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之旅
文/托素湖
国庆假期过后,我与先生踏上了西宁飞往厦门的航班,前往美丽的鹭岛,先乘坐PN 6344航班到新郑机场中转三个小时,再乘坐RU 8977航班飞往厦门。
随着年龄的渐长,我一直都认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讲究缘分。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一直是我想读的作品之一,在新郑机场蔚蓝书店,这本书就赫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仿佛就是在等待我的到来。虽然近几年很少在实体书店买书,因为贵。在线下买一本,在线上能买两三本,但是还是毫不犹豫的付了款。
到达第二天,就徜徉在厦门大学校园,儿子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厦门大学已不是第一次进出了,但每一次踏进校园,都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不仅仅它是全国最美校园之一,风景如画,是厦门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更因为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921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了厦门大学,1929年先生又将其无偿的捐献给了国家。如今,这座百年校园秉承嘉庚先生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文化界的领军人才。屹立在芙蓉湖畔颂恩楼,时刻提醒着莘莘学子们,不忘师恩,勤奋读书。每一次来到厦门大学校园内,我都会在鲁迅先生的塑像前伫立。大先生那犀利的目光充满智慧的直视前方。而从这位文学巨匠的书法作品中提取出来的厦门大学匾额更是寓意深刻。
10月10日,寓意着十全十美。这一天天气晴朗,微风和煦,儿子迎来他一生中重要的时刻,与相恋了八年的女友领取结婚证书,一大早他们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厦门市行政服务大厅。在十几对领证的新人当中,他们算是最耀眼的一对,吸引了许多人赞许和祝福的目光。
厦门市海峡导报的记者也一路跟随拍照采访。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动,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幸福的时刻。儿子与女友相识在八年前的10月10日,又选在八年后的10月10日,牵手步入人生的下半场旅程。儿子的女友活泼善良,美丽大方,她就是我等待多年的女儿。当记者询问我是谁的母亲时,我傲骄的回答既是男方的,也是女方的。
儿子与女友一个是生在祖国的大西北,一个生在祖国东南沿海,可谓是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的恋情。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千里姻缘一线牵。八年的时光里,他们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在学业中互相鼓励。女友硕士毕业,现已走上了工作岗位,儿子继续在厦门大学读博士。看着他俩幸福的笑容,我们打心底里为他们高兴,为他们祝福。
厦门的美好时光之后,我们又踏上了广州之旅,去寻觅那里的山山水水,寻味那里的珍羞美味。
广州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儿子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分别体验了广州酒家。陶陶居,乐陶轩等几个传统的广式早茶,从早上七点开始到中午11点。三四十桌的大厅内座无虚席,基本上都是满头华发的老者或三五成桌或一人独坐,泡一壶茶要几样精致点心,聊聊天,翻翻手机甚或是发发呆,悠闲自得地打发着光阴。这与北方许多城市的老年人每天忙碌的接送孙辈,为他们的衣食住行放弃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往孙中山纪念馆,我们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在等待发车的间隙,一名60岁左右的保洁大叔。爬上蹲下的将原本老旧的公交车擦拭的一尘不染,低矮瘦小的身躯却有一双布满青筋,孔武有力的大手。从这双勤劳的双手上可以看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广州塔是每个人必去的打卡点,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形象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小蛮腰。它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亭亭玉立于广州珠江南岸,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他不仅点亮了广州,更点亮了每一位见到他的人,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希望。
距今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南越王墓,也是我们的行程之一。1983年,广州市政府在开发象岗山时发现了南越王墓,他是西汉前期南越王赵佗的孙子,也就是第二代南越王赵昧的陵墓。其墓室之复杂,随葬品之多,都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旅途中有风景,有美食,有人文,有地理,更有形形色色,充满故事的旅人。我将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不断的用脚步去丈量祖国的大地,用心去感悟旅途中的每一道风景。
作者简介:
托素湖,人到中年。爱朗诵,爱看书,爱写字,爱摄影,爱健身!爱一切美好!鲜衣怒马,快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