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张维军作品
☘️《 放飞鸽 》
他放的
不可能是信鸽
更不可能是和平鸽
他放的
全都是菜鸽
这些被叫作鸽子的女人
有的飞回来了,有的
飞不回来
2024-10-31
❊ ❊ ❊ ❊ ❊ ❊
🌹【吉特赏析】
《放飞鸽》作品通过“放鸽”这一行为,巧妙地隐喻了某种社会现象或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作者明确区分了信鸽、和平鸽与菜鸽,暗示了被“放飞”者的不同命运与价值。特别是将“鸽子”比作“女人”,深刻反映了她们在某种情境下的无奈与选择,有的能回归,有的则一去不复返,引人深思。
🔸🔸🔸🔸🔸🔸🔸🔸🔸
2张维军作品
☘️《 后 园 》
一块荒芜的土地
经过人与牛的共同努力
菜长出来了,草也长出来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人吃菜,牛吃草
2024-10-31
❊ ❊ ❊ ❊ ❊ ❊
🌹【吉特赏析】
《后园》通过“人与牛的共同努力”,荒芜的土地变得生机勃勃,菜与草同时生长,既展现了劳动的价值,也体现了生态的多样性。诗句“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份成果的喜悦与满足。结尾“人吃菜,牛吃草”更是巧妙地平衡了人类需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画面温馨而富有哲理。
🔸🔸🔸🔸🔸🔸🔸🔸🔸
🔸🔸🔸🔸🔸🔸🔸🔸🔸
3张维军作品
☘️《 那年七夕 》
为了等一轮旧月亮
我在河边
坐了大半个夜晚
月都没有出来
回来的时候
我看见
只有你家关闭的窗户
还在透出灯光
2024-10-31
❊ ❊ ❊ ❊ ❊ ❊
🌹【吉特赏析】
《那年七夕》诗人以等待旧月亮为喻,表达了对过往或某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细腻且含蓄。河边长坐至深夜,月未出,暗示了期待落空,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归途中,唯你家窗灯犹亮,成为全诗的情感焦点,既是对孤独守候的慰藉,也暗含了对那份温暖与希望的执着追求。意境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
4张维军作品
☘️《 虚 无 》
车上,鸡笼叠着鸡笼
笼子里关着很多的鸡
车渐行渐远
我看不见鸡了
我看不见鸡笼了
我看不见车了
佛说,四大皆空
此刻我看见的,原来也是
人间的一场虚无
2024-10-31
❊ ❊ ❊ ❊ ❊ ❊
🌹【吉特赏析】
《虚无》诗中“鸡笼叠着鸡笼,笼子里关着很多的鸡”,场景具体而生动,随后通过“看不见”的递进,逐渐导向一种超脱现实的空无感。结尾引入佛家“四大皆空”的思想,将前文具象的画面升华为对人间虚无的感悟。以日常之景寓哲理之思,引人深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存在与虚无的独特理解。
🔸🔸🔸🔸🔸🔸🔸🔸🔸
🔸🔸🔸🔸🔸🔸🔸🔸🔸
5张维军作品
☘️《 回头草 》
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其实好牛也不吃
好羊也不吃
但是,如果前方没草了呢
你猜——
2024-11-01
❊ ❊ ❊ ❊ ❊ ❊
🌹【吉特赏析】
《回头草》以幽默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探讨了“好马不吃回头草”的传统观念。作者巧妙地将其扩展到“好牛也不吃,好羊也不吃”,增强了表达的普遍性。随后,以一个设问句“但是,如果前方没草了呢”,巧妙地提出了反问,引导读者思考:在绝境或选择有限时,是否应固守旧有的原则?此诗虽简短,却富含深意,既是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也是对灵活变通智慧的认可,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
