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寄深情
李 庆 和
西风渐烈,寒气渐升。五谷入仓,虫蛇蛰洞。枫叶已染岗,黄菊依峥嵘。候鸟群群南迁,喜鹊纷纷经营。天体运转,岁月匆匆。暮秋即将谢幕,初冬悄悄相迎。呜呼,叹一声,即将入冬;赞一声,人间温情。
寒衣节来临,送寒衣盛行。寒衣节,起源于周朝,民间流行;送寒衣,盛行于宋朝,时间固定。因塞北大漠,天气渐冷,戍边的将士,服役的亲人,望断南飞雁,乡愁重重;叹中原南岭,霜打叶红,故里的父母,家中的发妻,翘首北望,思念浓浓。千里跋涉,寒衣相送。哀夫,孟姜女千里送寒衣,泪水哭倒长城。
文明在发展,文化在扩充。中华民族,注重孝敬。天气临冬,人们加衣御风;生活渐好,人们没忘亡灵。于是乎,烛火袅袅,坟前祭宗;青烟缕缕,路口火红。自大江南北,至黄河上下,无处不上供;远在城镇游子,近住民间百姓,无人不跟风。嗟夫,淳朴的父老大众,就是这样痴情。
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列,称为三大“鬼节”,在民间十分流行。寄托哀思,感恩永远记心中;敬重祖先,中华文化被推祟。我们应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我们应注意节俭,优良作风传承。呜呼,捣衣明月下,暮秋夜晚静。追思燃纸香,万民寄深情。
二0二四年十一月一日(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