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寒雨凄凄,又到老家的家人们给祖宗送寒衣的时分。
今年很怪,十一月初一,恰好是阴历十月初一。
阴历十月被称为寒月。冬季有三个月,分称寒冬腊月,所以寒月为冬季之首月。
天冷了,就要准备过冬衣服了。古称之"授衣"。《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句。后来人们觉得九月授衣有些早,遂改为寒月。
中国人法天敬祖,事死如生。意念中逝去的亲人会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会像阳世一样生活,一样的衣食住行,一样的四季轮替。因此在寒月来临,"授衣"时,也不能忘了祖宗。寒月初一给逝去祖先"授衣",是为寒衣节。
按通行的冥司传说,人死后即行于黄泉路,望乡台上回望家乡,奈何桥上喝孟婆汤,五道轮回投胎转世。是以祖先已离了那个世界。因此,送寒衣和过清明一样,是活人的节日,清明节踏青迎春,寒衣节授衣迎冬。同时进行祭祀,以示不忘祖宗,追远怀恩之意。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
同样,祭亲,如亲在。
在乡者,坟前祭祀。
离乡者,十字路口祭祀。
送寒衣,形式罢了。
寒衣节前两日晚上,梦见了母亲和姐姐。清晨和妻说起,寒衣节快到了。
于是又记起了过往的一切。
呜呼,早已逝去的那些亲人们,虽然平时不再记起,其实还活着,活在我们的心里。冥冥中自有感应,总会在特定的时节想起。
只要子孙没忘了祖宗,法祖前行,那祖宗就活在后人身上,永远都没有远去。
看同窗照片遥忆故乡送寒衣
秦山万里暮云归,
塬上荻花风乱吹。
遥望冢坟烟火起,
家家户户送寒衣。
西风吹落叶,
夜雨透窗寒。
先人念去远,
遥望北云天。
寒衣时节雨凄迷,
树上晨鸟语离离。
故乡远在千里外,
更兼黄叶处处飞。
(2017)
南山雪己落,
故园未开梅。
双亲久己去,
今日授寒衣。
(2018)
离乡廿余载,
江南半百身。
寒节前夕梦,
又见泉下人。
平生寄浮梦,
过往皆烟云。
一旦双亲去,
何方觅吾根?
离别双亲后,
冷暖吾自知。
平时不思量,
未至思量时。
(2020)
昨日寒衣节
江边杨柳望依依,
十月又来人未归。
闻道家乡今已雪,
不知何处送寒衣。
会稽终南千里望,
双亲远去己忘哀。
一岁寒衣节又至,
故乡昨夜入梦来。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