6张维军作品
☘️《 三个女人 》
只为,显得与群不同
口渴了的三个女人
去小店买水
一个买了苏打水
一个买了娃哈哈
一个买了农夫山泉
2024-11-01
❊ ❊ ❊ ❊ ❊ ❊
🌹【吉特赏析】
《三个女人》描绘了三位女性在购买饮料时的不同选择,旨在通过这一日常细节展现个体间的差异与独特性。诗歌以“只为,显得与群不同”开篇,设定了全篇的主题基调,即个体的独立性与差异性。随后,通过三个女人分别选择苏打水、娃哈哈、农夫山泉这一细节,巧妙地传达了这种差异。作品富有深意,引人思考个体在社会中的自我表达与选择。
🔸🔸🔸🔸🔸🔸🔸🔸🔸
🔸🔸🔸🔸🔸🔸🔸🔸🔸
7张维军作品
☘️《 爱 情 》
她对他说
你真坏
他说
坏就坏
后来我才发觉
她和他
都是骗子
2024-10-25
❊ ❊ ❊ ❊ ❊ ❊
🌹【吉特赏析】
《爱情》以极简的对话勾勒出复杂微妙的情感关系。通过“她”与“他”之间的简短互动,展现了爱情中可能存在的俏皮与默契,同时也隐含着对真诚与欺骗的反思。诗句“后来我才发觉/她和他/都是骗子”的转折,出人意料,引人深思,让人质疑爱情中的真实与表象。作品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是对爱情复杂性的独特诠释。
🔸🔸🔸🔸🔸🔸🔸🔸🔸
8张维军作品
☘️《 蚂 蚁 》
大蚂蚁
小蚂蚁
白蚂蚁
黑蚂蚁
大地上的蚂蚁
佛头上的蚂蚁
热锅上的
蚂蚁……
2024-10-27
❊ ❊ ❊ ❊ ❊ ❊
🌹【吉特赏析】
《蚂蚁》通过“大蚂蚁/小蚂蚁”、“白蚂蚁/黑蚂蚁”的对比,勾勒出蚂蚁的形态与颜色差异;而“大地上的蚂蚁/佛头上的蚂蚁”则拓宽了视角,引入哲思。最后一句“热锅上的蚂蚁”,以熟知的俗语,形象地描绘了蚂蚁的困境,引人深思。作品富有张力,既有对自然生命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生存状态的深刻隐喻,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
🔸🔸🔸🔸🔸🔸🔸🔸🔸
🔸🔸🔸🔸🔸🔸🔸🔸🔸
9张维军作品
☘️《 穷人,萝卜或其他 》
她说
猪蹄炖萝卜
好吃
萝卜炖猪蹄
也好吃
他说
他没有猪蹄
只有萝卜
2024-10-28
❊ ❊ ❊ ❊ ❊ ❊
🌹【吉特赏析】
《穷人,萝卜或其他》以简洁的对话形式,展现了生活的朴素哲理与贫富差距的微妙反映。作品通过“猪蹄炖萝卜”与“萝卜炖猪蹄”的颠倒顺序,传达出食物搭配虽变,美味不减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隐含着对物质条件有限的无奈。男性的回应“他没有猪蹄,只有萝卜”,直接点出了物质匮乏的现状,与女性的乐观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
10张维军作品
☘️《 遛狗的女人 》
一个身穿白裙的女人
牵着一只雪纳瑞
在秋风中遛
像两朵洁白的云
在移动
有时,雪纳瑞走在她后面
有时,雪纳瑞走在她前面
2024-10-28
❊ ❊ ❊ ❊ ❊ ❊
🌹【吉特赏析】
《遛狗的女人》诗中“白裙的女人”与“雪纳瑞”相映成趣,比作“两朵洁白的云”,形象地传达了场景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走在她后面”与“走在她前面”的细节,展现了人与宠物间自然互动,富有生活情趣。作品意境悠远,情感细腻,虽短却意蕴悠长,让人感受到秋日遛狗的惬意与人与动物间的温情,是一幅动人的生活小景。
🔸🔸🔸🔸🔸🔸🔸🔸🔸
🔸🔸🔸🔸🔸🔸🔸🔸🔸
11张维军作品
☘️《 买水果 》
家中水果吃完了
我和妻
就去了超市
想买一些桔子和苹果
