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中前行
——我的回忆录
作者:张文雄
序
过去写回忆录一般是名人、政治家或明星们的专利,前者有鲜为人知的机密可供披露,后者有大量的粉絲为之捧场。近几周我怀着饶有兴趣的心情读完了大竹县文星中学张文雄老师写的回忆录。这是一位有经验的中学语文老师写的。该书共分六个篇章,记叙了他在旧社会的苦难童年 ,新社会的茁壮成长,以及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教学业绩,以及他战胜病魔、劫后余生的几大感悟。看了原稿后,真是万千思绪油然而生,颇受感动和教益。
张文雄老师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语文教师,阅历丰富,写作功底深厚。1942年农历二月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那时候,日本鬼子残忍地杀害国民,战争四起,灾荒不断。国民党借抗战之机,大势收刮民财,疯狂抓丁派款打内战,使城乡一片黑暗。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的他生在归社会,没有吃,没有穿,给他的苦难童年生活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1950年春天,家乡神合得到了解放,他从私塾发蒙识字转到人民政府办的学校读书,从小学到初中毕业,1960年考入大竹师范,是六三级中师新生的第一名。毕业后,他先后在大竹县实验小学、大竹三中、文星乡中、神合乡中和文星中学任教。在教学生涯中,几十年如一日,不论在什么困难环境下,他都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极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好。他把个人的经历和命运融入到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不忘家乡人民,暗中写申请从城市调到最艰苦的农村中学任教。在教学上,他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任劳任怨地为党工作,凸显了他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的一颗红心,反映出一位人民教师的踏实刻苦,百折不挠,奋斗不息,锐意进取的革命斗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曲折历程:艰难险阻,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和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从中也可领略到新中国的人民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风貌。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多次被评为乡、区、县级优秀教师。
作者是四零后,这一代人经历的考验和磨难很多,是八零后和九零后所不能想象的。正当长身体时,却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正值在教学上展示才华的最佳年岑,却赶上了文化大革ming。这些打击和无奈没有使张文雄老师消沉和停步,他仍然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和毅力坚持教学工作,潜心开展语文教学研究。他为挽救一个濒临垮掉的烂斑,不辞辛劳,身正为范,坚持循循善诱育人,竞竞业业笔耕不辍。通过他的这一亲身经历使读者看到,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张文雄老师那样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矢志不移的人民教师,才有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当我们为和谐盛世欢欣鼓舞时,可不能忘掉这些人啊!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书中内容自然以记述在教学工作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主,例如:奉献与厄运并存的中年时代……这些波澜壮阔的画面,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到了教学第一线的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它告诉人们:作者为了让莘莘学子学好知识,运用那浅显易懂、周密细致的授课方法,让孩子们学到了真知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的人民教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当我们读到“勇斗病魔,劫后余生”这一篇章时,可以看出作者在病魔面前是何等地坚强啊!
作者是一位重感情的人,书中讲述的亲情和同志情,也令人欷歔和钦佩。他用较长的篇幅和细腻的笔触,详细记叙了痛失严父、慈母、发妻,不仅表达出对严父、慈母和发妻的哀思和挚爱之情,更通过母亲和发妻生病自已为了抓毕业班而无法照顾,没有尽职尽责的自责。由此可见,作者为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放弃私利,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真令人动容流泪呀!
当然,作者是位光荣的人民鼓师,不是文学家,很多章节是以记事为主。但在深入发掘自已的内心世界上都写得十分细腻、活灵活现,读后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可与专业作家比美。我觉得这夲书象一朵开放在田野中的无名花朵,它平凡、纯洁、朴素、清香。虽不是牡丹芍药、梅兰桃李,但和人工培植的盆花相比,别有引人入胜之处,与那些没有生气的塑料花则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张文雄老师己经退休二十多年了,但他对文星中学这片校园仍是依依不舍,特别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那种执著和热情,正直善良,乐于处人的高尚品德,文星片区的学生和父老乡亲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至今还记忆犹新。
这本书也许是我所见的第一夲由区乡中学教师自己撰写的回忆录。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象作者那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我们所从事过的教育事业和伟大的时代,记录我们经历过的挫折、苦难和教训,让我们的接班人知道,今天的日子是父辈们的汗水和泪水开拓出来的,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年青一代,望你们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和良好的基础上,以此为荣,乘胜前进,为建成和谐盛世中华而努力吧!
张久书 撰
二0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张久书同志简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功勋人物大典特邀编委、四川诗词协会联络组长、达州市戛雲亭诗社常委、大竹县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会长)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张文雄,男,42年2月生,大竹县神合乡人。1963年于大竹师范毕业被选拔分配到县重点小学__竹师附小任教。1971年被提拔为中学教师,调大竹三中工作,是大竹三中筹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1972年为照顾家庭,自愿申请调回家乡工作。从1971年起一直是低职高聘,从事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皆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多次被评为区、县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1998年病退于大竹县文星中学。曾任张氏家族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十五年,撰修族谱、举办大清明会、修建功德牌坊、协助当地政府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其族务工作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受到当地政府及全体族人的赞扬。爱好文学,乐于书法和写作,曾为党政部门撰写了不少新闻、通讯和经验材料。2014年加入县书画协会和县诗词学会,上百篇书法、诗词作品被刋载或展览,曾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