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6867——6880)
张 鹏

6867.我参加过很多场面宏大的活动,整个活动从头到尾弥漫着一种中规中矩的官样文章的气息,所有的发言几乎他说了上句,你就知道下一句都要讲什么。所谓的流程无可挑剔,但是一场一两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的活动下来,你听不到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平平淡淡,中规中矩,废话套话连篇,唯独没有对生命的疼痛感知对世界的独特认知,没有对人情世态的真知灼见。这样的一种发言,我觉得既是对自己时间的浪费也是对他人时间的浪费。拥有发言机会的人,他们可能从来不考虑发言的具体内容,只是在一种温温吞吞,浮皮潦草的层面言不及义地说,不是说,而是念稿子。而听的人呢,也如同进入了冬眠,任凭这样无聊的话语在整个会场回荡。这样的活动我参加了太多太多。耗尽了生命的激情,浪费了一个上午或者下午。本乎性情,深入思考,个性化表达,在很多场合早已缺席太久。
6868.摄影的那一秒,美被定格,趋向永恒。尽管记忆是深入骨髓的,但我在无数晨昏,依然倾向于凝视图片,回眸那些诗情画意的时光,以及笑声中的默契,慰藉孤独的心境。
6869.网络、微信看多了,容易滋生错觉。比如明明六亿人月入仅千元左右,网络上却似乎月入一万仍是穷光蛋。网络上的成功人士,那都是天天出入星级宾馆,出门就是机翼掠过白云,动辄参加国际研讨会的牛人。以致于,网络屏蔽了乡村和小镇,屏蔽了电动车和地摊货,屏蔽了汗水和辛酸,屏蔽了挤公交车的拥挤和火车上的泡面以及化肥袋里的铺盖卷儿和民工提着的乳胶漆空桶里装的日常用具。网络,无意中粉饰了太平,泯灭了生存的真相。
6870.我尊敬钱理群先生,不仅因为先生给我亲笔回过信,也不仅因为长期阅读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还因为他创造了人人皆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短语。当然,我在会议、酒桌上还常引用他关于大学教师是一个学校相对最稳定的人群的论说。先生以他年轻时中国人熟悉的自行车的商标为喻说过,“大学里,书记、校长、学生都是飞鸽牌的,只有教师是永久牌的。”是啊,真正在校园里度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时光的,是教师。教师的精神气质,决定了校园的传统。
6871.1982年秋天,我从乡村小学转学到泗水县城关中心校,开始读小学二年级,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从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三年级,我们这个学校每个星期三的下午老师们都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我们这些学生娃娃按照分就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十几个人,每个班儿分成六七个小组,打着“学雷锋,见行动,树新风”的小红旗,分散到泗水县的各机关单位,汽车站,街道上打扫卫生,做好事。我所在的小组,最经常去的是泗水县汽车站。泗水县汽车站在泗水城当时的最中心,是一个人口流动相对大的地方,我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在候车室边打扫卫生,边观看在此候车的南来北往、南腔北调的乘客,他们的网兜儿里有的时候会有香蕉、橘子、菠萝等水果显露出来,这对于一个刚进城的孩子来讲是如此的大开眼界,我第一次见到橘子,香蕉、菠萝都是在这个小小的汽车站。打扫完卫生时间还早,我们有时便到城里同学家里去玩儿一玩儿。去一位姓Z的女同学家里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那是我一次走进一个县城的小康之家,她家的卫生环境如此清洁,大大地震惊了我这个泥头泥脑的乡下孩子,她家的茶杯一律口朝下整齐的围成一圈儿,放置在茶盘里,茶壶刷得光彩照人,茶壶和茶碗上用一块用钩针钩的带有素洁的小花儿的纱布覆盖着,一切都清洁得令我震惊。那时候她家里已经有了黑白电视机,我们还看了半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感谢那个年代的学雷锋活动,让一个初进县城的孩子开阔了视野,接触了社会,见识了别样的人家,别样的人们,别样的优雅。
6872.手机、电脑、高铁、飞机、汽车这些所有的工具都是奔着减轻人类劳动,让人类轻松、便捷、快速的初衷发明创造的,但事实上拥有这一切工具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轻松、飘逸、闲散、放松下来,他们反而异乎寻常的更加忙碌,究竟是人让工具忙碌了起来,还是工具让人忙碌了起来,还是他们实现了双向奔赴,互相使对方忙碌了起来呢?
