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措美
文/蒲亚辉
一
一生要走多远的路程才会与你相逢,“向上的路衔接着冰白与蔚蓝,生命的制高点如此的光亮啊,爱与太阳跟踪而来,向他说一声扎西德勒。”①云上的措美峰,当我登上查日洞,领略你傲视群雄的神采,我用了整整半生。
岭罗山(泠罗山)上吃草的犏牛和马匹回首张望的地方,是一条白色的哈达,挂在眼目所至的西南方,那里是它们的故乡,也把放牧的少年引入了对白雪皑皑的雄伟岷山无尽地想象。
迭山是秦岭山脉向西与昆仑山脉绵延过渡的巨大山系,由于位于岷州(岷县)以南,形成甘川两省之间的天然屏障,既与南部岷山山脉山水相连,又是黄河长江的分水岭,因此在民间和国外文献中也一直被尊称为“岷山”。
黑犏牛的母亲是黑牦牛,儿马的父亲是头马,它们就奔跑在神眷顾的地方,神就住在高高的石山之上,守护着雪山大地以及它之上的所有生灵,那些石头满足了童年所有的想象。
二
2024年10月底,和友人驾车,穿过微茫的晨曦,走出青草滩翻滚的团雾,一路向迭部县卡坝乡尼欠村、尼吉巴村导航行进,爬上一条向上再向上的森林防火道路。被白云托起,向天空的深处漫行,云的尽头便是措美峰。
“法雷尔在1916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年会上做了主题为《甘肃的小西藏》的大型报告,并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接近迭山措美峰的情形:更加巨大的石灰岩慢慢地重新露出来了,终于在这里岷山的全部的雄壮巍峨在你眼前瞬间炸开,沿着天际线像是被扭曲的烈焰一样一字排开,你就想像一下比白云石山的石崖还要更壮阔,还要猛烈的景象吧,进入这样山势嶙峋的巍峨大山里,没有更加像样的驮队和更充足的给养是没希望穿出来的。”②
我们围绕着山顶有湖的女神山措美峰盘桓打转,穿过冷杉和云杉的王国,将车停在无路处,云雾中。
“我看见了云海,如晦如梦幻”,把雾气中的松香味吸饱肺泡,对于宏大的跌山和深闺中的措美峰却始终未曾谋面。溪流穿过硕大的石头,跌入山谷深处,雾包围着措美峰和我们,轰鸣的水声提醒我就矗立在女神山的半山腰。
云雾从脚底退去,清冽的溪水潺潺,乱石滩是泼开的裙摆,用灰色的石灰岩堆满女神身边,它是多少亿多少千万年的某次某几次地质运动的产物,又经过了亿万年时间的风化,才养育出了我们脚下的草和身边的柏树、高山杜鹃、青翠苍苔。
所以,我要仰视它,亲近它。
光透过云雾,仙女手持牧羊鞭,那些听话的雾气臣服脚底,我就在云端之上,我生怕一挪脚就驾着云雾远走天边,去对面无尽云海连接天地处的蓬莱仙岛。
一回头,高大的女神山就如巨人横亘在面前,我用最大的仰角抬头,才能看见她伟岸的身躯直插云端,鹰只有绕着它盘桓。

三
轻装上阵,一行人都只带了随身的衣物,必须的水和食物。虽然没有路遇的驴友那种装备在身,却也爬行的轻松自然。风和阳光在高处,在崖壁的上半部,它的底部浸润在溪水里,我喝着溪水和周围的树木苍苔一起补充身体和精神的钙,浸入身体的冰凉就是它的养料,我尝到了它的味道。
荒野具有魔幻的力量,召唤你进入,走出了灰色的石灰岩乱石滩。沿着高山杜鹃的林畔边缘踩雪而上,一树树杜鹃花叶片深绿,在即将秋尽的临冬时刻,在簇生的叶片顶端,孕育出了鳞片状的萼片紧紧包裹着的花蕾,为来年盛大的绽放做好了准备。
一朵花给人的是期待着的欣喜,整座山却从宏观上给人震撼的敬畏。
面对如此冷峻的静寂,只有踩雪的咯吱声,急促的呼吸声构成向上的交响,阳光是弹奏者,在岩石和海拔的攀爬中“俱清明”。
深一脚,浅一脚的向上攀爬着,脚底的碎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本该是此刻最大的喧哗,却被高高在上的石峰吸去了高音部分。被巨大的石峰包围住,想起了歌德说:“它早于一切生命,超越一切生命。就在这一瞬间,地球内部那些吸引着、运动着的力量,似乎直接作用与我,而天空的影响也更接近地萦绕着我。”
一路上踩雪、踩石,时走时停。看石、看云,两个多小时就走了措美峰2km距离,挥汗如雨的穿过窄狭的垭口,通往积雪的平台,这里是一个类似于太阳灶的巨大球面,而我们就在最凹处休息,喝一杯融雪而煮的茶,周身通泰。
向更高处行进,坡度更陡峭,几乎贴面而上。风起时,积雪受重力影响团成一个个小球从身边滚滚而下,头顶的白云扯着飞舞的袖子看我们艰难的爬行。如此的动,却依然改变不了岩石沉着的雄伟。歌德说:“你们是一座座最古老最可敬的时间之纪念碑。”
这就是最好的颂辞,对群峰最贴切的赞美。
当我气喘如牛的登上查日洞时,凉风穿透我,仿佛从彼岸来的灌顶,瞬间从热汗淋漓到直打哆嗦。
站在这海拔接近4000米的峰顶,我对朝拜的群山和自己说:“雪是扎西德勒的故乡,是爱的天堂。拉加啰。”
没有一座山比你更伟岸,在这接近天的地方,俯瞰迭、岷群峰,林海茫茫与山水相依,松涛澎湃中云雾飘渺,万山雪峰把草原牧场尽收眼底。站立雪山,和蓝天白云天人合一,我也是跌山横雪的一粒,就让飞翔云端的雄鹰告诉雪山大地吧。
和每一粒落在峰顶的雪,每一缕穿过山洞的风,每一丝穿透黑暗的光亮,一同高声呼喊:“扎西德勒”,这所有的所有,是所有生命的爱恋。
注:①杨志军《雪山大地》第一章野马雪山。
②近代迭山·措美峰科考及发现迭部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