桔子是买了的
而苹果
因妻突然改变了主意
换成了梨
2024-10-28
❊ ❊ ❊ ❊ ❊ ❊
🌹【吉特赏析】
《买水果》通过家庭生活的细节展现平凡中的温馨。诗人巧妙地利用“苹果换成梨”这一小插曲,为日常生活场景增添了一丝意外与趣味,同时也隐含了生活中的选择与变化。虽然内容简短,但情感真挚,展现了家庭和睦与生活的随机之美。
🔸🔸🔸🔸🔸🔸🔸🔸🔸
12张维军作品
☘️《 办公楼 》
常听人说
公安局,要修得雄伟霸气
检察院,要修得雄伟霸气
法院,也要修得雄伟霸气
至于其它的办公楼
没听人说过
2024-10-29
❊ ❊ ❊ ❊ ❊ ❊
🌹【吉特赏析】
《办公楼》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对特定机构的办公楼建设观念进行了讽刺。作者通过反复强调“雄伟霸气”的修建标准,揭示了某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风气,对比“其它的办公楼”未被提及,暗示了这种标准并非普遍适用,体现了社会对于权力机构建筑形象的刻板印象与过度关注。针砭时弊,引人深思,是对当下建筑文化与权力象征的一种批判性反思。
🔸🔸🔸🔸🔸🔸🔸🔸🔸
🔸🔸🔸🔸🔸🔸🔸🔸🔸
13张维军作品
☘️《 谁也没有料到 》
谁也没有料到
老天,会突然爆出
一声惊雷
使得一场美丽的爱情
吓了一跳
一场巫山云雨
就这样戛然而止
性趣全无
2024-10-30
❊ ❊ ❊ ❊ ❊ ❊
🌹【吉特赏析】
《谁也没有料到》以出其不意的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惊雷与爱情的突变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戏剧性的转折。通过“一声惊雷”瞬间打破“一场美丽的爱情”的宁静,用“巫山云雨”的典故暗示性爱的美好被突兀打断,显得“性趣全无”,既体现了情感的细腻,又富有幽默感。
🔸🔸🔸🔸🔸🔸🔸🔸🔸
14张维军作品
☘️《 是 我 》
我举起三根手指
敲了一下门
一小会儿,门内
传来一个人的声音
是谁啊
我说,是我
之后,紧闭的门
便吱嘎一声
被一个人从里面
打开了
2024-10-30
❊ ❊ ❊ ❊ ❊ ❊
🌹【吉特赏析】
《是我》勾勒了一幅日常而又富有意境的画面。通过“举起三根手指敲了一下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对话“是谁啊/我说,是我”质朴无华,却饱含深情与期待。门的“吱嘎一声”被赋予了开启情感交流的象征意义,从紧闭到开启,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转换,也是心灵距离的拉近。
🔸🔸🔸🔸🔸🔸🔸🔸🔸
🔸🔸🔸🔸🔸🔸🔸🔸🔸
15张维军作品
☘️《 秋天的声音 》
秋天里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
他充耳不闻
秋夜里的
吱嘎吱嗄的响声
他充耳不闻
甚至,蚂蚁们
抬着阳光吼出的号子
他还是充耳不闻
(他天生是个聋子
我们不能强求
他是听不见声音的)
神说
其实,这世间
静,也是一种声音
2024-10-30
❊ ❊ ❊ ❊ ❊ ❊
🌹【吉特赏析】
《秋天的声音》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听觉与内心的关系。诗人通过列举秋天的多种声音,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及秋夜的吱嘎声,反衬出一个“充耳不闻”的形象,最后揭示其天生耳聋,引人深思。蚂蚁抬阳光的想象富有创意,增添了诗歌的趣味与深意。结尾处的“静,也是一种声音”,是对主题的点睛之笔,传递出深刻的哲理,即静默亦是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
🔸🔸🔸🔸🔸🔸🔸🔸🔸
