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定标
列车又过梅花山,放眼望,山下石群形似梅花,让人浮想联翩在这油菜花盛开的金黄季节。
想起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些年,时常上山走望,工作之余想地名,梅花山上梅花石,是石不是花,梦想她也鲜花绽放。
梦想成真,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梅花山上种梅花,且越冷她越开花。
在梅花山铁路的各单位里,贵阳电务段梅花山车间的职工相对年轻。人年轻,心向往,车间生活小院里便种下了好几株黄梅树,大家们都希望她早日绽放光彩。
心想事成,二零一八年元月九日晚,气温骤降,猜想寒花绽放之余,更牵挂梅花山上的职工同志们。
那个时候,单位管辖贵州境内的车间里,梅花山车间最为艰苦,特别是冰天雪地里的梅花山。
虽牵挂高寒下的职工,可职工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却很高,这与企业文化之精神激励的作用分不开。
梅花山气温骤降,在岗值班的夜晚我睡不着觉了,约有所思后便有感而发。
——闻梅花山气温骤降,悉同志们斗志昂扬,发心中感慨在此,赞我电务人伟大。
《梅花山上铁路人》:梅花山上开“梅花”,越冷越开花,天寒地冻他不怕,迎送铁龙啊跑天涯。看那“红黄绿”艳美,铁路工人抒豪情,傲然挺立喜迎春,献身高原啊更伟大。
气温回升,上山慰问,黄梅映红笑脸,
“红配黄喜洋洋”,大家留影在黄梅树花下。
走进职工书屋,一束“黄梅画作”特别耀眼,并情不自禁抒发:
《赏梅赋》桀骜独放花一束,红黄粉彩梅花图,黄彩腊梅心激励,醉美高原花飞舞。迎春花开乌蒙上,情景写意心傲骨,高山之巅美盛开,翘盼春来万物苏。啊!一枝独秀,黄彩梅艳,触景生情,我爱梅图。
配曲一唱,皆大欢喜,并记忆犹新。
退休的后来,我有幸走进了“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看会长的名字,顿时觉得无巧不成书。黄会长也觉得是机缘巧合,还将其间不妥之处改得更接近于自然。
列出继续前行,往事心头上,并情不自禁又哼唱起了“赏梅赋”,引得在座几人点赞,心中的喜悦感油然而生。
作者简介:罗定标,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全国火车头职工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