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居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古名天姥山,又称韦羌山。现为国家5 A风景区,神仙居地质构造独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群。神仙居与其他名山相比,别具一格,既有华山的险,又有黄山的秀,更有九寨沟的奇幻,山体巍兀独立,险峻无比,犹如刀劈斧削,迥然各异。神仙居的一山一水,一岩一瀑,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不同于其他名山,且有一景多变,移步换景,引人入胜,匪夷所思的景观,让你目不暇接。当你游历其中,倍感“峰奇、山险、石怪、岩陡、桥美、雾蒙、云蒸、霞蔚”,自成景观一格,使人们想象而成“观音峰、如来、天姥群峰、云海霞蔚、飞瀑流泉、蝌蚪文”六大奇观。这群山处处皆仙气,云蒸雾绕在天顶,犹如海天佛国汇聚于仙山之中的妙景仙境。据导游说,中国的县名中含仙字的只有三个,即湖北的仙桃县、福建的仙游县、浙江的仙居县。同游的文友打趣地说,神仙在湖北吃了一顿仙桃后,然后去福建作了一回仙游,最后来到浙江,便定居下来,这里才是仙人留恋的家。宋真宗踏马神游这里后,大发感慨,说这里“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于是下诏赐名为仙居。
今秋十月,我随“大美中国,万年仙居”中华《诗词月刊》第二十届百家诗人咏仙居采风活动,来到神往已久的神仙居,领略了人间仙境般的神仙居。十月的晚秋,神仙居山下,一片连着一片的杨梅树林,林荫覆盖;山上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乘坐缆车扶摇直上,一步登上云天,直达南天顶,周围群山环绕,巍峨耸立,千重峭壁,万丈悬崖,雾绕云低。丹霞翠松,古木参天,山泉潺潺,鸟语花香,禅意盎然,一派仙境之气息。最先仰望的是一巨峰兀然矗立于巍巍峰峦之上,高919米,酷似观世音菩萨,端坐于云霓之中,美丽端庄,面容慈祥,双手合十,为众生祈福。
从南天门沿扶梯再上,到达南天顶。南天顶为单塔斜拉悬挑双层钢结构玻璃观景台。塔高30米,悬挑出45米,悬空400米。悬挑面积1000多平米,其形状像太空飞船或远洋游轮,有扬帆远航和一帆风顺的寓意。漫步南天顶,面朝观音峰;东望仙居城,南兆公盂崖,北览张姥山;视野开阔,意境高远,俯瞰悬崖绝壁,揽尽万山美景,让你享受空中走廊的刺激,玩尽斗胆心跳。
在不远的南天顶深谷之上,有一架莲花台。莲花台形状犹如一朵盛开在群山之中的莲花。莲花足下是镂空设计,深渊之下是无尽的绿树林荫和潺潺的溪流。俯瞰南天崖三四百米悬崖绝壁,你会深感自己仿佛就站立“在云端”。莲花台玻璃观景平台直面观音菩萨,虽然在景区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观音菩萨的身影,但感觉只有在莲花台上观看到的观音菩萨,才能真正感受到她的震撼,使朝拜的人们内心无比的虔诚。莲花台不远有一处太极台,很有道家仙气。当你处仙景之中,立太极图上,肃穆、宁静,你会体觉到阴阳的平衡与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神仙以及世间万物的相互依存;感悟出阴阳的进退转化,相互促进,情牵你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目标。
在神仙居你会遇到各种天桥索道,它们横跨两山之间,从桥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仿佛进入九重天界,你会胆战,你会心惊,甚至不敢低头俯视,但走到尽头回望的那一刻,却莫名产生成就感;果真倍感一桥飞渡,天险变通途。
这里的蓝天是真的很美,湛蓝干净,空气清新,一朵一朵梦幻般的白云在空中轻盈飘荡,正适合神仙们腾云驾雾下凡修仙;当然,我们凡人进山修仙,则需要沿悬空栈道攀登。栈道在绝壁上凌空悬挂,随山势而旋转,沿栈道你可以领略到山势的惊险和壮观,你每走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小翼翼地前行,因为一侧是千尺奇峰,悬崖绝壁;一侧是深谷间壑,万丈深渊。正是这样的挑战,才让你更加地感受到这大山的魅力。只有一路跋山涉水跨越险阻,才能亲眼见证这里的山山水水以及形成的“观音、如来、天姥峰、云海、飞瀑、蝌蚪文”等等各个景点。
神仙居,每走一段路,都会遇到一座桥,它们形态各异,巧妙地把山水串联起来,每一座桥都有述说不完的美丽传说。卧龙桥,像一条巨龙蜿蜒于山谷之间,横卧神仙居。它阳刚而坚韧又不失柔情与尔雅。每走一步卧龙桥,如同脚踏七彩祥云,宛如乘风破浪般轻盈飘逸,仿佛置身于彩虹之上,向着山谷的另一端飘然而去。
