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继往开来)
背景音乐:《父亲》(二胡).mp3
老爸,您真了不起!
陈婷
老爸,您的散文作品集《峭壁上的芭蕾》就要出版了,说请我写几句说说您。我想了好长时间,觉得您对我培养了几十年,应该找机会赞美赞美您,这机会来了,就别错过。我也知道,出书请名人名作家作序的多,而您选择自己的女儿来作序,我想您有您的道理。因名人名作家作序,不管怎样写,也写不出您的四个“不易”:
一是走出苗乡城步“不易”。我们的家乡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我们的村庄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家门口穿过。村里有明清古民居,也有苗家吊脚楼,但您出生的那些年月,非常缺衣少食少医。听奶奶说,您出生时身单力薄,到6岁上学那年,身子骨才硬朗起来。家里有80多岁的祖母,还有一个生活不能独立的姑婆,奶奶又多病,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爷爷一人。您从小懂事,放牛砍柴,样样能干,成了爷爷的好帮手;上学读书,功课门门优秀,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表扬。就这样,家里在爷爷和您的打理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到了1985年8月,征兵工作开始,您一听征的是海军,二话没说报名了。没有背景的您,硬是凭着身强体壮,闯过了体检关;凭着平时读书多的功底,通过了政治考核关。就这样,您成为人民海军序列中的一员。

(老家四面环山,一条小溪……)
二是步入火热军营“不易”。踏入火热的军营,您知道要想在军营有立足之地,必须抓住训练之余多读书,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成为一名有文化的合格军人。您知道自己的文化底子薄,便把有限的津贴(当年一月才12元)用于购买写作书。有了一定写作基础后,您便尝试着向《人民海军》报、《解放军报》投稿。没想到,不久稿子就被采用。于是,您成了连队的文书、团大队的新闻报道员、军部里的得力新闻骨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您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提干后成了《人民海军》报南海站记者。当上军事记者,您经常不着家,弄得我当时也有所不解,后来才听您说,台·湾海峡、巴林塘海峡、曾母暗沙、南康暗沙等南中国海的海域航迹里,都留下了您的笔墨,上千篇文章见于军内外报刊,并有数十篇文章入选各类作品集和征文奖,您还获得过《解放军报》征文一等奖和全国行业好新闻三等奖,还多次荣立三等功。
三是转业地方工作“不易”。2004年,您在《人民海军》报南海站岗位干得正欢时,却又作出了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决定。基地首长和报社领导多次找您谈话,希望您留下来继续做好军事新闻宣传工作,但您谢绝基地首长和报社领导的好意,转身投入地方建设行列。记得您转业选工作单位也挺令人仰慕。您被广州市体育局选定后,谁知又被当时的广州市委组织部的领导看上了,说您不凭关系凭本事,毛遂自荐送简历,文字功底也很深厚,这样的军转干部一定得到组织部来。多位领导找您谈话,让您考虑考虑再决定,至于体育局的工作,他们出面来协调。您没有多想,便借口要参加广州亚运会工作,婉拒了去组织部工作。到体育局工作后,您从科员到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再到副处长、处长和一级调研员,都没有离开过法规宣传处,因为您工作兢兢业业,学习扎扎实实,知识储备丰富,是集体育理论、新闻宣传、舆情处置、法治建设于一体的好手。
四是做好体育新闻宣传“不易”。到广州市体育局工作后,您充分发挥当军事记者能策划、会写稿、善推广的优势,成功负责了中美巴篮球对抗赛、美国NBA篮球中国赛、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世界羽联羽毛球巡回赛总决赛、世界攀岩赛、广州马拉松赛等近百场赛事的新闻策划和宣传推广活动;多次担任广州体育代表团新闻官,带领媒体记者出色完成了多届省运会、城运会、全运会等新闻策划和报道任务;出任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总指挥部媒体突发舆情应对小组副组长,出色完成了近百场新闻发布会口径的撰写任务,编写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热点舆情应对口径书,成功应对了数十起突发新闻事件,工作多次得到组委会领导的表扬。与此同时,您还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金砖国家运动会、世界男篮锦标赛等媒体服务工作;每次赛事结束,您还加班加点为《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撰写一批体育评论文章。

