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实散文《我的同学我的班》之一 散落在拉林河边的早晨
作 者:阿兰
蒙昧而辽阔的高天上,似乎还有星星在东天那边闪烁着,疏朗开,散漫着,消弭去,远遁了。
呛灰色的天,沉沉的压着。在长天的最东方,模模乎乎的,有大团大卷的什么东西,默默的滚动着、席卷着,看着来势很凶猛的样子。
凉习习的、拂晓的风,走过了村落、房舍、街道、茂盛的庄稼、和我们行走过的、乡下的土路。略过我们显得困倦、疲乏的脸庞。
我们长长的,散乱的,松弛无度的队伍里,不时的,会有不知道何人的呵欠声悠扬地响起,引得一大阵儿此起彼伏的连锁反响。有人会低低地骂着:还没睡够吗?昨天晚上干啥去了啊?几乎从此是跟着这些话后,就有更大的一大片笑声。不经意的,有谁就在“下面”走出气儿来,那笑声就更大了。
似乎也就在这种种般般的笑闹里,那天竟然悄悄的亮了。那亮是很有意思的,断断续续的,丝丝落落,拉拉扯扯、来来去去的。
我们班带队的老师徐老帅,一如既往地走在队伍外侧,深深的沉着、戴着顶黄色的、单军帽的头,伸着脖子,腰弯的幅度也很大,就连跟走路而动的俩胳膊,也张扬着甩动着。
我们几个个子比较大的男生没有说话,就悄悄地走在班上的最后头。刚刚在班上伙房里吃下去的,那两个每个足有半斤分量的大饼子和一满小盆的白菜土豆汤,这会大概正要发挥它最积极的作用了吧。
那大饼子啊,是实在太有点那个了。不说它啥妈样,单说说它的劲道和强度。有天,班上的老大哥拿着“那东西”和阿克龙闹,原本上老大哥没想用它打阿克龙,就是比划比划,吓唬吓唬阿克龙。谁知道呢?阿克龙用手去挡了一下。这下子坏了,那大饼子竟然划到阿克龙手上,把他手指头给造个口子,一啦啦地还淌血啊!当时就把阿克龙整“哭”了,也把老大哥吓得一脑瓜子头发啊。一脸全是汗的紧个劲儿地忙活着。一会儿是阿克龙的手,一会儿又去给他擦脸,叫他别哭。
阿克隆反过来劝着老大哥说,自己没哭,眼泪是没有组织性、纪律性,自己走出队列来的啊!
本来是上来化解那些的班长大彬子,看见、听到这些话了,就假装着板着脸,批评着老大哥,是他为啥不注意那?就说:你咋这样子那?啊,想整啥那?
“阶级斗争”了。
当时也在后勤忙活着的女带班老师,也给吓够戗啊,说这问那,还一劲儿的批评着大彬子上来闹。就说他是我们这年岁人最早能感知的气息!大彬子那脸,板正的跟一汪水儿样的,看着是可是“闹哪样”!
在场的同学们都叫女老师和大彬子给整笑了,就连阿克隆、老大哥也跟着笑了。
不少在班上从来不和我们男生说话的女同学也上前来,帮着这个、那个的整着。哎呀!那是整地都不知道咋说、咋整好了。
走着,想着,机械着迈着腿、丈量着土路样的。
似乎有什么东西软软的,轻轻的,一下下的,一股股的,一阵儿阵儿的、一窝风儿似的溜进了鼻子里,嘴角里,清凉清凉的,夹拌着些许丝丝的甜意。
啊,是深秋早晨清新的气息,是拉林河边独特的水润气息,
人流,似乎在这一刻分外的精神起来了,笑声、闹声,渐渐的响了起来。
大家指指点点,你呼我喊的。
那一轮殷红硕大的红日,就在东天的边际上,推开层层浮云,冲破阵阵阴霾,宣告着啥啥的,骄傲的升腾在东方。
---,---。
2011年的夏天,我跟着省里的,市里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的记者、编辑们一起,到正在拍摄的电影《大金始祖》剧组去探班。电影的外景地正好就在当年的拉林河边上,现今叫“始祖湖”的那个地方。
那天的午后,半醒半醉的我,一个人疯狂的跪在拉林河边上,左串右跳、前走后退的拍摄着那个大湖。
不少70后,80后,90后们问我,为啥这样去对待这个湖那?
冷静下来的我,抽着烟,又接过他们递给我的毛巾,擦着手、擦着脸。还沉着的给他们讲着我们眼里的拉林河,给他们讲我的同学我的班。
——完于:2013.2.26.愚人居
个人简介:
张坚,男,汉族,笔名,阿兰(Q名:布衣过程)。1957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7年毕业于扶余县第三中学。曾经供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总公司吉林油田公司,现已经退休。
自1973年10 在《红色社员报》上发表了散文诗《读书有感》后,就努力要成为一个文学青年。至今,已在各报刊上发表了若干文字。并于1988年,进修于“鲁迅文学院”(有长篇小说《大风雪里的歌谣》在逐浪网上连载完毕)。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
2021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