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春泥诗社莱西分社观摩天和影视设备展览馆
诗呈秋日浓情 共赏光影记忆
随着秋天的脚步渐深,落叶轻舞飞扬,青岛春泥诗社莱西分社的部分会员在一片宁静而清冷的氛围中,开启了一次别具意义的文化之旅。11月4日上午,在春泥诗社莱西分社社长宋向辉的带领下,一行人前往风景秀丽的南墅镇,参观了当地著名的天和影视设备展览馆,不仅领略了丰富的电影文化,也加深了对影视艺术的理解与欣赏。
参加活动的有春泥诗社国学院总策划、春泥诗社副社长、莱西分社社长、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宋向辉,春泥国学院副院长、讲师团团长、春泥诗社网络文学社社长倪中敏,春泥国学院秘书长、春泥诗社莱西分社执行秘书长、水集街道办事处作家协会主席谭旭东,春泥国学院顾问董金娟,春泥国学院宣传部部长、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苏明君,摄影艺术家崔尚才,春泥诗社莱西分社社委会主要成员宋言强、徐德春、宋阳山、宋军山、赵凤艳参加了参观学习。莱西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副经理姜洪杨, 莱西市教体局派驻望城街道北马庄第一书记王立志,青岛新天和碳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陪同了作家和诗人们参观学习。
展厅场面宏大、气势恢宏。共分电视机展厅、收音录音唱片机展厅、放映机展厅、拷贝展厅、老物件展厅等。在电视机展厅,大家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各式黑白彩色电视机,这其中有被喻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电视机10余台,这种电视机由国营天津无线电厂生产的,1958年3月17日试播成功,是中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为庆祝建国二十周年设计生产的北京牌双语录电视机,据当时的老工程技术人员回忆,此机只生产了10台,现国内仅存3台,弥足珍贵。七十年代全国各个地区电视机厂生产的第一代电视机若干,各种型号齐全,还有投影电视机,可以将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投影到墙上,以扩大屏幕,适合厂矿单位集体观看使用。电影资料馆馆长、青岛新天和碳材料公司经理原希建为大家介绍了整个电影资料馆的情况以及华夏第一屏的生产情况,使大家对中国的电视、收音机、电影等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不禁感叹祖国文化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向技术革新的工程师和厂企致敬,向辛勤搜集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料的原经理致以敬意。莱西市电影公司副经理姜洪杨全程为大家做了讲解。
在收音录音唱片机展厅,大家看到有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为体现国内收音机先进生产水平,由南京无线电厂生产的熊猫牌1502型收音机2台,据资料考证,这种收音机只生产了400台,周总理北京故居的客厅内也存放着这个机型。为少奇主席生产的作为国礼的牡丹牌1201型收音机,这种收音机只生产了160台,是当时赠送外宾的高级机型,并且这台收音机还有它独创之处:配备了遥控器,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遥控器的机器,充分显示了当时我国电子工业的先进水平。上海广播器材厂生产的落地式收录电唱三用机,是在青岛歌舞剧院购买的,据查证国内暂还没发现第二台。建国前飞歌收音机3台,这款收音机是建国前美国生产的整套散件,由中国组装的,也就是南京无线电厂建国前的产品。上海录音器材厂生产的钢丝录音机一台,也就是中国第一台录音机。还有各式的唱片机、留声机等,有的留声机通过手摇上弦,还可以放出动听悦耳的京戏来。
在电影放映机展厅,大家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电影放映机,有在影院放映用的,有下乡为农村流动放映用的,其中的精品有被著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喻为镇馆之宝的松花江5565型大片盘放映机,此机型据厂方技术人员回忆只生产了十四台,其中十二台出口到国外了,国内现仅存二台。三台1910年左右生产的以油灯为光源的幻灯机,这个机型是电影机的前身。松花江牌两种特制机型二台,只生产出样机没有批量生产,成为国产电影机的绝版。莱西市电影放映公司副经理姜洪杨现场为大家操作演示了电影放映换片子的步骤。大家兴致勃勃地在脚踏发电机上做了脚踏发电的实践,时间长了觉得劳累,不仅赞叹往日下乡流动为农民放电影的不易,据说需要两个人不间断地脚踏发电机为正在播放影片的放映机供电,直到电影放映结束。
