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沈守华作品
☘️《 奢 期 》
我把黄河当作砚,
天天取墨写诗篇。
期奢那日翻开看,
就像溪塘那朵莲。
❊ ❊ ❊ ❊ ❊ ❊
🌹【吉特赏析】
《奢期》以黄河为砚,构思新奇,展现出诗人宏大的创作愿景与浪漫的情怀。将每日创作比作取黄河之水研墨,寓意着灵感不竭、文思泉涌。诗中“期奢那日翻开看”,用词独特,既含期待又带谦逊,表达了对未来作品的美好憧憬。末句以“溪塘那朵莲”作喻,赋予诗作以清新脱俗之美,寓意作品终将如莲花般绽放,清雅高洁。
🔸🔸🔸🔸🔸🔸🔸🔸🔸
沈守华作品
☘️《 咏 草 》(新韵)
荒坡野径草葱妍,
不靠人怜自顾欢。
哪像花儿娇气大,
春风一刮又还原。
❊ ❊ ❊ ❊ ❊ ❊
🌹【吉特赏析】
《咏草》一诗生动描绘了野草的勃勃生机与坚韧品质。首句“荒坡野径草葱妍”直接点题,展现了草在荒凉之地的繁茂;次句“不靠人怜自顾欢”则赋予了草以自强自立的品格。后两句通过对比花儿的娇弱,进一步凸显了草的顽强生命力,即使春风吹过、遭遇挫折,也能迅速恢复生机。诗作寓意深刻,借草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
🔸🔸🔸🔸🔸🔸🔸🔸🔸
沈守华作品
☘️《 咏 松 》
东山松柏劲,可尔最崇嘉。
虽没香芳溢,坚贞直不斜。
❊ ❊ ❊ ❊ ❊ ❊
🌹【吉特赏析】
《咏松》描绘了松柏的坚韧与正直。首句“东山松柏劲”直接点题,凸显松柏的苍劲有力;次句“可尔最崇嘉”表达了作者对松柏的赞美之情。后两句“虽没香芳溢,坚贞直不斜”通过对比,强调松柏虽无芳香,却拥有坚定不移、正直不阿的品格。通过对松柏的咏叹,传递了作者对坚韧不拔、正直无私精神的颂扬。
🔸🔸🔸🔸🔸🔸🔸🔸🔸
沈守华作品
☘️《 霜天晓角•咏菊 》(林逋体)
香扶夜月。烟冷西风烈。
独立疏篱抖擞,
迎寒秀,
傲霜雪。
堪怡。
花有骨。
惯与群紫绝。
笑看南山秋色,抱香老,
持玉节。
❊ ❊ ❊ ❊ ❊ ❊
🌹【吉特赏析】
《霜天晓角•咏菊》词中描绘了菊花在寒夜中独立疏篱、迎寒傲霜的坚韧形象,通过“香扶夜月”、“烟冷西风烈”等细腻笔触,营造出清冷孤高的氛围。下片“花有骨”、“惯与群紫绝”则赞颂了菊花高洁不屈的品格,以及笑对秋色、抱香持节的豁达情怀。
🔸🔸🔸🔸🔸🔸🔸🔸🔸
🔸🔸🔸🔸🔸🔸🔸🔸🔸
沈守华作品
☘️《昔日印象》
闲忆家乡那小河,
水清可见小鱼梭。
柔枝岸柳随风舞,
妙韵黄莺向日歌。
曾记商船如栉比,
常听骡子放喉哦。
鲜新特产送城去,
一派繁忙景象罗。
注:过去码头装卸工称称“骡子”,
他们上下货时喊号子鼓劲。
❊ ❊ ❊ ❊ ❊ ❊
🌹【吉特赏析】
《昔日印象》一诗描绘了家乡的往昔风貌,画面感强。诗中“水清可见小鱼梭”、“柔枝岸柳随风舞”等句,生动展现了自然之美,富有生机与活力。回忆中商船云集、骡子放歌的描写,则勾勒出昔日家乡的繁荣与热闹。作品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透露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沈守华作品
☘️《 咏螺蛳山公园 》
步入公园余眼乱,
老年生活乐耕耘。
思存福祿先存德,
欲养天年首养心。
怡悦诗词欣字画,
保持物质蓄精神。
此时也动思飞人,
古稀花甲尚受遵。
❊ ❊ ❊ ❊ ❊ ❊
🌹【吉特赏析】
《咏螺蛳山公园》以公园为背景,展现了老年生活的闲适与雅趣。首句“步入公园余眼乱”生动地描绘了公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中间四句则深入阐述了老年人追求福禄应先修德、养心为先的哲理,以及通过诗词字画来愉悦身心的生活方式。尾句提到“古稀花甲尚受遵”,既表达了对老年人的尊重,也暗示了这种生活态度的可贵。
🔸🔸🔸🔸🔸🔸🔸🔸🔸
🔸🔸🔸🔸🔸🔸🔸🔸🔸
沈守华作品
☘️《 秋 兴 》
人靠衣装花下媚,
秋风拂面露华芳,
此时气爽登山好,
一路前行喜欲狂。
❊ ❊ ❊ ❊ ❊ ❊
🌹【吉特赏析】
《秋兴》一诗以秋日景致为背景,巧妙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人靠衣装花下媚”,既显人物风姿,又衬花之娇艳;次句“秋风拂面露华芳”,借秋风之轻拂,带出露水的清新与花香,意境悠远。三、四句则转向秋游之乐,“此时气爽登山好”点明时令与活动,“一路前行喜欲狂”则展现了诗人愉悦至极的心情。作品情感饱满,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共享秋日之欢愉。
🔸🔸🔸🔸🔸🔸🔸🔸🔸
沈守华作品
☘️《 咏 秋 》
风寒月白早生凉,
叶落阶梯滿院霜。
草木枯枝朝夕冷,
儿孙莫忘换秋装。
❊ ❊ ❊ ❊ ❊ ❊
🌹【吉特赏析】
《咏秋》一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致与气候特点。首句“风寒月白早生凉”点明秋夜的寒意与月色的清冷;次句“叶落阶梯滿院霜”形象地刻画了落叶与秋霜铺满庭院的景象,富有画面感。三句“草木枯枝朝夕冷”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寒冷;末句“儿孙莫忘换秋装”则带有温馨的提醒意味,使全诗在清冷中透出一丝温情。