如意桥,宛如玉如意,在众多桥梁之中,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座桥。正如其名,像一把横卧山谷间的玉如意,晶莹剔透,高高悬挂深谷之上。一桥飞架,天堑通途。桥面由三条交错起伏的曲线条组成,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部分桥面是玻璃透明,站在上面可以一眼望穿万丈深渊,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刺激和惊险。沿着桥面漫步,更是仿佛行走在云端之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还有踏上那云梯天桥,仿佛也带我们穿越了神仙居的时间和空间,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浮躁。俯仰绝壁凌空,山恋横天,白雾茫茫,身边云海翻腾,云舒云卷;绿莽莽,脚下山恋叠翠,浪滚浪翻。群山叠翠,千崖如仙,人在其中,如梦如幻,仿佛身临仙境。
神仙居,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自成风景。
天姥峰。一奇石耸出群峰,酷似道教塑绘的“天姥”形象,长袍、宽袖、风帽披肩,锦袍长垂,轮廓清晰,尤其夕阳西照,愈加惟妙惟肖,灵动飘逸,天姿神韵,守着山河日月,守着日升日落,恒古天长,俯视人生,护佑一方水土。相传,天姥峰有石门石窗,春晓深雾,砍材人还隐隐听到萧鼓之声,有仙人往来,举行佛事盛会。
佛海梵音。一片岩群,万壑峥嵘,诸峰林立,折折叠叠,阳光撒落诸峰,明明暗暗,虚虚实实,犹如诸佛列坐,潜心听经,徐风习习,传来隐隐梵音,洗刷凡尘,净化心灵。
北海扬帆。一座山崖拔地而起,周围云雾漂流翻卷,酷似云海舰船风帆。移步换景,展现“神笔画天”、“天马行空”、“仙翁祝福”,不同角度,不同景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竹海听泉。置身仙居,山刚强,水灵动,竹葱郁,泉缓流,山水相济,相依相衬。天,祥云瑞气;地,钟灵毓秀。奇峰异石,山清水秀,淡竹妩媚,谷深幽静,泉水叮咚,鸟声婉转,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极富世外桃源。还有聚仙瀑、朱雀瀑、穿石瀑、神龙瀑,竞相飞瀑直垂,喷珠溅玉。
结义峰。三个主峰,大小一致,排列整齐,酷似人像,有鼻子有眼,还佩戴帽子,形象逼真,似三足鼎立,似三神仙聚会,抑或桃园三结义,三兄弟同心,梦圆三国天下。
飞鹰崖栈道,凌空飞架,悬崖峭壁。栈道逶迤曲折,犹如一条丝带缠绕山腰,行走在栈道,身旁白云飘过,脚下万丈深渊,是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惊心动魄。更见谷底,苍苍茫茫,万千竹海,莽莽荡荡,秋风吹过,五色荡漾,一溪掀开一溪,一波盖过一波,极像一条绿缎带随风飘扬。栈道上,你慢慢行走,移步之间景致起伏,仿佛一幅水墨画卷渐次打开,崖峰绵绵,错落有致,山体褶皱,无风自转;风摇绿波,浩浩荡荡。如诗如画,尽收眼底,心灵愉悦,超脱迷幻之美。
飞鹰道。山沌峰崖腰间有上下二层平行石郎,大自然天然造就,人工修补,长约数百米,上下竹梯连接。石郎悬臂穿行,仰望之,石郎高不可攀,俯视之,足下万丈深渊,令人不寒而栗。更令人惊奇的是飞鹰道中间有一瀑布从空中飞越而下,鹰道横空,飞瀑高悬,奇秀、奇险、构成奇壮观画面,令人叫绝。
千崖滴翠。宋代大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川训》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间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神仙居这些大山远远近近,山峦重重叠叠,明暗相间,虚实相生,远山有势,近山有质。耸拔崎峋之峰顶草木覆盖,郁郁葱葱,春夏之交,满山葱翠,绿意流转,仿佛听到汩汩流动之声。遇雨后初霁,薄雾缭绕,恍如海市蜃楼,展现出一轴青烟淡彩的水墨画卷,“青峰如屏高擦天,悬崖积翠生云烟。”正是这般景象,人似置身于在画卷中行走。
在神仙居各处景点的纵深穿行,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峰一美景,一水一彩绘,步步如诗如画,真是个人间仙境之地。一路畅游,倍感神仙居既有天台山之幽深,雁荡山之奇崛,更有蓬莱之仙境,九寨沟之奇幻。观赏凝神之余,我坐在一块山石上,顿然觉得衣袖沾满了峰顶的仙雾云气,怎么也挥之不去。在这座人间仙境之中,我的心久久走不出去。神仙居,这大自然馈赠的一方风水宝地、人间乐土,妙曼不可言说———这才是真真切切,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啊!
谷将,笔名:谷子,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网络作家协会射阳分会顾问,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三十余年来,著有诗词、散文、小说千余篇,近300万字;出版诗词集《站在时光的渡口》《诗路辙痕》;散文集《边走边悟》《守望湿地》;书法作品百余幅,作品多见于各级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