在老物件展厅,大家还看到了老式的照相机、各式老旧自行车、手摇缝纫机、挂钟等。这其中有盛行于民国时期的捏胶球快门的木制立式老照相机,在一些老电影中拍摄的场景中经常看到;还有青岛地区生产的最早的国防牌自行车(金鹿牌自行车的前身)、金鹿自行车、爸爸妈妈那个时代使用过的北极星牌挂钟、座钟,还有脚踏式缝纫机之前的老样子的手摇式缝纫机等等。
电影拷贝展厅则放满了各种戏曲、故事影片的拷贝。其中有些影片弥足珍贵。
据原馆长介绍,电影资料馆藏品总数达三万多件。其中关于电影的藏品有六千余件,收音机的藏品五千余件,电视机的藏品六千余件,留声机藏品几百件,民俗藏品近万余件。这些藏品,从建国前到近现代、从国内到国外,真实地反映出了国内外电子产品时代的变迁,展示了各个年代人民群众生活状态,我国电影设备、电视设备等制造水平,从某种程度讲,串联起了一部人民生活史、经济发展史,极具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藏品种类齐全、琳琅满目,其中不乏珍品。无论从数量、品质,堪与国内一流专业博物馆藏品媲美,其中电影方面藏品包括电影机(有8毫米.8.75毫米.9毫米.16毫米.35毫米等型号),电影胶片(三十年代至今5000余部),电影海报(文革前100余张、文革中200余张、文革后4000余张),电影剧本(200余本),电影技术资料、杂志等(近万件),电影机配件(几千件),收录音机、电视机等配件几万件。
参观结束,大家一起与原馆长合影留念。
春泥诗社副社长、莱西分社社长宋向辉代表分社和国学院向原希建馆长赠送了书法作品。
附文学作品
惜秋华 · 天和影视设备展览馆(外二首)
谭旭东
馆舍幽深,正秋光、乍入琉璃窗牖。
旧影暗藏,层层岁华如绣。
银屏故事纷飞,似把那、时光轻逗。
颔首,念曾经、影中千般情窦。
尘世幻如旧,对琳琅画卷,感念儿时候。
忆往昔、光影里,众星驰骤。
辉煌岁月留存,史卷中、韵华长有。
知否,这方间、情藏多久。
西江月 · 华夏第一屏
津厂奇光辉映,灵屏五八初呈。
木箱银管伴繁星,开启影音新径。
寒夜围观意畅,暖春聚赏情盈。
虽为初创亦含情,史册永留其影。
声声慢 · 老物件
残痕旧迹,黯淡流光,幽幽静卧垢积。
似有前音低诉,那时朝夕。
摩挲岁月道路,念故情、怎生消得?
伴几代,守昏晨,见证世情迁易。
每忆繁华曾历,欢与泪、都藏此中形魄。
老锈添些,更显韵长意密。
风摇旧帘影动,对孤灯、默默相忆。
叹此物,惹万缕愁绪暗织。
莱西市天和影视设备展览馆
——岁月凝珍,文化之光永耀
倪中敏
在岁月悠悠的长河里,莱西市天和影视设备展览馆,仿若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其独特迷人的光芒,穿越历史的迷雾,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来访者。当我踏入这片充满魔力的空间,刹那间,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猛地将我拽入了一条闪耀着历史光辉的神秘隧道。
看,那一台台拥有百年历史的收音机、录音机、放映机和电视机,宛如宇宙中最为璀璨的星辰,静静地镶嵌在岁月精心编织的画卷上。它们周身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那每一道划痕、每一处锈迹,恰似饱经风霜的老者脸上深刻的皱纹,每一道纹理都承载着岁月的厚重,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传奇故事。
那收音机,宛如一座由金属与木质精心构筑的神秘殿堂。它那满是斑驳的外壳,恰似一部写满故事的古籍,每一处磨损、每一道痕迹都是历史的注脚,犹如一幅画卷,记录着岁月的点滴。而那精巧的旋钮,仿若一枚充满魔力的时光钥匙,只需轻微转动,就仿佛能开启一扇通往旧日时光的神秘大门。当那悠扬的旋律从扬声器中缓缓流出,宛如低吟浅唱着往昔世界的繁华如梦,也倾诉着繁华褪去后的孤寂落寞,让人沉浸在那如梦如幻的旧日情境之中。
那放映机,仿若一座承载着艺术与机械之美的神秘城堡。它那庞大而坚实的身躯,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机械美学的韵味。那镜头恰似一双深邃的眼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力量。当灯光如精灵般穿过胶片,刹那间,光影便在墙壁上欢快地跳跃起来。黑白相间的画面迅速切换,好似时光的车轮在飞速转动。英雄豪杰为正义而英勇献身的壮烈场景、恋人之间缠绵悱恻却又凄美动人的离别画面、民众为了理想和自由而奋起抗争的热血画面……无数个充满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一一闪现。每一个画面都是历史的篇章,每一次光影闪烁都是对往昔的深情回望。