🔸🔸🔸🔸🔸🔸🔸🔸🔸
🔸🔸🔸🔸🔸🔸🔸🔸🔸
沈守华作品
☘️《 秋之美 》
霜浓雾压物生愁,
柿子无忧登树头,
乐赏石榴开口笑,
秋风不逊似春酬。
❊ ❊ ❊ ❊ ❊ ❊
🌹【吉特赏析】
《秋之美》描绘了秋天的景致,情感丰富而意境深远。首句“霜浓雾压物生愁”以霜雾营造出秋日特有的清冷氛围,带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次句“柿子无忧登树头”则以柿子的意象,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与生机。三句“乐赏石榴开口笑”继续以石榴的欢笑展现秋日的喜悦;末句“秋风不逊似春酬”巧妙地将秋风与春光相比,突显了秋天的美好与慷慨。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情厚爱。
🔸🔸🔸🔸🔸🔸🔸🔸🔸
沈守华作品
☘️《 秋 光 》
谁说秋深无艳景,
如燃枫赤映红坡。
枯枝黄叶虽飘落,
入画山河诗更多。
❊ ❊ ❊ ❊ ❊ ❊
🌹【吉特赏析】
《秋光》一诗描绘了秋日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首句反问设疑,引出下文对秋景的描绘,富有吸引力。次句“如燃枫赤映红坡”形象地描绘了枫叶如火、山坡映红的壮观景象,用词精准,画面感强。后两句笔锋一转,指出即使枯枝黄叶飘落,秋日的山河依然如画,诗意盎然,赋予秋天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秋日赞歌。
🔸🔸🔸🔸🔸🔸🔸🔸🔸
🔸🔸🔸🔸🔸🔸🔸🔸🔸
沈守华作品
☘️《 咏九曲桥 》
弯弯长曲曲,亭立水中乎。
此景在何处?铜陵大井湖。
❊ ❊ ❊ ❊ ❊ ❊
🌹【吉特赏析】
《咏九曲桥》描绘了九曲桥的形态与所在景致。首句“弯弯长曲曲”形象地刻画出九曲桥的蜿蜒之姿,次句“亭立水中乎”以问句形式巧妙地引出桥边亭阁,增添画面感。第三句“此景在何处?”以设问引人遐想,末句则点明地点“铜陵大井湖”,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空间背景。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想象力,让人仿佛置身那曲桥流水、亭台楼阁的景致之中,是一首不错的写景小诗。
🔸🔸🔸🔸🔸🔸🔸🔸🔸
沈守华作品
☘️《 独欣秋色 》
五彩缤纷秋靓景,
惹人陶醉韵无穷。
心怡欲想移笺上,
却憾翻包笔没逢。
❊ ❊ ❊ ❊ ❊ ❊
🌹【吉特赏析】
《独欣秋色》一诗描绘了秋日美景,色彩斑斓,令人陶醉,展现出作者对秋天的深深喜爱。首句“五彩缤纷秋靓景”直接点题,画面感强。次句“惹人陶醉韵无穷”情感升华,韵味悠长。然而,三、四句笔锋一转,由欣赏美景转为欲书而笔不在的遗憾,这种转折虽略显突兀,却也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难以捕捉的感慨。
🔸🔸🔸🔸🔸🔸🔸🔸🔸
🔸🔸🔸🔸🔸🔸🔸🔸🔸
沈守华作品
☘️《祝贺神州十九号发射成功》
泉州庆贺隆,缘是万人崇。
又逐蓝天宇,周游碧汉穹。
喜迎相对接,科技领雄风。
再驻高空站,中华立硕功。
注(孤雁格)
❊ ❊ ❊ ❊ ❊ ❊
🌹【吉特赏析】
《祝贺神州十九号发射成功》一诗表达了对神州十九号发射成功的热烈祝贺。诗中“泉州庆贺隆”起句新颖,地域特色与喜庆氛围兼具。“又逐蓝天宇,周游碧汉穹”描绘了飞船遨游太空的壮丽景象。“喜迎相对接,科技领雄风”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先进水平。“再驻高空站,中华立硕功”总结了神州任务的重大意义,颂扬了中华民族的卓越贡献。主题鲜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
沈守华作品
☘️《 颂 父 》
大雨发山洪,救灾前面攻。
众崇吾阿爸,门板挡波冲。
❊ ❊ ❊ ❊ ❊ ❊
🌹【吉特赏析】
《颂父》一诗描绘了父亲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英勇形象。诗中“大雨发山洪,救灾前面攻”两句,迅速将读者带入紧张危急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紧迫感。随后,“众崇吾阿爸,门板挡波冲”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父亲的无畏与担当,他用门板抵挡汹涌的洪水,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英雄。全诗作情感真挚,展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无私,令人动容。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