(《峭壁上的芭蕾》 陈建族著)
您的散文作品集《峭壁上的芭蕾》,除了6篇军旅期间写的作品,大部分是2014年后写的作品。作品集分为八辑,分别为“亲情印记”、“军旅情怀”、“家乡采风”、“家乡风物”、“他乡走笔”、“南粤风情”、“体育情结”、“征文练笔”,每一辑都特色鲜明、亮点纷呈,让我读后百感交集。
第一,感谢您告诉我们的“家庭史”。第一辑“亲情印记”中,我从《一个多甲子后的问候》和《父亲的“断根肉”》等文中,读到了曾祖父英年早逝引出的家庭变故,也了解了爷爷从邵阳来到城步做上门女婿的缘由,读懂了爷爷离家、想家、念家的情怀;从《峭壁上的芭蕾》一文,仿佛看到了爷爷从小在艰苦环境中生活的场景,也了解到爷爷为了生存练就爬树功夫的经过;《妈妈的菜地》一文,让我感受到了“嫁”到苗乡城步、白手起家的爷爷与奶奶的生活不易,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爱是那么纯真,也体会到了他们为了让家里有饭吃所付出的努力。
第二,感谢您告诉我们的“爱国史”。无论是您在军旅写的《当火头军的中校夫人》、《海上布靶兵》、《虎门:铁臂托举中国心》等作品,还是转业到地方后写的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成考试题的《走进井冈山》和《那盏印有英文字母的红军马灯》,您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事记者,不仅选材角度新颖,立意也非常高。比如,从“一双巨手将一支烟枪拦腰折断”入手写的《虎门:铁臂托举中国心》,再到将红色与旅游相结合写就的《走进井冈山》,小口子,大情怀,优美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您家国情怀的深厚。
第三,感谢您告诉我们的“家乡史”。我虽然出生在家乡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旺溪村(现群旺村),但3岁就随您和妈妈来到广州,对所出生的村、所在的县情况知之甚少,是您的文章《心灵在城步苗乡净化》,用“山水城步:触动心灵之弦”、“风情城步:荡漾心灵之歌”、“印象城步:舞动心灵之美”、“历史城步:升华心灵之魂”、“舌尖城步:洗尽心灵之尘”作小标题,让我全方位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底蕴和风土人情;是您《南山的蓝》的美文,让我读到了家乡有个南方大草原,有着“南方呼伦贝尔”的荣称;是您《寻梦大寨》的绝品雄文(江山文学网评的),让我了解了家乡有着一千六百多年的古杉群……
第四,感谢您告诉我们的“宝藏史”。我3岁离开家乡,对家乡苗乡城步究竟有哪些风物宝贝一无所知。通过您的美文《苗乡城步“三绝”》,才知道家乡有“古苗文”摩崖石刻群,有2条编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史册的“世界最长吊龙”,还有藏在深山小溪里的300万年前的冰臼宝贝;读了您的《某人印象》,才知道家乡有上帝赐予苗民的灵丹妙药、植物界的“大熊猫”、人类健康的第三棵树——青钱柳……
第五,感谢您告诉我们的“体育史”。知道您在广州市体育局工作很忙,但不知道您在工作中还挤出时间写了那么多与体育相关的散文。您把不能当作新闻报道的材料,用文学的语言写成散文,发表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副刊版上,既给读者一种清新悦目的美感,也让我从您的美文中了解到留存在体育赛事里的别样故事,更知道了您亲身体验后的哲理思考。
第六,感谢您告诉我们的“他乡史”。您利用节假日或休假,随记者或作家去外地采风,让我从您的作品中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秀美。您的《柔情下梅古韵深》,让我知道在福建武夷山下有个茶香飘四季的村庄——下梅村,那里是当年中苏万里茶道的起点。还有您的《净影寺里寻“净”“影”》,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祖国地大物博,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您写的《梦圆黄河三峡》,让我知道黄河三峡的水是清澈的,三峡里的山是秀丽的,三峡里的人们是有情怀的。

(老爸,您写的书就要出版了)
老爸,对您《峭壁上的芭蕾》作品集中其他美文就不一一赞美了。我读了您这本散文作品集,觉得是一本很好的散文写作教科书,值得散文爱好者研究学习。
(作者陈婷,毕业于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硕士。)
【人物简介】陈建族,笔名族人才俊,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散文诗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2018中国散文诗年选》、《2019中国散文诗年选》、《2020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散文卷)、《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诗歌卷)、《军人与和平》(纪实文学)、《我们的亚运 我们的风采》(纪实文学)、《广州冠军风云录》(纪实文学)等作品集,数十篇作品获国家、省、市征文一等奖,纪实文学《知识新兵走进绿色军营》被收入《军地写作99例》一书作范文,《走进井冈山》、《在瑶族古寨遗址中穿行》等多篇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并成为考试题。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陈建族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殿群《先河》-点击此处-点击此处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