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遥望远去的风铃,忆日升月落的烟火,守护父母的给予的爱,去寻找遗落的岁月。都说父爱如山,也是经年后我辗转反侧的难眠,是我心底落日的细雨,也是不经意间写进昨天的日记。父爱的厚重,是云层里时一束阳光,父亲的大手,捂热了幼小儿时的温暖。
梨的记忆
作者: 张华英 朗诵: 叮呤
杭州市区的早晨是上班族最紧张时候,这天清早我心急火燎地赶去公交车站,上了车跟一位小姐妹同挤一个“倒骑毛驴”式的2人座位。坐定之后,感觉肚子空空的,而我到达目的地又较远,乘这个时间就拿出在家来不急吃的两个菜包子。也顾不了这么多就啃了起来,三下五除二,两个包子入肚,感觉口干得要命,还有辣辣的感觉。就想起喝口牛奶,于是到包里掏,可掏了好久,掏到一个梨,才想起一定是一时心急没把牛奶放进包里。实在口干的不是滋味,就拿出来啃几口吧。顺势就使用“人工刨皮机”。 刨下去第一口,就感觉公交车上所有人的眼睛都齐唰唰地盯着我,让我好不羞涩,没辙只有硬着头皮这样啃着。当我吃着时候不经意间让我想起了20多年前,在公交车上啃食生平第一次大梨头的经历。
那是1994年8月30日,我入中专报名去的那一天。爸爸提着妈妈早就给我准备好的行李,送我去学校。那天我们起得特别早,倒了几次车终于来到了接我们去学校的大巴车旁。我异常兴奋又心生胆怯,毕竟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离开父母亲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求学。那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学校。车开了好久才到学校,一下车我紧跟在父亲屁股后面,紧紧的跟着,生怕走丢了迷路。学校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校门到报名处挺远。要走过一座桥,要走过电影院和食堂,还要走过造在半山坡上的招待所(后听同学说这是咱学校专门为报到同学的家长准备的,我们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重点中专)。我住的是新宿舍那就更远了。到报名处填表、签字、交材料还交了费用,然后领了饭票、席子、被子等,爸爸就跟我一起走向寝室。寝室是前后两幢细细的、长长的、楼高5层,我们女生寝室是前面一幢。我和爸爸一口气爬上了顶楼。给我分配是寝室 是507房间,是楼梯左侧的第二个房间。一走进寝室就看见房间内都是高低铺。左右靠墙齐刷刷的,六十二个床铺。床铺空的挺多的,进门左侧是12个柜子,我的柜子在中间,刚好不低不矮。爸爸没歇口气就忙着去找水源。随后就打水擦床。我的床铺在一进门口右侧的上铺,爸爸干活总是最利落,也甚是仔细,上上下下,擦洗了好几遍。把凉席也擦了一下,靠在床上,嘱咐我下次来的时候只要铺一下就好了。又把带来的东西放到了该放的位置,毛巾挂在门后的钩子上,脸盆放在脸盆架上,热水瓶就搁在热水瓶的柜子里。学校发的被子、枕头等整整齐齐的放在柜子里。箱子也抹洗干净,放在了床上靠脚的地方。我呆呆地看着,帮不上一点儿忙。8月末的天还是挺热的,这寝室里也没有电风扇,豆大的汗珠从父亲额头渗了出来。这时我才忙着说:“爸,你休息会儿吧!”爸爸说:“都快好了,早弄好早回家呗”。爸爸这时候和刚到一位室友打个招呼,还跟她聊了几句,得知她是宁波人,回去一次不容易,我爸临走还说“下次来我们家里玩,我们住在余杭,离学校还算近的,一定要来玩哦!”。说罢就走出了寝室往楼下冲,我跟着爸爸,急匆匆的出了寝室。在下楼的途中有很多新生各自在寻找自己的楼层,各自表情与神态都不同,我也对这所学校也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期待……路过食堂,爸爸问了问我时间,我看了看腕上的新表,麻利地说:“11点”随后跟着爸爸进食堂。“给你去买点吃的”,“那我们一起吃!”“不行,饭票还要留着给你吃!”“我不饿!”“等会儿你会饿的!”“爸,我真不饿。”“好吧,那我们赶紧回家!”“好”,我蹦蹦跳跳地跟着爸爸走出食堂。其实我原本不饿,可一闻到饭香肚子已在反抗了。可总不至于让爸看着我吃吧,他一定不会吃,我知道父亲宁可饿着肚子回家吃饭是为了我吃的更好,也是为家庭着想。走出食堂的门口,一路都有卖东西的叫喊声。路过卖梨头的水果摊。我瞟了一眼,这梨头可真大,我可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梨头,要两只手才能捧得过来。爸好像看出我的心事,就问摊主:“这梨头甜吗?”摊主急着回答:“甜,特甜,不甜不要钱。”“来一个吧?!”爸回头问我,我没回答,只是低着头。“来一个!”爸果断地向店家说。“有地方洗梨头吗?”“食堂边洗碗的龙头就可以。”“哦”爸付了钱,三步并作两步,赶去洗梨,洗好就递到我面前。“一早到现在还没喝过水,一定是渴了,吃个梨吧!”我接过湿漉漉的大梨头,心里喜滋滋的。跟着爸爸坐上了公交车,一路上我坐在靠窗口的座位,迎着风啃着我的大梨头。心里别提有多满足与开心了,并也像今天这样使用着“人工刨皮机”。每次说起这件事情,爸还会取笑我,“那只梨头有这么大嘛?从起点站啃到终点站才啃完,啃了差不多都快一个小时多!”是的,那梨头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大的,也是最甜的梨。
摇醒了春的四季,父爱赠予了世界偏爱的诗篇,当春风不在和暖时,当秋的果实不再甘甜,亲人铺开的大爱一直暖我心间。满身泥泞的我一直把这份美好珍藏在心间,用他照亮并温暖着来时的路,这是回不去的青春,这是余音绕梁的沉醉,是年华留下的余味,是亲情的半窗岁月,父爱无语,我泪无声。
【作者及朗诵者简介】
叮呤,原名张华英,平时喜欢看书,也喜欢听书,更喜欢朗诵。朗诵是对文字的二度创作。希望我的朗诵能与您共情,让你我的心灵在这乌拉时代得到片刻的宁静,积聚再次出发的力量。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现代诗主编:娇君
古诗词主编:牛天堂
特刊主编:禾乃 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风华光影诗画】社长兼主编:睿博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副社长: 瞿碧山 余用伟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