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夫妻“扫出”俩博士
宋俊忠
在长清区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大学路如同一条时间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见证着无数的日出日落。在这条路的晨曦中,有一对年已六十八岁的老夫妻,刘洪禄和韩云芝,他们就像那初升的太阳,温暖而不刺眼,用自己平凡的生活,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每天,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炒米店村的屋顶,刘洪禄和韩云芝便已穿戴整齐,手持扫帚,踏上了那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大学路。这条路,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街道,它是生活的舞台,是梦想的起点,更是他们用汗水浇灌的希望之田。
大学路上,车水马龙,尘土飞扬,但在这对老夫妻的眼中,却别有一番风景。他们扫去的是尘埃,留下的是清洁与宁静,每一次挥动扫帚,都像是在为这个世界绘制一幅幅温馨的画面。那扫帚,在他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不仅清扫着路面,更清扫着人们心中的浮躁与疲惫,让每一个经过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份来自心底的温暖。
刘洪禄和韩云芝的文化程度不高,只念过小学,但他们对于知识的尊重与渴望,却比任何人都来得深刻。在他们看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梁。因此,尽管生活艰辛,他们始终鼓励子女勤奋学习,用知识的力量去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那句“读书是庄稼人的出路,你们的出路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仅是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更是他们自身生活哲学的体现。
为了供子女上学,刘洪禄和韩云芝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刘洪禄在一次爆破开山的工作中不慎坠崖,伤痕累累,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用惊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韩云芝在寒冬腊月里,为了那微薄的工资,双手冻得通红,却依然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坚持。他们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无声的励志电影,激励着每一个听到它的人。
在工作中,刘洪禄和韩云芝展现出了惊人的细致与专注。短短三百米的路段,被他们打理得井井有条,每一个角落都干净整洁,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就。他们的身影,成为了大学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们对平凡中的伟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他们的子女,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女儿刘庆芳,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博士,并在美国交流一年后,回到西安交大担任副教授,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贡献着力量;儿子刘庆昌,同样优秀,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公派赴美留学,攻读博士后,成为了家族的骄傲。他们的家庭也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然而,对于这一切,刘洪禄和韩云芝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们认为,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这份质朴与坚韧,让人动容。
每当寒暑假来临,儿女们都会回家,主动替父母分担工作。这一刻,刘洪禄和韩云芝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享受着与子女团聚的时光,却也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即使女儿多次邀请他们同住,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在故乡,坚守在那份他们热爱的环卫工作上。对他们而言,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社会的贡献。
现在,每个周日的中午,是刘洪禄和韩云芝最期待的时刻。他们会通过视频聊天,与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和忙碌的女儿分享彼此的生活。屏幕里,孙女的笑靥如花,儿子的生活点滴,都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满足。这份跨越时空的亲情,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这个世界上,像刘洪禄和韩云芝这样的平凡之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惊人的财富,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与汗水,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有可能绽放出伟大的光芒。
(原载《山东广播电视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