣健体舒肠。古韵新,华章亮,修生佳境,沉醉韵芬芳。
4〔正宫·小梁州〕赏秋光
文/李广恒
秋风阵阵叶飞扬,草木披霜,长空雁叫列双行,寒烟荡,篱下菊花黄。(幺)枫红北岭遥相望,看花山秀美风光,江水清,舟穿浪,空中晴日,沃野泛金黄。
5【正宫•小梁州】春韵游园
文/潘如琴
柳丝垂绿映蓝天,燕语鸣喧,桃花媚靥映霞妍,芬芳显,日暖碧光延。(幺)路弯径忖怀犹怨,醉香馨异卉争妍,蝶梦跹,芳菲献,浓深情意,入卷愿祥全。
6〔正宫·小梁州〕·周末游园
文/李凤英
闲来无事逛公园,草木新鲜,红花朵朵似天仙,观童展.,筝荡碧云穿。(幺)老人健体多种练,少儿无处不欢然,菊蕊香,歌声遍,全家今日,游玩乐中翩。
7【正宫.小梁州】丝绸古道
文/郑举纲
丝绸古道焕新颜,五彩斑斓,物流贸易显频繁,批零贩,商贾正扬帆。(幺)史传驿马烽烟散,脚夫驼影牧南山,神骏驰,船离岸,三江财进,四海货充关。
8〔正宫·小梁州〕立冬
文/宁静
朔风劲扫故园秋,无了无休,寒花冷叶落山丘,苍松秀,雉鸟断啾啁。(幺)相携侪侣游从旧,览东湖柳岸荻洲。镜水清,天云岫,长桥横处,妙曲木兰舟。
9〔正宫·小梁州〕秋
文/大橘为重
春天一晃又深秋,喜庆丰收,农家苦乐不言愁,一挥手,冷暖爱悠悠。(幺)辛勤乐把时间够,看云几度又白头,冷月勾,西风扣,轻轻弹奏,声韵永无休。
10〔正宫·小梁州〕.寂寞深秋
文/骆杰英
金风高怒已深秋,枫叶飘游,映红野岭惹心惆,鸿南宿,预兆雪霜蹂。(幺)莲花老去菊容旧,桂香沁尽月寒愁,孤枕悲,情缘谬,伊人何在,无奈做单鸥。
11〔正宫·小梁州〕·炮仗花
文/青青子衿
花开朵朵色金黄,喜气洋洋。流光溢彩附篱墙,风中荡,娇美笑盈芳。(幺)卉园里蜜蜂欢唱,看丝丝静雅馨香,倚院门,缠绵望,呈祥欢庆,除旧换新妆。
12【正宫•小梁州】汴城晚秋
文/赵偲含
披霜带露绽花黄,十里飘香,一城宋韵寄情长,抬眸望,馥郁沁心房。(幺)佳人水上兰舟荡,往来船、笑语声扬。花满堤,鱼欢畅,梁园寻梦,把盏醉秋阳。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中级班第18讲
主讲老师:宁静
散曲漫谈(18)
明代咏物散曲的艺术特色(二)
二、植物类——花草树木
朱有燉被吕天成称为“色天
散圣,乐国飞仙”。他的咏花之曲,可谓是蔚为大观,以前的曲作家从没有像他这样如此偏爱于咏花的,他自己也说“每日因花忙,半世因花瘦”。甚至于花还有给他治病的功效,“予自病嗽以来有一月,苦手颤不能执笔。又苦无兴于诗词,不能措一语。何则?盖因痰盛迷此心窍,心不清灵,故不能置一语耳。今使人执荼蘼花进,予惊春事又到茶蘼也,为之感慨。稍觉今日病减,遂有兴执笔书乐府三章,乃知予病渐可也””。虽说见花病愈有些夸张,却能表现朱有燉对花的痴迷程度之深。翁敏华先生指出:“赏花篇什,另有吟赏梅花、海棠、水仙的,每每以花拟人,表现了一种痴情者与花对答,与花交流的情态。这类作品除了一般的有闲阶级闲散情绪的流露外,应该看到,同时表现了朱有燉'远人事,亲自然’的思想倾向。”虽贵为王室,但因屡受牵连,使得朱有在仕途上走得并不是很顺利,也使得他看透了世事,远离政治,从自然中获得慰藉。在他六十三支咏物曲中,竟有三十四支是咏花的。在这三十四首曲子中,朱有燉或咏暗香浮动的水仙花-“一种奇香冒雪开,猜只疑天上来””;或咏冰清高洁的梅花““玉骨冰肌,写一篇诗句清”;或咏妖娆多姿的海棠-“如妒芙蓉半面妆”;或咏富贵典雅的牡丹-“呈国色雕阑露清,散天香画阁风清”。其中,朱有燉创作了“牡丹乐府”这一全新的题材形式即用二十首曲子来歌咏不同品种的牡丹,如《庆赏庆天香之曲》、《庆赏紫云芳之曲》《庆赏海天霞之曲》、《庆赏素莺娇之曲》、《庆赏锦红袍之曲》等等。他在歌咏牡丹之前,先介绍了它们名字的由来,如“宝楼台牡丹,千叶高楼之子红花,旧名'粉消,花开至大,花瓣边白内红,古名魏红者,即此花”,介绍得如此细致,让读者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有个大致的印象和了解。
朱有燉的赏花之作,或许最初是为了逃避现实,但随着自己情感的注入,他对这些花逐渐无法自拔,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些花上,如《咏梅寄情》2:【北南吕一枝花】温柔玉有香,旖旎香生玉。结成心上友,爱似掌中珠。无半点尘俗,有德行传佳誉,更聪明不谄谀。一团儿要笑迎人,万种儿风流透骨。
【梁州】带一副自可意轻盈环佩,穿一套比寻常素淡衣服,俏声名满章台路。看了你妖娆体态,稳重规模,想当时秋波微溜,怎禁伊春色先驱。问着你姓名,却怎生再来柳陌花。虽生在驿途中常子是冶清清铁石心肠,虽长在风尘内不涴了香喷喷芝兰笑语,虽居在溪桥畔培养出素莹莹玉雪肌肤。看了这娇姝艳女,莫不是罗浮山下把神仙遇。唤一声翠云娇怕什么岁华暮。正值着明月梢头花未吐,春透芳腴。
