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第二届“金秋诗词大赛”安州诗社人员获奖朗读作品
一、朗颂人:王丽霞
我和我的诗
文是握住永恒的
一种纯真
流淌的声音感动了笔端下
思想
驿动成跳跃的文字
一片金黄的叶子
在季节融汇的河流
漂泊 自己的航向
我倾听
雨滴缘自云朵的恋情
背影般 渐湿小草的梦境
我感觉 一只鸟
在受伤的天宇上飞翔
月光下的羽翼
把夜的恐惧 擦亮
我写诗
在生与死的界碑旁
低吟
我歌唱
在昼夜交替的挣扎中
站成太阳
二、朗颂人:王 蔚
五律·怀念英雄董存瑞
古镇清凉地,松云共尔高。
一躯摧旧制,百代仰英豪。
志铸苔山塔,气为伊逊涛。
浩歌当举酒,梅竹寄风骚。
三、朗颂人:段兴伟
中秋明月赋
时维仲秋,华耀星河之畔。序属商季,光洒琼宇之间。玉盘璀璨,素辉澄澈而流耀。冰轮潋滟,清影婀娜且高悬。
其色皎洁,珠光溶柔耀眼。其形圆满,九霄浩瀚浮盘。清辉熠熠,洒人间而盈瑞。寒魄莹莹,映万物而焕然。红尘阡陌,皆见清光素缦。亭台楼阁,尽砌玉瓦银砖。
当其初现,清辉欲绽。宛含羞之慧女,腼腆遮颜。恰出浴之娇娥,姗姗迟缓。月上中天,光轮焕然。照彻旷野,朗遍山川。枝摇叶动,因悬其清影而姝婉;水漾光波,皆荡其玉色而微涟。
古人逢此景也,咸望月而怀远。或寄相思,天涯此时共念。或抒胸臆,把酒且问青天。吴刚伐桂,喻恒心之不倦。嫦娥奔月,撰神话之美谈。今若值此良宵,当以皓月为缘。寄心中情愫,享团聚欢颜。
至若中秋,绮户团圆,烹肴煮酒,互礼寒暄。享月饼之香筵,叙亲情之缠绵。孩童嬉戏,逐月影而雀跃。耆宿和善,讲传说而笑颜。夫妻携手,双双相伴缱绻。情侣依偎,对对情话呢喃。
然月有圆缺明暗,人有得舍悲欢。聚散无常,似月影之变换。甘苦谁调,类蟾光之浓淡。无论兴衰,四季光耀而如故。何关成败,春秋轮转而依然。中秋皓月,恬淡高瞻。不惊悲喜,静守流年。盈亏起落,万古循环。清辉依旧,俯览变迁。月照秦汉,长城烽火狼烟。金戈寒芒,铁马踏破边关。月洒唐宋,中原大地翩跹。诗词歌赋,吟诵盛世华篇。月映明清,宫阙易主更弦。王朝兴废,感叹风云变幻。月盈盛世,照彻万里江山。巨龙崛起,喜看国泰民安。
美哉!中秋明月。嗟夫!天上人间。乃团圆之象征,亦情感之寄盼。其光穿越往古,又照今番。延续佳节传统,亲情相伴。祈愿时光不老,挚爱同甘。唯盼常若此夜,华光漫染。人心不散,温情永延。斯月之美,何以尽言。此夜之情,难以记篇。遂作此赋,以颂月之意美。笔拙学浅,谨抒心之慨然。
四、朗颂人:徐英华
水调歌头•冬日独酌
遥忆那年雪,煮酒小楼中。恍然窗外风景, 还是旧时容。欲与诸君畅饮 ,纵论人生百态,一醉话情衷 。可恨风云阻,何日再相逢? 待来日,江河涌,雪消融。同行山海,重看春色染群峰。何叹朝花夕逝 ,莫问人生何处,自古水长东。但愿人依旧,携手共春风。
五、朗颂人:于志勇
秋之语
(一)
这个秋天
我好想,好想
将风装进背囊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奔赴远方
把雨请进诗行
从此,字里行间就浸润出韵律和忧伤
摘一朵云 ,丢进莲花的杯子里
细细品味,秋天的过往
(二)
阳光,仍然烧烤着大地
蝈蝈,躲在草丛中鸣唱
清凉的雨,在风中飘落
打在了,青绿的玉米秧和稻谷上
和谐的音符,在田野里蹦跳着
四处张望
(三)
当我看到
渐黄的叶子,在风中摇曳
缀满枝头的果实,泛红了秋的脸庞
沉甸甸的谷穗,俯向大地
细思觅想
倒一碗烈性的高粱酒
与秋痛饮
月光银泄,蛙声如潮
(四)
如果
留不住夏的霓裳
那么,能否留住一片绿荫
清晨,推开窗户
满眼都是,夏的回忆
八月的桂花
闪动着,醉人的眼眸
像秋荷上滚动的露珠
夜晚,是秋的肆意
老虎渐退渐远
月光下,一声接一声的蛙鸣
打皱了平静的池塘
六、朗颂人:连小艳
秋天,我故乡的歌
秋天
是一首悠扬的歌
在故乡的大地上
随风奏响
金黄的稻谷翻涌着波浪
那是大地写出的诗行
风儿
吹过古老的村庄
落叶如音符般飘荡
枝头的苹果宛如灯笼
明晃晃的
照亮记忆深处的茅草房
故乡的秋天
有温暖的阳光
洒在斑驳的石头墙上
炊烟里飘出缕缕香味
那是家的味道在收获中流淌
田野里
乡亲们笑声爽朗
丰收的喜悦在脸上绽放
秋天的色彩如此绚烂
绘出故乡华丽的篇章
我在远方
思念着故乡的秋
就像一首歌
在心中久久回荡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
故乡的秋天
永远都是我心中
最美的模样
七、朗颂人:陈小朋
青门引·初秋湿地公园
河畔观花,陌头听鸟,馨香乱蝶,一溪斜照。古木清荫,翠山幽静,红叶几分娇俏。临水游童乐,喜天真、反思年少。欲寻同乐,从回娇岁,休言霜草。
惊觉疾身方了。淑风丽景,怡情含笑。望里烟波,梦中秋雨,都是一时烦恼。自得悠闲处,小情怀,与谁知晓,愿天下众生安,处处随心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