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长
作者: 邓秋船 朗诵: 高尚
1990年3月,朱光兴调南雄县坪田乡;1993年12月调任乌迳镇党委副书记,期间,坪田乡乡长杨长红。
1993年4月,乡政府考虑到全乡有些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决定设立敬老院,陆续接受9名老人,安顿他们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谁来担任院长呢?
人民公社食堂厨师邓辉顺忠厚的形象,很自然进入政府领导的视野。56岁的邓辉顺1959年11月至1966年2月在曲江县马坝的人民解放军7030部队服役,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伍后在松香厂、加工厂工作过,1969年至1975年任新圩大队党支部书记。1980年开始,一直在坪田人民公社食堂做厨师,变着口味调节领导、职工的生活,任劳任怨,责任心强;1986年冬,区公所改为乡,他仍然坚守乡政府食堂,获得全体职员好评。于是,辉顺服从安排,就任坪田敬老院院长,直到1996年2月。
当时敬老院的经费,由乡政府向每户人家调稻谷8斤,后改为每个人调5斤,老人每人每月3元伙食费,院长看菜吃饭,因陋就简。见老人可怜,逢年过节,吩咐自己的老伴做些糍粑,从家里送来敬老院,增添老人的节日气氛。
院里9名老人中,也有几个较特别的,欧班村的“三个姐”终身未娶,姜坑“大头龟”是河背水村的,先天性侏儒,还有坪湖村的“斗把锅”舌长是非多,平常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他们也吵得风生水起,鸡飞狗跳。
邓院长既做采办,又当厨师,还不得不耐心细致充当和事老,春风化雨消解老人间的纠葛。
院长的菩萨心肠博得了老人的敬佩,更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不少人联想到他的身世,他的经历,他的峥嵘岁月。
一把年纪的人都知道,解放前,有个叫谢国锦的连平小伙子,逃难到江西省龙南县,后流落南雄县坪田,与新圩大队的叶奀卜结婚落户,30岁生下男娃不满一周岁,他就告别妻子回老家探亲,怎料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挑夫。那一年,是1938年3月。
那男娃便是本文主人公邓辉顺。
刚解放那年,辉顺12岁,便与童养媳订了亲,才读过2年小学,就回家干农活,哥哥读到20多岁,妹妹嫁老宅村白星组。
1959年11月,21岁的他光荣应征入伍,在驻曲江县马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7030部队服役,当给养员,连长阎喜成,指导员徐勇进。服役期间,他表现积极,受部队嘉奖12次,还于1961年1月入党。1966年2月退伍,部队安排他去四川某地质队工作,家庭原因,没能去成。
公社副书记李炯安排辉顺去南雄县松香厂坪田站,68年转公社加工厂,与叶灿祥拍档碾米、榨油。69年冬,王凤章让他担任新圩大队党支书,此时一起搭档的大队长邓衔文,叶阳清文书,邓汝美治保主任。70年他提出在犁头坳毗邻小坑段旱田开办田七场,遭其他支委反对,理由是担心增加调粮,社员不够吃。公社党委得知情况,认为值得支持,就派王凤章到大队晓之以理,勉励各位支委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勇创新路,相信很快可减轻农民社员负担。
而当时坪田8个支书中数辉顺工资最高,280元,平心而论,他可以不折腾那些前途未卜的社队副业。但他有自己的党性,有自己的主张,开动脑筋经营,大队多少有进入,社员调粮份额可相机减下来,乡里乡亲不就手头宽松些么?他多次同几个支委解释、沟通、协商,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思想统一了,占地5亩的田七场终于办起来了,明祥、行秀、名高3人从生产队抽出来,负责田七场,工分生产队照记。等到田七成熟,场里每年将田七卖给坪田供销社,收入2000多元,收购站郭焕章竖起大拇指,夸邓辉顺有眼光有办法。
到了1975年,邓史平接任大队支书,竟卖掉田七场,发动群众在猫公岭烧山种茶叶。辉顺改任大队民兵营长,1978年回自己生产队当队长。
邓辉顺文化程度很低,靠多年的党龄,在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帮助下,对党的政策灵活理解,灵活运用,热心公益,自力更生,胸怀群众冷暖,全心全意为社员群众服务,作为过来人,他同样摆脱不了“文革”时期的风浪羁绊。经历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洗礼。