【尾声】看了数十般美艳着人处,端的是五百载姻缘结发初。我将这一刻千金不虚度,共知心可腹,是天来大分福。称了我惜玉恰香愿心足。
朱有燉爱花、赏花、惜花,尤其是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无半点尘俗”。首曲作者主要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梅花温柔似玉,但是比玉多了一股清香。“我”将与梅花结为知已,对它爱不释手。“我”爱它“有德行传佳誉,更聪明不谄谀”。在梅花的淡雅素质中蕴含着作者的清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及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他愿意徜徉在花海中,希望能在花中寻求一种寄托、一种安慰,更盼望能在花中找到知音“共知心可腹,是天来大福分”。
而元代散曲家贯云石则借助“梅花”表达自己旷达的胸襟,如【双调清江:梅》: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交月,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一)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其三)
贯云石天资聪颖,文武兼备,少年得志,极具个性,他辞官归隐,做一个闲云野鹤。他在散曲创作中遵循的是元代“避世”哲学,在作品中能看到他超旷的风格。贯云石的《咏梅》共四首,是他在辞官归隐后所作,笔者取其中两首进行分析。第一支曲子首句“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是写梅花向南的花枝已经偷偷地吐出了花蕊它先于百花开放,将春天即将来临的消息报告给人们。她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独自盛开的高贵品格不言而喻。“夜来”不仅写出了梅花开放的时间,还写出了梅花的低调隐秘;“泄露”二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梅花早放的情态,又写出了作者终于盼到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偏宜雪交月,不惹蜂蝶戏”一句主要是赞美梅花的高洁情操。雪与月交相辉映,梅花在清冷的雪光与月影中独自“疏影横斜”。作者借“雪”的洁白品莹、“月”的皎洁无暇与“梅”的超尘脱俗形成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清瘦的神韵。“不惹蜂蝶戏”写梅花既不与百花争春,也不招蜂惹蝶,实则写出了作者不趋炎附势、独守坚贞的品质。“有时节暗香来梦里”是写梅花将清幽淡薄的香味借明月清风捎给了那梦中的人。这一句与王冕《白梅》中“忽如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意境相契合。暗香浮动,清然入梦,更显梅花高洁脱俗的情致。第二支曲子主要描写了梅花在寒烟笼罩下的朦胧之美以及在月光浸透下的皎洁之美,
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与赞赏之情。“芳心对人娇欲说”是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娇美羞涩,“娇欲说”三字极尽梅花的娇美之态。“不忍轻轻折”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的怜爱之意。作者在“溪桥淡淡月,茅舍澄澄月”一句中将描写的视角由梅花转向了周围的景色。溪水小桥,淡淡寒烟,清贫茅舍,澄澄月光,形成对仗之势。“淡淡”与“澄澄”这两个叠词”加入我的月色朦胧、轻烟渺渺的优美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梅花的独特别致的美。尾句“包藏几多春意”是说数不尽的春意被包含在梅花里。当作者面对这娇美动人的梅花时,情不自禁地认为无限春光尽蕴藏在梅花之中,即便是再贪爱也舍不得折下,照应了开头。这首曲子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咏物,描写角度别具一格,新颖独特地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痴恋。这两支曲子不仅是对贯云石归隐生活的真实描绘,也是对他心灵的写照。通过“咏梅”,表达自己超越了尘世的羁绊,不涉功名利禄,只求种“真趣”。
