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金秋韵,诗心永流传
——宋俊忠《游趵突泉公园》赏读
天 琮
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一块圣地。它的清冽与灵动,不仅滋养了齐鲁这片土地,更滋润了无数才子的心田。元代书画双绝赵孟頫就曾挥毫赞颂:“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澜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在赵公的眼中,趵突泉不仅是水源的奇迹,更是大地生机勃勃的见证,即使在干旱时节也不乏丰沛的水汽,如同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

在跨越数百载之后,著名现代诗人、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宋俊忠先生亦步其后尘,于趵突泉畔觅得灵感,倾诉心中所感。宋俊忠先生的《游趵突泉公园》诗篇不仅承继了古人对趵突泉的崇敬之情,更融入了个人的情愫与时代的烙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其诗曰:
游趵突泉公园
清泉喷涌绘金秋,园景缤纷意韵流。
锦鲤欢游穿碧浦,古亭静立映明眸。
名人笔墨情多彩,雅士诗篇梦寐悠。
留恋其间心自醉,水声汩汩韵长柔。

宋俊忠先生这首《游趵突泉公园》诗作遵循了严格的格律要求,每句七言,平仄交替,韵脚流转,形成了音乐般的节奏感。“清泉喷涌绘金秋,园景缤纷意韵流。”开篇即用“平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生动描绘了趵突泉的动态美与金秋特色,同时,“锦鲤欢游穿碧浦,古亭静立映明眸”细致捕捉到了泉水与鱼类互动的趣味场景,与周边建筑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氛围。接下来,“名人笔墨情多彩,雅士诗篇梦寐悠”体现了文化和历史的沉淀,最后,“留恋其间心自醉,水声汩汩韵长柔”表达了对这一片静好世界的深深眷恋与陶醉,也预示了后续的丰富情感铺陈。
在风格方面,从宋俊忠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有某些相似之处。苏轼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善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创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正如宋俊忠在诗中描绘的“锦鲤欢游穿碧浦,古亭静立映明眸。”与“留恋其间心自醉,水声汩汩韵长柔。”两句,不仅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还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恬淡闲适,与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擅长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哲理,让读者在赏景之余,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哲学思考。
此外,宋俊忠的诗词语言优美,用词精准,色彩鲜明,通过对“名人笔墨情多彩,雅士诗篇梦寐悠。”的描写,再现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这种情感表达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注重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自然景致反映诗人的情感状态与精神追求。
更深层次看,宋俊忠先生的诗中还蕴含着对古人智慧的致敬,“名人笔墨情多彩,雅士诗篇梦寐悠。”这句话不仅回顾了历史上诸多文人为趵突泉撰写的篇章,也是对先贤们文化精神的一种缅怀,彰显了中国文脉的延续与繁荣。
综上所述,《游趵突泉公园》不仅展示了宋俊忠先生深厚的文学造诣与艺术天赋,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通过对诗词韵律的掌握与创新,以及对古人风格的借鉴与融合,宋俊忠的作品呈现出了独特的时代气息与个人风格,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写于2024年11月3日/甲辰十月初三

作者: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画协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