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住了阿胶街78号
徐桂兰
“万户喜鹊吉祥地,千年阿胶福寿乡”,说的就是坐落在黄河之滨东阿县城。金秋时节,我和老伴有幸走进了这座小城,参观了坐落在山东东阿县阿胶街78号的东阿阿胶厂。
我们参观完阿胶城以后进入了阿胶厂的厂区。高大的厂房,灰白色的带着水分子几何图形的墙体,在阳光下显得大气恢弘,给人一种美感。不知情者,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工厂的厂房,定会把它当成一座艺术殿堂。 厂房的周边,清澈的湖水中黑白天鹅在嬉水,水中的金鱼欢快地追逐游动。我们好像走进了一座花园。
经接待人员介绍我们得知,东阿阿胶厂由始建于1952年的一个小厂,历经沧桑,已发展壮大。作为央企华润集团麾下的上市公司,职工3700余人,总资产126个亿,品牌价值438.37亿元。2023年营收47.15亿元,净利润11.51亿元。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营销利润,都是国内同行业的大哥大。2024年10月27日,东阿阿胶亮相第二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众所周知,阿胶以驴皮为原料。所以,一进厂区我就急切地想知道,驴皮是怎样变成阿胶的。接待人员的讲解回答了我的疑问:驴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冷却成块就成了阿胶。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繁琐、精细的制作工艺。待取皮的驴要饲养三年,取下的皮要搁置三年才能进入熬制的工序,阿胶制成后要放置三年才能应用到临床、投放到市场。阿胶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古代熬制阿胶是用原始的大铁锅,制作贡品需用金锅、银铲、铜勺,以桑木为烧柴,一切都是手工操作,对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现在,沿袭千年的大铁锅下了岗,熬胶取而代之的是电气化的蒸汽球,又引进了德国的设备,大多数的工艺都是自动化,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在整条生产线上,我们只看到有少数几位工人师傅在操控。
用驴皮制阿胶,也是有讲究的。驴属于马科驴属,种类很多,黑驴(从头到腿没有一根儿白毛和灰毛)、白驴、杂毛驴、外国驴。东阿阿胶厂自己在国内外建有几十个养驴基地,黑驴存栏几万头。那里的驴在吃饱草料之后,还有欣赏音乐、享受按摩的优厚待遇。这样养出的驴身上的皮熬出的胶肯定都是上品,阿胶的珍品(九朝贡胶)就出自黑驴皮脊背的那一条皮。在包装生产线的走廊上,我们闻到了淡淡的焦香味儿,引发了我们的品尝欲望。
移步前行,在一尘不染的长廊一侧,我们看到了不堪入目、令人作呕的一幕——那是质量监督部门张贴的打假图片。图片中都是一些厂家熬制阿胶的原材料,有破皮鞋、旧皮带、骨头、碎皮边角料,还有马皮、猪皮、狗皮、猫皮、耗子皮。最奇葩的是猫爪子也亮相其中。看到这些,同行的人们发出了一阵唏嘘声,有的怀疑自己以前买到的阿胶是假货,有了反胃的感觉。
在东阿阿胶厂的储存库房,看到买主存放的和待发出的大量的阿胶产品。由此我们明白了这个厂盈利11.51个亿并不是空穴来风。
传承近 3000 年的滋补类名贵中药材阿胶,被《神农本草经》列滋补上品,《本草纲目》称其为补血圣药。阿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水解后可产生人类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赖氨酸、甘 氨酸、谷氨酸等。药典上记载阿胶 “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补血滋阴,润燥, 止血。《伤寒论》《医门法律》《圣惠方》 《名医别录》《食疗本草》等载有阿胶可适用于血虚萎黄,肌萎无力,虚风内动,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阿胶不仅是妇科良药,以海龙胶口服液和龟鹿二仙口服液为依托,东阿阿胶厂为男科领域研发了健脑补肾口服液、健脑补肾丸等产品,温肾益精,用于久病肾虚,腰膝酸软,遗精阳痿,健忘失眠,治疗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膝酸软,神经衰弱,在男科保健上独领风骚。
东阿阿胶厂造福于民,除了生产红标和金标等高端产品,还开拓了健康保健领域,依托“阿胶+”和“+阿胶”两大品牌战略,生产出老百姓能买的起的“东阿阿胶牌”阿胶粉、阿胶红枣芝麻丸、即食燕窝、桃花姬阿胶糕等新产品,拓展了阿胶服用群体。从
东阿阿胶作为滋补国宝,也曾多次被我国领导人馈赠一些国家的首脑政要,为我们的国家赢得了赞誉。
我们这些参观者了解了这些后,既为东阿阿胶厂的发展壮大而庆贺,也为能一睹东阿阿胶厂的芳容而兴奋。跃跃欲试,多有不买不归的冲动。但又都互相提醒,以后不管在哪里买阿胶产品,一定要记住:产品要出自山东省东阿县阿胶街78号。
此后,东阿县阿胶街78号,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作者简介:
姓名 徐桂兰,笔名 怀父,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心灵放歌》(团结出版社)。曾有通讯、散文、诗歌、小说发表在多种报刊上,有作品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