除了朱有燉之外,还有一个爱花痴人--杜子华。吴中名士王登在《三径闲题序》云:“太医杜君子华,能诗有隽才。家擅园池之胜,香草美箭,然成蹊,君对之愉然乐也。莫不倚而为曲。细而禽虫花竹,大而寒暑四时,风云月露之变幻,芳辰乐事之流连。一觞一咏,积之青箱,于是盖盈卷矣。”杜子华就是这样一位独特的散曲家,他咏物成癖,在一百三十二首小令中有一百二十三首是咏物小令。在这一百二十三首小令中,竟有一百零三首是咏花的曲子,数量之多,在明代散曲史上堪称第一,无人企及,因此被后人称为“花痴”。杜子华咏花的种类细而多,大概近百种,除了平常所见所熟知的桃、梨、梅、兰、菊、荷等,还有牵牛花、紫藤花、栀子花、紫荆花等一些平凡却不被其他文人偏爱的花种。另外,对同一品种的花,他还进行了分类,如咏莲花的曲子就有《咏白莲花》、《咏红莲花》、《咏绿头莲花》、《咏并头莲花》等。虽然同是莲花,但也是各有特色,丝毫不见重复之意。杜子华的咏花之曲,是通过对花的仔细观察、认真描摹,甚至是以人拟花,极尽花的妍丽之态。
如【南商调黄莺儿】《咏垂丝海棠花》:
香系一钩丝,对春风不自持,起来无力含情思。心未,娇容半舒轻轻着雨羞含泪。淡胭脂,许多柔媚,全在未开时。
这首曲子就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垂丝海棠的柔媚描绘地淋漓尽致,将它脉脉含情的娇态自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在雨中弱不禁风的海棠,让人堪爱堪怜。
再来看施绍莘的咏梅之曲,如《梅花》:
【南南吕懒画眉】一枝花发粉墙西,向雪洞风帘深见伊。琼枝玉蒂一时肥,针窦窗香细,只见疏影中间独鹤棲。
【不是路】秀骨冰肌,占断江南第一枝。丹青意,天然标格瘦离披。伴人儿,和烟冷淡空园里,伴月微茫浅水时。魂容与,春寒小阁迷香雨。炉诗句,茗炉诗句。
掉角儿】冷春心寂寂和泥,蝶来迟要寻无计。闭朱门空老残香,与楼头那人憔悴,况更是压溪桥。横古路,点官妆,粘驿信也,总无情思。霜欺雪妒,风筛露啼,还有个清明细雨,酸子黄时。
【尾文】樽前一瓣风吹至,重向灯前瞧认你。原来是幻出林逋无字诗。
韩巨卿评价此曲:“古人梅诗,或道其精神,或道其气节,或道其风韵,此词则更是道其情致。””这套咏梅曲,就是重在写梅的“情致”。首曲写一枝梅花在风雪中悄然开放,偷偷地将头伸出了西墙外。“雪洞风帘”暗示了梅花绽放的环境之恶劣,反衬了梅花的骨气凛然,““琼枝玉蒂”则正面描写了梅花的美丽优雅,“独鹤”与梅花相互映衬,凸显了梅花的高洁独立。【不是路】一曲应该是化用了林逋《山园小梅》的诗意“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板与金尊。”施绍莘通过“秀骨冰肌”“天然标格瘦离披”等描写人的仪态风姿的语句来映衬梅花的高洁。将物与人巧妙融合,给读者一种似人非人、似物非物的感觉。【掉角儿】一曲的感情基调变得低沉梅花凋零,空留余香,蝶寻无计,惹出那楼上之人的情思,感时伤逝,终是憔不堪作者对梅花的感情在【尾声】中得到了升华,“樽前一瓣风吹至,重向灯前瞧认你”
原本已经落尽的梅花却被风吹到了樽前,使得作者欣喜万分,如获至宝,又将-.-点加入我的组合手心细细把玩。全套曲子由物及情,化用前人诗句中的意境,借助自己的文采和构思巧妙地将自己对梅花的赞叹之情流露出来。冲如极为欣赏他此套曲子的文辞:“细骨柔肌,玲珑透逸,此江郎彩笔,天生带来。若他人,恐未开口俗耳。”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中级班第18讲作业》
宁静出题
一、要求:
1.题目格式为〔正宫·小梁州〕题目。题目自拟。
2.韵部自选;
3.韵依《中原音韵》。
二、〔正宫·小梁州〕谱式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幺)×平仄仄平平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去△,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注意事项
此曲又名《小凉州》。
四、曲例
1.〔正宫·小梁州〕元·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五、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六、作业要求:作业完成时间为两周,各位曲友自行校验后上交,精品作业会登入讲义。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