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之上
——读丝路行吟诗人王芳闻组诗之《金字塔畅想》
文/老悟
王芳闻是来自大长安的丝路行吟诗人,她携几位陕西诗人,一路高歌,去拜谒闻名于世的埃及金字塔,感而有吟,写出一首《金字塔畅想》(组诗)。在她的笔下,金字塔不仅仅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更是连接古今、跨越时空的神秘桥梁。这组诗《金字塔畅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引领读者踏上了一场心灵的朝圣之旅,让我们在光芒之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交融。
开篇“站在金字塔尖”,诗人便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姿态,将自己置身于世界之巅。太阳神伸出的万道金芒,不仅照亮了金字塔,更抚摸了诗人的肌肤,仿佛将古老的力量注入她的血脉之中。这种对光芒的直接描绘,不仅展现了金字塔作为太阳崇拜的象征意义,也寓意着诗人内心对于光明与智慧的渴望。
“血管里有光芒在奔流,骨骼里亦生长出光芒”,诗人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光芒在她体内的涌动与生长,这是一种精神的觉醒与升华。而“指尖上流淌着光芒划出的每一个中国字都带着光芒”,则巧妙地将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性。
荷马的引入,为这组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诗人想象荷马也曾站在金字塔尖,接受太阳神的智慧之光,用竖琴弹出金色的音符,开启了欧洲文明的长河。这一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尊重与敬仰,也暗示了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
“我的祖先,曾射落八颗太阳,留下这一颗照耀伊甸园,和生长《诗经》的沣河。”这一句诗,将读者的思绪从遥远的埃及拉回华夏大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诗人带着神赐的光眼,跨越丝路雄山大水,穿越四千年文明,实现了自我与历史的对话与融合。
结尾处,“从此,昼夜再无黑白之分,或明或灭的生命里,再无一丝黑暗。”诗人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光明的坚定信仰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她的笔下,金字塔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照亮人类前行道路的光芒之源。
综上所述,《金字塔畅想》这组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连接东西方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神秘与壮丽,更能体会到诗人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切关怀与美好愿景。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文化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