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村群山环抱,自然景观丰富多彩。连绵起伏的山脉,就像是大地母亲的怀抱,温柔地呵护着这个小小的山村。这里分布着多种多样的奇型怪石,其中伏虎石是突岀的代表之一,它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龟山村西部的“百二阶崎”的崎顶有座小小的“土地宫庙”,每当过年过节、土地公生日或自家里有添丁进财村民都一定要带着“生礼”等贡品来这里烧金放炮答谢土地公祈求平安发财;不时有善男信女前来燃香、点烛、烧金纸,祭拜土地公祈求平安。在土地公庙后有一块石如卧虎被山神土地降伏,故名“伏虎石”。它的故事融合了人们战胜自然灾害、欣赏天然奇观与民间传说,使其更具神秘色彩和吸引力。
100年前,龟山这个地方的百姓过着富足美好生活,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只恶虎岀现,开始祸害百姓和牲畜。百姓们人心惶惶,于是就提议,在地势较高能看到四周的土地公庙后面的大石上,轮流值班看守老虎是否出没,如有老虎出现,就立即打锣打鼓通知村民提防自家安全。自从在这块石头顶上值班,就永远没有发现老虎出现。从此,村民恢复了平静,人们猜想或许是山神土地降伏派来这块石头,来镇压老虎的出入。出于这个缘固,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为伏虎石。
时间再过几十年,伏虎石与老虎的关系又重新演择着珍珍有味的龟山民众在内厝山熏虎的故事。七、八十年前,惠安西部山区到晋江边缘,草木茂盛,水源充裕,是老虎生长繁育的乐园。但是这里每到秋季,农民都要烧山。于是每逢这个时候,老虎就要往东部滨海山地迁移,寻找新的生活场地。于是龟山这里的洞穴,就成了秋冬老虎的新居。老虎一来,这里的三乡五里,就不得安宁。
龟山村庄,村前村后山峦重叠,距离内厝虎穴很近。秋冬之夜,老虎光顾村中民宅,时有发生。村民立刻想100年前发生在伏虎石值班看守老虎的故事,于是仿效当时在伏虎石轮流看守。有一天傍晚看到老虎跑进对面内厝山虎穴洞里,于发动全村把事前准备好的柴草堆放在洞口,留心观察其动静,带着武器在洞口熏虎。村民先用大石封死洞口两端,留一端开一小口,用木柴在入口处烧,再用鼓风机鼓气加大火力和烟雾,就这样把洞里的一头猛虎活活熏死了。参加熏虎的龟山村民剥下虎皮,割下虎肉每人分一份,其它的到周边各村去卖,那个年代,卖的收入算是丰厚,打虎就是为民除害。村里有吃过虎肉的人身体都强壮长寿,我太妶就吃到103岁,90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
龟山伏虎石不仅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更是一处自然景观,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见证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伏虎石还成为了当地的一张独特名片,是发展乡村旅游一个很好的景点,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曾耀聪,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惠安曾子文化研究会副秘长,惠安县第十八届人代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