6873.八年前,我曾在山东省委党校参加一个学习班,学习之余四处考察参观。去过一个富得流油的大企业,记得自己看着宣传栏上的介绍,老是叹息,人家的财富的零头产生的利息,比我一辈子的工资收入还高。可是,近日,Q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则悬赏通告,却在征集那个企业富豪的财产线索。我的眼红,仿佛就在昨天。看来,今后也别随便眼红人家了,没有多少人,能持续让人眼红。
6874.前几天与朋友们吃饭的时候,一位比我年长的人告诉我,判断一个人幸福感有一个极其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个人是否愿意跟周边的人进行置换,不仅仅是置换职务、学历、职称、收入,还包括置换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父母子女、人际关系、个人自由闲散等等诸多的方面,他说百分之九十的人发现,其实想来想去,每个人最终还是安于做那个自己,你享不了他人的福,也受不了他人的罪。久而久之,我们其实跟自己的幸福和痛苦结伴而行,相安无事。扪心自问,他的这段话我很佩服,有的时候夜里睡不着觉,我经常想拿自己跟谁换才能心安理得,彻底愿意呢?想来想去还真不多,这或许就是每个人的自尊心得以建立的最根本基础。
6875.对婚育的厌恶与恐惧,在年轻一代中的弥漫,才是当下最应引起警惕和反思的严峻时局。中国传统的儿孙绕膝、天伦之乐,居然在时下面临蔑视与不屑,这种状态,应该说是近十多年才产生和升级的。压力大?钱难挣?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抑或兼而有之。我一直认为,对婚育的爱,才是对生命最本质最深沉的爱,才是生生不息的逻辑起点。
6876.别一种刻薄,别一种真实。友人N直言,你大量时光泡在校园里,读文学,玩篮球,填表,上课,听讲座,看星星,或许,只是你不擅社交,不擅混江湖的一种自保和逃避。对此,我基本认同,我想说的是,让校园时光在我生命中再延长一些吧!
6877.思想、语言、性情、个性、风格是个体在世的醒目徽章,也是人格魅力的基石。而可笑的是,中国的家长却往往刻意告诉孩子,千万要放弃这些。他们的经验告诉子女,有个性是危险的,要泯灭个性,掩藏性情,才能苟活于世。也因此,几乎人人都活成了一块无个性的砖,一枚无个性的螺丝钉。
6878.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自得其乐地活出自己,这应该是不枉一生的秉持。我常常想,在有限的时空中,那么谨小慎微,对自己是残酷的。一个友人住在一个拥有2500多名教职员工的大学家属区,他说,家属区门口隔一段时间就有讣告出现在告示栏里,太多人,终止于无声无息,活了一辈子,留不下一丝痕迹,连一个印象,一个典故,一个段子也留不下。
6879.高一下学期的《围城》阅读,一下子吊高了我的阅读胃口,此后,我再看小说,特别重视作者自身的才学。再后来又读《围城》,我才发觉,钱钟书其实是看不起一般二般的作家、学者的,他的博览与书卷气,把自己推向了揶揄和嘲弄一切人的上帝的位置。
6880.恻恻轻寒中,我骑电动车奔跑在深秋的风中,却时常想起不久前夏日的炎炎。山东,应该是二十四节气最精确的自然版本,始终踩准季令的鼓点,一枝一叶,风霜雨雪,尽合古老的经验,呼应着春夏秋冬的召唤。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