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仁诗评陈人杰诗歌《喊疼的树》
主播/殷钰
喊疼的树
文/陈人杰
相对于无知
我们又知道什么
在羌塘,冰雪推敲着那些新栽的树
一次我经过
看见西风中喊疼的树
像浪子,被故乡那巨大的吊瓶维系
而它的身旁,是草
耸着覆霜的肩膀,在憔悴、消退
这世界,生存需要勇气
理想也许另有脾气
真理根本用不着氧气
稀薄难求,为星辰辩护
在《喊疼的树》这首诗中,诗人写到了树,树是这首诗的中心意象。
什么样的树呢?当来到“羌塘”突然看到,被“冰雪敲打着的树”,在“西风”中挺胸仰头的树,在风暴中被摧残的树。诗人在这些树身上仿佛听到了喊疼的声音,因为它们身上挂着“巨大吊瓶”,像闯荡在外而回乡疗伤的“浪子”,一个个被摧残成“憔悴”的他们能不喊疼吗?树像在外游荡的浪子,他们是这般的处境。那么,没有离开故乡的小草呢?它们又是什么现状?它们是肩膀上覆盖着“雪霜”,在风中摇曳、枯萎、消退,在寻找着明春的机遇。
人生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磨难经历,都有自己的含辛茹苦。纵观人生历史看,生活本来如此。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要经得起挫折与打击,要树立人定胜天的坚强意志,不然,还不如一秋草木。人应该有志向有志气,有无所不摧的前进勇气,才能像一颗“星辰”闪烁于天际。
“喊疼的树”是象征,象征“浪子”,在外经受过磨难的浪子;但从诗人描述的惨象看,亦像破敝的故乡,悬挂着吊瓶,到处雪霜,一切景致“憔悴”而在“消退”。吊瓶救治着故乡,治愈着惨状,但这么惨重的状态,是否能够被救愈,命运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已。
本诗通过树木在冰雪中顽强生存的描绘,象征性道出了理想追求,道出了对生命本质、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人类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面对困难不退缩的顽强精神和热爱生命的极端热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家乡生存的一点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