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原创作品中一目了然的阿拉伯数字)
从裤衩已破几十个洞 还在穿所想到的
作者:林耀平
我每天有个习惯:早餐后约9点前总要去阳台看看太阳出来没有?好如期下楼在小区的球场晒晒太阳,抬眼望去,因为有点阴天,没看到太阳,但惊奇地发现一条已经大大变了颜色的红裤衩挂在外面,更让我惊奇的是:这条裤衩已经破得不成样子了,我数了一下,仅一面就破了23个洞,当中已缝补过的还不算。于是,让我浮想联翩: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过来的人,这种思想大概都会有。
我出生的第二年开始了“大跃进”运动,再过两年,中、苏两国彻底决裂,又正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由于极度缺乏食物,我先是瘦得骨瘦如柴,已是皮包骨之人,后来则是全身浮肿(写到此,我泪流满面,再也无法写下去了……)。我爷爷见我如此状况,指着我对我爸妈说:“给他扯两尺布做件新衣服吧,过两天炒辣椒了(没救了之意)。”
没有吃过苦的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家里的东西,只要自己看不上眼的,恐怕大都是见什么丢什么。包括我家里的“领导”也如此,因为她没挨过饿、没挨过冻,也有“见啥丢啥”的行为。30年前,她把一把还很好的剪子丢到垃圾桶里了,我见后捡了回来,如今这把剪子还在用,而且依旧非常地好用,她也还在用。
因为“改革开放”思想路线的实施和不断深化,我中华民族确实物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从大的方面讲,人类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消耗一点就会减少一点;从小的方面讲,一些人一边喊日子不好过,一边又大手大脚,成为“月光族”的大有人在。这些人把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又忽然想起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故事来。他老人家于1976年9月9日去世后,工作人员在帮他清点物品时,发现他的睡衣竟打了37个补钉。按照古代讲,毛泽东就是过去的“皇上”啊,中华五千多年历史,有哪位帝王、将相有如此节俭的?恐怕古今中外找不到第二个!
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我个人认为:应从幼儿开始抓起,从家里、幼儿园老师开始教起,教育孩子们从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颗钉子、每一根绳子开始做起,直至小学、中学、大学都应该这样做。我历来主张:“你有钱,可以浪费钱,用钱去支持那些无爹无妈的孤儿或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不要浪费粮食和物资。”这也算是“林氏草根理论”吧,因为毕竟我是差点被饿死的人啊!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华南最高峰审稿者之一等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六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七个县、区有关人员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传统文化课和日常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
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