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湟源朋友——马玉春
原创/ 阿冰哥 (江苏)
2024年11月01日
从湟源回来,一直念念不忘那遥远的地方——美丽的青海。
岁月是一杯酒,越久弥香,常常惦记生活在湟水河边淳朴善良的人们。
去湟源支教一年半,在雪域高原雪豹之乡,有幸认识了很多朋友和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鼓励和支持,马玉春书记印象尤深。
2022年8月25日,在湟源县政府组织的六合区支教老师送岗会议上,第一次和马玉春书记见面,他个子不高,穿一件敞开的灰色外套,撸起了袖子,乌黑浓密的头发,面容洁白,是一位和蔼宽厚的读书人。
第一次握手,马玉春很客气,脸上总是淡淡而真诚的笑:“欢迎你啊,周校,来到我们这,条件艰苦,辛苦啦。”
我们是六合区“组团式”帮扶湟源县第一中学,我任校长,湟源县政府组织部任命马玉春为党支部书记,他原来是哈城学校校长,我们同一天到一中报到。
我们支教老师私下里说,马书记一定是一个很好有能力的人,不然教育局不会安排他配合我们。
陌生的教育环境,初到湟源的我,怕不能胜任,总是有点惶恐。
因为疫情管控,2022年秋季都是线上教学,我见不到学生和老师。每日学校各种事务和各级检查,事务繁多,还好一中有一个非常好的行政团队,我有了一个知心的搭档,谦逊的马玉春书记。
马书记一说话就笑,没有领导的架子,最初教育局开会的时候,我和马书记总是一道去,因为教育局布置工作,我听不懂湟源话,马书记是最好的翻译,还能给我更多的解释,让我熟悉湟源。后来局领导体恤我,要求以后开会都要讲普通话。
湟源人谦逊,马书记也是,非常坦诚,没把我当外人。每次去办公室找他,无论多忙,他总会站起来和我交流,让我心生敬意和不安。
一中事务多,很多时候,我们一起探讨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巡视校园,落实工作的时候,他总是想在前,有困难常主动解决,从不推卸责任,给我很多包容 。
有些事,马书记和孟校总是第一时间和老师交流协商,然后落实。遇到一些困难,马书记先和教育局领导沟通汇报,让我感激。
教师节的那天上午,阳光正好,我和马书记站在校门口,挂上庆祝教师节的横幅后,给马书记照了一张照片,然后当了一回老师,笑着告诉他如何照人像,他总是呵呵一笑,说自己照不好,其实我也一样,记录美好。
细看照片,往事如在眼前,却又是那么遥不可及,时光不再。
疫情半年,一中的老师按照教育局的安排,都要轮流到疫情一线负责信息采集工作,他们住在宾馆,照顾不到家人,很辛苦。有的老师身体实在坚持不了,还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总有许多让人感动。
马书记不止一次对我说要去疫情一线,无奈学校工作太多,也离不开。
支教老师其实很孤独,尤其是休息日,见不到家人,出行又不方便,湟源人常可以聚在一起浪山浪水浪河滩。
我喜欢大山,雄浑而绵延不绝的大山,静默无语,一直是我的向往,可以忘我解忧。
我想去山里,休息的时候,马书记常开着车,带我去刘家台,看秋日梯田上金黄的青稞;大雪漫山,马书记带我去北极垭口,看水墨雪,听牧民的犬吠;假日家人来青海,带我们去天空之境。
湟源的美,应该在华石山,每次登上高山,举目远望,心胸辽阔,震撼之余总不忍心离去。
南方人喜欢高山草原,无垠辽阔;西北人喜欢人文历史,烟雨江南。
马书记是湟源最让我感激铭记的人,给了我很多帮助。
马书记老家在日月山,是藏族,心善。我在帮助家境困难孩子的时候,他没有袖手旁观,常和我一起去家访,拿出钱和我一道帮助孩子,一再叮嘱我不要说,为人低调。
2024年1月,我支教期满回到南京,一中的担子落在马书记身上,很多事要解决落实,一定很疲惫。
今年春上,马书记告诉我,一中的师生要来南京研学,每日的惦记又能和马书记见面,还有不忘的师生,是一件多么让人愉快的事。秋日,已经读高二的孩子们来南京游学,我又见到了一群一中毕业的孩子。
你们,是我故乡的人。
国庆节前,听到消息,马书记工作有了变动,去波航中心校任校长,忽然之间心里有了很多失落。
教师节的时候,一些孩子给我发来祝福,有的孩子还和我分享他们的高中学习生活,很温暖。
一中有很多优秀的老师,让人惦记。孟校退休了,方书记去了职校,陈主任去了申中,赵主任去了高级中学,马晓艳去了二中,还有李主任和郭主任身体可好……
杳杳千里,和马书记去玉树泽库看望支教的白主任、朱主任、马老师和任老师,我知道你们不易,道一声辛苦。
离开一中不到一年,一中进了好多新的老师,一些老教师告别了讲坛。
一中风景依旧在,只是故人别。
依然记得我最后离开湟源的那天早晨,马书记去宿舍送我,还有几位家长和学生,挥手告别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天下了雪,很冷,也很暖。
一中于我最美的记忆,一定是马书记和那些善良的人们。
阅读 2785
修改于2024年11月01日
(本文选自:语文老爷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