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虫的故事 文/海梦
生活,恰似一部精彩纷呈的长篇剧集,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刻,为我们呈现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剧情。
在我们七台河后花园金沙新区的生活区域,居住着一位文友的父亲,他是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老战士,是我们眼里立下汗马功劳的当之无愧的英雄。虽已年届八十,身体不再矫健,但勤劳的本性始终未改。每年春天来的时候,老人总是手持镐头,在那片荒芜的土地上辛勤开垦,汗水滴滴洒落,滋养出各种各样充满生机的时令果蔬和豆类。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柔和的秋天的早晨,空气有些微凉,热闹的集市上熙熙攘攘。我在人群中一眼便望见了那位熟悉的老人,他静静地守着面前摆放的几袋红小豆,黄豆和大饭豆,眼神中透着朴实与期待。那些豆子颗颗饱满,仿佛凝聚着老人的心血。那一刻,我心中瞬间涌起无尽的怜悯与深深的敬意。并且老人种的都是没有污染的好东西,纯绿色食品,多备一些给家人吃,营养丰富的很。所以,没有丝毫犹豫,我将手头仅有的 200 块钱全部掏了出来,买下了那些豆子。同时也算表达了一份对英雄的敬意。毕竟我们的幸福生活,由英雄们的鲜血和汗水所凝结。
老人当天卖完豆子后,脸上满是感激,回去马上和他的儿子们诉说他们的文友,为了让他开心,买下了所有的豆子。他的两个儿子就此记在了心里,总是热情地要请我吃饭,张罗了好几回。我起初一直婉拒,怎奈他们的真诚实在让人难以拒绝。在饭桌上,我发现老人的两个孩子真的太孝心了,大儿子在纪检委,老儿子也就是我的文友在育红小学当老师,他们每个星期都要领老人下饭店,陪老人唠嗑,照顾老人饮食起居,老人愿意种镐头荒,他们也阻止不了,就当老人在锻炼身体和培养一种生活的乐趣。只要能让老人家开心。记得那天我们在一起吃饭时候,老人太高兴了,老人也是个作家,我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对老人也是一种安慰。
然而,生活的轨迹总是充满变数。我和爱人匆匆收拾行囊前往哈尔滨,原以为只是在儿子家短暂的小住,陪一陪因为疫情隔离四年没有见面的孩子,那时他刚刚回到了哈尔滨,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了孩子十年前买的房子,没曾想竟在那里待到了过年。过年之后,我们回到了七台河。
当我们满心欢喜地推开久未开启的家门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瞠目结舌瞬间愣在了原地。只见地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虫子,它们干瘪枯瘦,肆意横行。我和爱人手忙脚乱地开始寻找根源,经过一番仔细的排查,最终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豆子。清扫后的虫子,大约得有半斤重。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这看似只是一个因豆子而生出虫子的普通故事,然而在我内心深处,却有着别样的触动。
那些小小的米虫,让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老人在田间弯腰劳作的身影。他粗糙的双手紧握镐头,每一次挥动都带着坚定的力量;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即便岁月无情地侵蚀,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和勤劳始终未曾改变。
而我当初买下豆子的那个瞬间,那份毫不犹豫的决定,是对英雄的尊重,也是对那份坚韧不拔精神的深情呼应。
生活中的意外时有发生,就像这突如其来的米虫之灾。但更重要的是,在这看似琐碎平凡的日常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些温暖人心的力量。
这位老英雄,用他的青春和热血为我们铸就了如今安稳宁静的生活。而这一段与豆子、米虫以及老人一家的温暖交集,成为了我心中一份珍贵无比、永不褪色的记忆。它时刻提醒着我,要无比珍惜当下的美好,心怀感恩地回望过去,勇敢且坚定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意外和惊喜。
2024、10、31日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