而电视机,恰似一扇洞察时代的明镜。从最初那带着雪花点的黑白影像,一步步发展到色彩斑斓、清晰逼真的画面,它就像一位兢兢业业的史官。那严肃播报新闻的播音员、电视剧中性格鲜明的角色、综艺里满是欢乐的场景,都借由这一方小小的屏幕,融入了无数家庭的记忆,生动地见证着时代前行的步伐与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古老的设备,绝不仅仅是冰冷的物件,它们是现代科技与古老人文水乳交融的艺术瑰宝。它们像似一位位沉默而智慧的长者,见证了娱乐方式从简单质朴迈向丰富多元的华丽蜕变,承载着人类对知识的无尽渴望和对快乐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智慧在时光长河中的明证。当我站在它们面前,思绪奔涌,遐想与怀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怀念那个娱乐方式虽不似如今便捷,却处处充满仪式感的纯真年代,也对那些曾经操作使用这些设备的人们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都会有着自己的故事。
在参观过程中,姜经理那细致入微的解说,宛如一把珍贵无比的钥匙,轻轻开启了历史文化宝库那扇神秘的大门。通过他的精彩讲解,我们深深领悟到,这些带着岁月斑驳痕迹的设备,是历史忠实的见证者,它们背后承载着深厚凝重的文化意义。它们就像一盏盏明灯,不仅让我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在我们心中坚定了传承历史文化的决心。
这些古老的设备及其蕴含的历史传统影像文化,是我们民族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用心传承和大力弘扬的瑰宝。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将目光聚焦在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上,尤其是要让我们的少年儿童有机会能亲手操作这些充满魅力的设备,亲身体验历史传统影像文化那独一无二的魅力。它们不应在岁月的长河中被无情地遗忘!而应在我们的守护下,在当今的现代社会重焕生机。它们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坚固桥梁,是沟通历史与未来的神圣使者,引领我们在人类文明发展这一伟大的旅程中,不断探索、奋勇前行。
展厅盛景
——参观天和影视设备展览馆有感
董金娟
踏入展厅心震撼,宏大场面入眼帘。
气势恢宏展画卷,科技往昔岁月连。
先入电视展厅间,黑白彩色列阵前。
北京牌型八一零,华夏首屏展尊颜。
国营厂里匠心燃,五八试播捷报传。
十数同列似星灿,光辉历史岁月含。
双语录机更非凡,建国廿年礼不凡。
十台曾出工匠盼,如今三存世罕看。
七十年代产机全,各地型号皆尽揽。
投影电视亦奇观,墙上映射众人欢。
厂矿单位聚同看,集体欢笑乐无边。
收音录音唱片机,奏响往昔旧旋律。
放映机厅光摇曳,岁月影片脑海积。
拷贝展厅藏记忆,胶片承载梦与期。
老物件厅韵幽秘,往昔生活现端倪。
各厅罗列皆壮丽,仿若时光长河栖。
历史沉淀厚且密,科技发展足迹晰。
此景此境心铭记,先辈智慧耀今夕。
辉煌过往成典籍,激励后人志不移。
宏大展厅似史诗,科技进步展旌旗。
参观天和影视设备展览馆有感
崔尚才
走进天和影视,电器百年独步。
岁华的锦绣,在眼前徐徐展露。
银屏故事似蝶舞,撩拨时光的弦谱。
往昔的光影里,繁星闪烁无数,
岁月的美好在这里留住。
津厂奇迹耀目,五八灵屏初露。
木箱银管繁星护,影音新途由此筑。
激动的夜晚,欢声笑语冲云霄。
老一辈人的物件,见证世事的沉浮。
回忆的繁华深处,伫立展厅不忍离去。
优秀文化的光辉,如星芒难以描述。
这里的一切啊,似自然之美纯粹质朴,
值得深深赞慕,心在其间幸福漫步。
鹧鸪天·参观天和影视设备展览馆感
秋天
走进天和展馆中,百年电器聚珍丛。
收音低唱昔时调,放映频浮旧日容。
光熠熠,意浓浓,录音机里忆欢悰。
电视机作时光眼,见证娱情世代风。
沁园春·心底无私天地宽
——赠原希建总经理
宋向辉
心海无垠,私念皆抛,浩气满腔。
念国强民富,襟怀坦荡;仁德盈腹,意态轩昂。
正道直行,光明磊落,恰似星辉映夜光。
凭栏处,对乾坤朗朗,意兴飞扬。
人生岁月悠长,高人品、纯真心性刚。
看闲云舒卷,皆成佳景;幽林荣悴,尽入诗囊。
名利如烟,浮华若梦,唯有高情岁月藏。
君知否,此无私境界,天地昭彰。
浩气盈心,无私境界
心若无垠之海,将私念尽抛,方能浩气满怀。在这纷扰世间,仁人志士、襟怀坦荡之人,犹如星子闪耀于夜空。
人处悠长岁月,纯真心性是为根本。如那闲云舒卷,每一种姿态都是自然佳景;幽林的荣枯交替,皆可入得诗囊。这是一种豁达的心境,不为名利所困,不为浮华所迷。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而浮华恰似虚幻之梦,醒来皆空。唯有高尚的情怀,能在岁月中沉淀留存。
