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吟朱熹《观书有感》
作者:陈希文
近几年来,央视陆续开播了学习传扬古诗词的《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一代宗师》、《文脉春秋》等栏目,已受到社会各界和人们的普遍关注,学先䝨、学经典的氛围渐浓,学风日盛。通过传播、赏析、比赛、学习古诗词,使人们从先䝨的聪明智慧和博大情怀中,追寻中华文化基因,汲取文化精髓,感受诗词之美,分享诗词之趣,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受时势的感召,我亦留心学习古诗词,遇有此类节目,必看无疑,以弥补知识的缺憾。
前几天,有位文友来家闲聊中索要我的书法作品。因好久没有提笔了,我随手翻了翻旧作,将现成的一幅较为赏眼的书法作品一一巜观书有感》即送予他。谓何?一是这首诗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名作,对后人有励志学习的促进作用。二是借全民学习古诗词的热潮,互勉互学,增强学习的性趣。文友走后,我从书柜找到了《唐诗宋词三百首》,在浏览中重点解读《观书有感》,深感过去虽在练习书法中接触到古诗词,只是了解个皮毛,所知是肤浅的,零碎的,是很不够的,有的还有曲解或误解。求知的欲望促使我反复解读《观书有感》,以求领悟其要义和精髓。
《观书有感》是朱熹先生的组诗,共有两首。先看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从字面看,就是说: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字面看是一首优美的风景诗,实质是隽永深刻的哲理诗。诗作借景喻情,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不断注入的现象,比喻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人要有新知,使自已的心底清亮澄明,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培植学养,厚积薄发。读书学习的过程,就是蓄水的过程,增加水源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充入新知,知识的水源才不会枯竭,才会得到源源不断地活水,使其清澈如许。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知识点是观“书”。全诗没有看到一个“书”字,但却微妙地揭示了一个读书的深刻道理。可见,在作者的眼里,这个观“书”不仅仅局限于读书本,而是读自然之书,社会之书,生活之书,更是人生之书。放开眼界看观“书”,这书就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大活书,赋予人们更广的认知和普遍意义。人们不仅要通过不断学习,增加知识的活水。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求异求新,使认识和思想境界不断深化和提升,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不断接受新事物,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这样才不会因眼界的局限和思想的守旧而落伍,不会被时代淘汰。
再读《观书有感二》,这首诗虽沒有第一首名气大,甚或有些陌生,但同样是借事说理的哲理诗。
其原文是: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其意是说昨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的移动。夲诗以泛舟为例,借事喻理,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搁浅的巨舰其所以像羽毛一样轻在江中自在的浮游,是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滾滾滔滔,汇入大江,形成了泛舟其上的浮力。这使以往舟大水浅,甚或河道干枯,纵使巨力推舰,也是白费力气。这首诗以水能泛舟,告诉人们水的重要。没有载舟之水,舟也难以行驶。其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強调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只要灵感勃发,艺术创作就会流畅志如。这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到家,则会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全篇同样没有一个“书”字,却从读自然现象这部活书中悟出了深刻的哲理。
第二首诗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推理,还告诫人们把握时机、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我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里的天,就是天时地利,就是敬畏自然,顺从自然规律,把握住了规律和时机,就会水到渠成,收到事半功信的效果。这里还可理解为,不论办什么事,都应掌握对应的方法,驾驭事物一定的夲领,切勿盲目蛮干。这方法和夲领就是尊从规律。若违背了规律,将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或走向事物发展的反面。
今天反复吟诵这两首诗,深入解读领悟其真谛,深感先哲视角的敏锐,眼光的独到,思想的深䆳。距今800多年前的南宋,诞生了朱熹这样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及著名诗人,这是天地之造化,日月之精华,是时代之福音。朱子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颗璀璨的巨星。他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高超的智慧受到世代人们的敬仰和尊崇。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经典诗作,不仅体悟其真知烁见,更应学习大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风范,学习其观察事物缜密的思维方法和处世高尚的精神境界,让灿烂的中华文化在现代化強国建设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2024年11月3日于渭水
作者简介:
陈希文,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三年。曾先后任过乾县团县委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永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多年的职场生涯养成了酷爱学习,勤于思老,务实敬业,笔耕不辍的好习惯。曾出版文论专集《情怀》和纪实文学《驿路心雨》。《品茗幽香》《人到中年》《青出于蓝》是作者花甲年后的散文诗歌专集,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弘扬了主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对后代人的学习、成长、进歩、做人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