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丁永才:《呼伦贝尔大雪原》
1.
海拉尔河岸边 雪原之上
我和诗人们探听到
已经退隐的春
即将复出的消息
迎风飞舞抑或在寒冬驻足
透骨的风刃比往年都锐利
直接楔入世俗的时光里
它在正视着什么
又在藐视着什么
呼伦贝尔湿地之上
无边的苇荡摇曳浓浓的诗意
不远处呼伦贝尔群山上的雪
隆起身躯
这天然出世的玉
昭示出众人惊羡的谜底
以寒冷保持最初的火焰
呼伦贝尔大雪原的深部
有雪霰碰击河流冰层的痕迹
没有鸟翅的天空
飞雪改变了它们最初的期许
这聚集到一起的固态的光明
雪 覆盖了河谷 彰显了大兴安岭的神奇
煽动枯草与冻土深处烈火的燃起
呃 这些越过天堂的浪子们
重新在呼伦贝尔种植耐寒的骨气
2.
呼伦贝尔大雪原坦荡
坦坦荡荡 任雪兔在芦荡边穿梭
苍鹰 在远天巡逻
一群以诗歌为伴的人
在海拉尔河岸边诗意地踏雪
以《呼伦贝尔大雪原》同题诗作
面对大雪原呆呆地沉默
面对无边的芦荡苦苦地思索
而雪原不吭声 芦荡也寂静
诗人又能撼动什么
唯有雪兔的奔跑
与鹰翅拍击着
得得如马蹄叩击心扉
声声似老白干猎猎作响的自我
呃海拉尔河 呃呼伦贝尔大雪原 你们醒醒吧
难道诗人的啼血之墨
在你们纯洁的胸膛上
只能开放六瓣的花朵
3.
寒冷一朵朵莅临
冬天以自己的风采
霸道地覆盖了一切
又不容任何辩白
距离是一首不老的情歌吗
让心灵迅达出发之地的精彩
俘获多少春梦的辉河
被极寒封冻的不仅仅是血脉
起伏的群山神闲气定
让我仿佛看到它温暖的内在
芦苇荡与呼伦贝尔的河流相亲相爱
诗人在他们中间
悄悄停下 相拥大尺度的情怀
厚厚的雪
恰恰造就了
呼伦贝尔大河的从容
此刻 雪原
有了主宰一切的神采
一只苍鹰
从海拉尔河的芦荡中起飞
把被寒冷锁住的天籁
更广泛地打开
丁永才,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内蒙古诗歌学会副会长、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九十年代开始在内蒙古文坛产生影响。在《骏马》《草原》《这一代》《诗选刊》《山东文学》《芒种》《青春》《中国诗》《四川文学》《爱情婚姻家庭》《大河》《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纪实文学作品数百篇(首),出版《雄性意识》《未了情缘》《萦梦故园》《我的情诗》《心灵之旅》《那一年的风花雪月》《社会在你面前》《没有翅膀的天使》等诗歌、散文、纪实文学作品集。获得内蒙古第八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内蒙古职工文学奖、《长江文艺》诗歌奖及一些文学大赛奖。作品入选《大陆青年诗选》《当代青年千家诗》《岭南诗选》《内蒙古70年诗选》《华夏英杰》《企业魂》《呼伦贝尔之子》等书籍。曾任内蒙古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骏马文学杂志社副主编(执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副社长、呼伦贝尔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呼伦贝尔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政协首届智库专家。丁永才的成名作为《我们是草原上的男子汉》,经过林岩、蔡志强、王冬石、石双柱等人加工、朗诵至今在文朋诗友中流传。他的代表作《我的诗与你有关》(组诗)、《那一年的风花雪月》(组诗)《呼伦贝尔大雪原》(组诗)等社会反响热烈。近年结集作品《那一年的风花雪月》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后在当当、京东网热销。2024年11月经谯达摩介绍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