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平:
三标课堂,照亮方向
自“三标课堂”走进我校之后,在积极参与“三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三标课堂”以明确的学习目标、高效的教学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它让我们在学习中有了清晰的方向,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通过“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的基本流程(去哪里?怎么去?到了没?)以及“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的教学流程,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形成了“生教生,生考生,生帮生,生评生”的良好氛围。这种变化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高快演讲”真的很受益,以高快演讲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课堂小结,现在很多孩子们都能够大胆,高声的,把这节课以高快演讲的形式总结,或者下节课一上课以高快演讲的形式对上节课进行复习巩固。
另外,就是“五点四题的”运用,让学生受益。有一节课,我记得讲“钢铁长城的时候”,2020年16题山西中考题山,有“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一个长城“内涵”对比,当时用到孟国泰先生的“五点四题”中的“类题演练”,除了“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我们可以增加“近代长城”。有一个孩子出了一道题,他想都没想,立马来了一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长城内涵”。我就觉得他太牛了!
我们孩子的潜力和创造力真的是无限的,你根本想像不到他们多牛。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远比我们想像的厉害!
孟国泰先生的“三标课堂”理念以其独特的教育魅力和实践效果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它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展潜能”的舞台,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探索教育创新,实现专业成长”的平台。
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三标课堂”将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
“三标课堂”,是我们学习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史艳春:
更上层楼,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三标课堂”,即明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这一理念旨在强调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明确的教学目标如同灯塔,为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不再是盲目地教授知识,而是依据目标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使每一节课都具有清晰的重点和明确的指向。
在教学目标的明确上,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不再是笼统地要求学生理解课文,而是细化为具体的目标,如掌握某些关键的字词、理解特定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等。《大众教育学》中提到,“清晰的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积极落实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还通过创设情境、分析意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这与《大众教育学》中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契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提升。
为了达成学习目标,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个体自教,对子互教、小组群教是我们常用的方式之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同时,利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阶段性测试等多种评价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正如《大众教育学》中所强调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方式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部分学生基础薄弱,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还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加强了个别辅导,另一方面优化了小组分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语文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欣赏文学作品。
总之,在《大众教育学》的指引下,我们的语文“三标课堂”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我们也深知,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三标课堂”的教学体系,更上层楼,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作者:梁美平、史艳春(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天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