正道直行者,光明磊落,不惧他人眼光,不被黑暗吞噬。他们内心的仁德如同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前行的道路。站于天地之间,面对朗朗乾坤,意气风发。他们凭栏眺望,看到的是无限的希望与美好。这种无私的境界,仿若天地间最纯净的光芒,昭彰于世间。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便是如此。不为私利而折腰,坚守内心的正义与善良。他们以无私的胸怀面对人生的起伏,用坦荡的心境对待荣辱得失。在他们心中,无私并非一种刻意的追求,而是一种本能,一种融入灵魂的高尚品质。
我们也应追寻这样的境界,在生活的浪潮中,洗净私念,让浩气充盈心间。于岁月的长河里,留下一抹无私的亮色,与天地同辉,与日月共昭。在公益事业上奉献出自己一份光和热,如此,方能在这漫漫人生路上,品味到真正的宁静与幸福。
时光的留声机
——百年视听设备的幽思
宋向辉
在莱西市天和影视设备展览馆里,时光仿佛被悄然定格。那一排排陈列着的百年以来的收音机、录音机、放映机和电视机,犹如一部部厚重的史书,散发着岁月的幽光。
收音机,那是一个金属与木质结合的神秘匣子。斑驳的外壳铭刻着历史的沧桑,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故事。旋钮宛如古老的魔法钥匙,轻轻转动,似乎就能开启通往往昔的大门。我仿佛听到,从那锈迹斑斑的扬声器里,流淌出遥远年代的旋律。那是爵士的慵懒,是民乐的悠扬,是时代的心跳。收音机宛如一位老者,用低沉的声音吟唱着往昔的繁华与落寞,每一个音符都是岁月的足迹,每一段旋律都是历史的回声。
录音机,那台略显笨重的机器,却像是一个记忆的宝盒。磁带在转轴间缓缓转动,如同时间的齿轮。它似乎留存着过去人们的欢声笑语、悲伤哭泣、深情告白。按下播放键,那夹杂着轻微沙沙声的声音传出,是孩子稚嫩的童谣,是青年激昂的演讲,是恋人甜蜜的私语。这声音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在博物馆的寂静空间里回荡,让那些消逝的画面鲜活地重现在眼前。
放映机,那庞大而又充满机械美感的设备,镜头宛如一只深邃的眼眸。当灯光穿透胶片,那闪烁的光影在墙壁上跳跃。黑白的画面快速切换,仿佛无数的悲欢离合在眼前闪过。英雄的壮烈牺牲,恋人的凄美离别,民众的热血抗争,都在这一方光影的世界里上演。放映机像是一位伟大的叙事者,用光影的语言讲述着百年的传奇。
电视机,那有着小小屏幕的电器,却是一个时代的窗口。从模糊的黑白影像到逐渐清晰的彩色画面,它展现着世界的万千气象。新闻里严肃的播音员,电视剧里鲜活的人物,综艺节目里的欢歌笑语,都曾经通过这个窗口走进千家万户。它见证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
站在这些古老的设备前,我被深深触动。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更是科技与人文交织的艺术结晶。它们见证了娱乐方式从简单到多元,从单调到丰富的变迁历程。
参观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了姜经理细致入微的解说,真可谓是大开眼界。那一台台带着岁月痕迹的放映机和电视机,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姜经理的解说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历史文化宝库的大门,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这些设备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这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更是极大地坚定了我们传播传统文化的信心。
我们深切地意识到,这些古老的设备以及它们所承载的传统影像文化,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一份需要我们积极传承与大力弘扬的文化瑰宝。在此,我们诚恳地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够关注这项事业的发展。少年儿童是文化传承的未来力量,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亲自去动手操作这些古老设备,亲身体验传统影像文化,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魅力。
传统影像文化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这些古老设备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不应被遗忘在岁月的长河里,而应在我们的传承与弘扬下,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