16张维军作品
☘️《 同学聚会 》
那天
你穿一件粉红的风衣
从远方
风尘仆仆的赶过来
好久不见了
你还是
之前那副
桀骜不驯的样子
你看你
屁股都还没坐下来
就大声嚷嚷
来,干两杯
我说,你个小蹄子
是不是饿死鬼投胎的啊
就不怕
我把你灌醉
2024-10-30
❊ ❊ ❊ ❊ ❊ ❊
🌹【吉特赏析】
《同学聚会》描绘了重逢的温馨与欢乐。粉红风衣作为视觉亮点,增添了场景的生动性。人物性格鲜明,尤其是“桀骜不驯”与“大声嚷嚷”的细节,活灵活现地展现了老友重逢的热烈氛围。对话风趣,如“饿死鬼投胎”、“灌醉”等,增添了幽默感。作品场景描绘与人物刻画相得益彰,虽简短却富有生活气息,令人回味。
🔸🔸🔸🔸🔸🔸🔸🔸🔸
🔸🔸🔸🔸🔸🔸🔸🔸🔸
17张维军作品
☘️《 一个抽烟的女人 》
在我印象中
抽烟的女人都是优雅的
她们抽细支的烟
薄荷味
昨天我碰见这样一个女人
抽烟的样子并不优雅
很凶
有人递给她粗烟也抽
有人递给她雪茄,也抽
(也许她有什么不顺的心事吧)
只见她,忧郁着
一支接一支的大口地抽着烟
也没吐烟圈
也不吐烟棍
2024-10-30
❊ ❊ ❊ ❊ ❊ ❊
🌹【吉特赏析】
《一个抽烟的女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抽烟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前半部分构建了一个优雅抽烟女性的刻板印象,而后半部分则通过遇见的一个抽烟粗犷、不挑烟种的女人,打破了这一印象。这种对比手法巧妙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诗人还通过猜测女人可能遭遇的不顺,增添了文本的同情与深度。作品富有张力,引人深思。
🔸🔸🔸🔸🔸🔸🔸🔸🔸
18张维军作品
☘️《 菩萨真多 》
何小竹写了石经寺
伊沙写了归元禅寺
吴晨俊写了兴福寺
彭先春写了三圣寺
芦哲峰写了慈云寺
王有尾写了石佛寺
小亮写了拉卜楞寺
王小拧写了灵隐寺
蔡仙写了南普陀寺
……
我,写了高岩寺
2024-10-30
❊ ❊ ❊ ❊ ❊ ❊
🌹【吉特赏析】
《菩萨真多》以列表形式展现了多位作者对各自所写寺庙的记录,这种写作手法独特,简洁明了地列出了不同作者与不同寺庙的对应关系,形成了一种集体性的文化巡礼。通过列举,作品巧妙地构建了一种文学地理的图景,让人感受到中国佛教寺庙文化的博大精深。作者将自己写入其中,虽仅提及“我,写了高岩寺”,却留给人无限遐想,激发读者对高岩寺及文中其他寺庙的兴趣与向往。
🔸🔸🔸🔸🔸🔸🔸🔸🔸
🔸🔸🔸🔸🔸🔸🔸🔸🔸
19张维军作品
☘️《 字面意思 》
从前,我以为
试管婴儿
是在试管里
培育婴儿
后来才知道
试管
是用来装精子和
卵子的
2024-10-30
❊ ❊ ❊ ❊ ❊ ❊
🌹【吉特赏析】
《字面意思》这首诗揭示了常见误解与事实之间的有趣差异。作者通过对“试管婴儿”这一现代科技名词的字面解读,展现了孩童或初识者对世界的好奇与纯真。诗作寓意深刻,既是对知识探索精神的肯定,也是对传统认知挑战的体现。语言质朴无华,却引人会心一笑,同时启发读者思考字面与实际之间的差异,以及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性。
🔸🔸🔸🔸🔸🔸🔸🔸🔸
20张维军作品
☘️《 残 局 》
残局其实都是和局
街边摆残局的人心里最清楚
但走成和局摆局人也得算输
为此,很多人都去挑战过
但无论是走红棋,还是黑棋
挑战者们都从来没赢过
那天来了一个老者
刚走了几步,摆残局的人
就从兜里掏出了香烟
恭恭敬敬的给老者递过去……挑战
戛然而止
——人生如棋啊!人间是棋盘
我们都是棋子,都在局中
❊ ❊ ❊ ❊ ❊ ❊
🌹【吉特赏析】
作者通过描写街边的残局博弈,暗示了人生如棋局的道理。残局看似和局,实则挑战失败者众多,而老者的出现更是凸显了世事的微妙。作品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