1970年,韶关地区专员朱一樵及其秘书郭衍全下放到坪田,和一同下放的南雄“四大天王”之一的王铁坚,住辉顺家一月有余,深深体会和感受到他的脾气、性格、气度非同一般。郭衍全、王铁坚称赞邓辉顺是条好汉,我们要把你培养成一条龙。
那年,新圩大队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辉顺兼任队长,6月出席广东省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积极分子表彰大会,由县委军代表魏世俊带领全县26名代表出席。会后,他和新龙代表温维光、界址代表董书星一路凯旋,坪田人民群众敲锣打鼓,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到鬼兜俚迎接。随后,三人巡回各公社报告先进经验,受到热情欢迎。
8月开始,坪田狠抓“牛鬼蛇神”批斗,阎袍、史州、观音狗、茂庆成为人人唾弃的典型。次年春天早播,龙头大队支书叶隆华高举毛主席像牌立于田间,马卵炮看了不舒服,发牢骚:“举,举,举,举我的卵。”群众举报他攻击伟大领袖的行径,公安特派员刘烈光带领民兵将马卵炮抓获,后判了七年有期徒刑。
邓熊斌也任过公安特派员,因他乱戴帽子、乱打棍子,判“四类分子”徒刑14人,造成极大民愤,特派员只做了20天,就改任坪田大队支部书记。
73年6月至75年9月,何光禄被任命为坪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党委书记。这年冬,召开公社党委扩大会议,决定在新圩生产队旁边修建人民公社会场,新圩大队负责拆迁社员房屋,按社员选定地点替拆房户补建,其余大队负责供应建筑材料。
一年来,各大队组织群众前往宝塔寨,将近千年历史的宝塔拆毁;连都统庙遗址的地砖也不放过;男女老少砍竹木、扛石头、烧瓦;设计师、建筑师、木匠紧张开工,1975年建成大会场。
因建会场要拆古塔,当初邓辉顺颇有微词,开支部会时表现不怎么积极。但上级决定了的事,下级只有坚决贯彻执行,这件事一直成为他的心病。
这就是有血性有原则有预见的老党员邓辉顺。
他主持敬老院工作,当然知道领导克扣鳏寡孤独老人的活命钱,曾多次含蓄地提出批评意见,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唯有唏嘘叹气,将自家的粮食不时拿些出来帮补院务。
有一次,邓院长患重感冒,请假休息2天,就有老人来报“三个姐”怕不行了,要他去看看。他忘了自己有重感冒,找到副乡长邓志贤,提议领导也去探视一下,副乡长没去。他拿起应急灯,叫上石头牯、哪吒、赵来发一起到敬老院照料。不久,“三个姐”归西了。
“大头龟”有胃病,经常疼得茶饭不思,辗转难眠,再三要求邓副镇长,都被粗暴呵斥。无助、失望,使他看破红尘,解下裤带上吊而亡。
发生种种不愉快的事情,令院长沮丧、无奈,谁叫自己有职无权而又捉襟见肘呢。
1990年三月。谢国锦的侄子也即是辉顺没见过面的堂兄弟首度到坪田省亲;八月中秋后,父亲带上他的妻子、儿女再次来到坪田,与辉顺一家团聚。
1996年3月,邓辉顺请求政府调整工作,与叶国华、耀华、才德、邓老六牯一起,在中坪林业站做护林员。
一年后,他回家陪老伴,照料孙子孙女,颐养天年。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0华诞。而年过古稀的邓辉顺不知不觉也有51年党龄了,且当过6年多的大兵,这在坪田该是个特例了吧。
【作者简介】
邓秋船,男,1966年10月生于广东南雄市,笔名绿丝,老马、邓鹏,佛山市作协、韶关市作协会员。在五月诗笺、作家·新视野、风华文学、卡伦湖文学、界外诗刊、南粤作家、当代微信诗人、北江文评、鹿禾评刊、溪云斋等新媒体发表各类作品400余篇(首)。有专著《野草芊芊》(广东旅游出版社2011年12月)、《漂泊梦旅》(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8月)和诗集《玉堂春》(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23年10月)。
书信体随笔《那十年》持续创作中,已完成篇幅1330千字。
【精英主播简介】
高尚/任新奇,陕西省眉县人,爱好广泛,喜欢舞文弄墨、音乐体育,尤喜书法朗读,偶尔也写上几首诗词以记事抒怀。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现代诗主编:娇君
古诗词主编:牛天堂
特刊主编:禾乃 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风华光影诗画】社长兼主编:睿博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副社长: 瞿碧山 余用伟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