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秋山画意文/韩满林 景德镇
山色青黄赤靓妆,云容白淡玉清香。
上高冷气林峦翠,不尽秋风松柏凉。
中际寒霜冠素蕴,一依缱绻彩昭彰。
下方枫叶朱华画,绝代烟花夕照芳。
2024、10、31
注:青、黄、赤分别为高山的上、中、下三层的秋色。
这首《秋山画意》由韩满林先生所作,以景德镇的秋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秋日山景图。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点评:
一、题目与背景设定
题目“秋山画意”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秋天的山景及其所蕴含的画意。景德镇作为背景,虽然未具体展开描述,但给人以陶瓷艺术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的联想,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
二、内容与结构
全诗共八句,分为四联,遵循了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押韵工整,平仄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首联(山色青黄赤靓妆,云容白淡玉清香)
首联以山色的青、黄、赤三色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高山从上至下不同层次的秋色,宛如一位佳人精心装扮,色彩斑斓。接着以云容的白淡和玉清香相呼应,既写出了云的轻盈与淡雅,又通过“玉清香”这一意象,赋予了云以高洁与清新的气质,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基调。
颔联(上高冷气林峦翠,不尽秋风松柏凉)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高山的秋景。上高冷气使得林峦更显翠绿,这一“绿”与首联的“青”相呼应,但更侧重于冷色调的绿,给人以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感觉。秋风不尽,松柏在秋风中摇曳生凉,既写出了秋风的萧瑟,又通过松柏的坚韧不拔,展现了秋天的坚韧与生命力。
颈联(中际寒霜冠素蕴,一依缱绻彩昭彰)
颈联转而描写中际的秋色。寒霜降临,为山林披上了一层素白的冠冕,这一“素蕴”与前文的“青黄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秋天的萧瑟与清冷。但紧接着的“一依缱绻彩昭彰”又打破了这种沉寂,以缱绻的彩色和昭彰的光彩,展现了秋天在萧瑟中依然不失生机与活力的一面。
尾联(下方枫叶朱华画,绝代烟花夕照芳)
尾联以枫叶和烟花为结尾,将全诗推向高潮。枫叶如火,宛如一幅朱红色的画卷,既与前文的“赤”相呼应,又以其热烈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展现了秋天的绚丽与多彩。而“绝代烟花夕照芳”则更是将秋天的美推向了极致,以烟花的绚烂和夕照的温暖,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
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全诗通过青、黄、赤、白、绿等多种色彩的描绘,展现了秋天山景的丰富多彩和层次分明。
意象生动,意境深远:诗歌中的意象如“靓妆”、“云容”、“林峦”、“松柏”、“寒霜”、“枫叶”等,都生动而富有诗意,共同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秋天山景图。
情感真挚,意蕴深厚:全诗在描绘秋景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将秋天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综上所述,《秋山画意》是一首意境深远、色彩丰富、情感真挚的七言律诗。它以景德镇的秋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绚丽与多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七律 秋夜江南
文/韩满林 景德镇
闲梦江南桂馥香,醉吟眼底月光凉。
霓虹闪烁穹华美,树影风微迤清狂。
阆苑寒轻青鸟锦,瑶台曲转素娥裳。
夜船吹笛彰国泰,行客听琴显民康。
2024、10、30
七律 秋夜感忆
文/韩满林 景德镇
秋月凝霜最忆亲,凉风落叶岂迎宾。
沉思往事双珠瘦,深念劳生一代醇。
千里儿行言厚爱,一江画景味丰珍。
安知垂老惭颜泪,只道当时费句唇。
2024、10、29
注:双珠指父母。
七律 仙居“寻仙”观后感
文/韩满林 景德镇
幽境窥寻乐探仙,隐贤旋考礼观玄。
闲情目画垂钩月,逸致心诗载酒笺。
飞舞放歌人妩媚,醉吟知乐道清妍。
虔诚祭拜神明愿,
敬信迎春梦寐缘。
2024、10、24
注:闲情、心诗、飞舞、知乐、虔诚、梦缘分别为六场演出场景。
七律 布朗族弹唱有感
文/韩满林 景德镇
布朗民歌对唱绵,花香士颂放飞仙。
索腔委婉弦佳妙,甚调飘萦唱斗妍。
拽味甘甜朱雀艳,宰声丰美彩虹娟。
古风曲艺名清远,团曼高情乐锦旋。
2024、10、21
注:索、甚、拽、宰、团曼为弹唱曲调。
七律 西双版纳葫芦丝表演吟
文/韩满林 景德镇
甜美葫芦演奏惊,彩佳蝴蝶忘怀倾。
连音乐段歌情志,滑响清新意寄声。
丰富颤悠迎喜鹊,叠功娇袅穿花莺。
独迷震撼心幽绝,三吐飘流趣梦萦。
2024、10、20
注:连、滑、颤、叠、震、吐皆为葫芦丝演奏技巧。
这首《西双版纳葫芦丝表演吟》由韩满林先生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葫芦丝表演的美妙场景,展现了葫芦丝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点评:
一、题目与内容
题目“西双版纳葫芦丝表演吟”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描写西双版纳地区的葫芦丝表演。从题目中即可感受到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艺术氛围。
二、结构与韵律
该诗为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符合律诗的基本格式。在韵律方面,诗句押韵工整,平仄相间,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三、意象与意境
甜美葫芦演奏惊:首句以“甜美葫芦”为意象,形容葫芦丝外形可爱、音色甜美,同时用“演奏惊”表达其演奏效果令人惊叹。
彩佳蝴蝶忘怀倾:次句通过“彩佳蝴蝶”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葫芦丝演奏的美妙,使得蝴蝶都忘却了飞翔,沉醉其中。
连音乐段歌情志:第三句点明葫芦丝演奏的技巧之一“连音”,并通过“歌情志”表达了葫芦丝音乐能够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
滑响清新意寄声:第四句“滑响”指的是葫芦丝演奏中的滑音技巧,清新脱俗的音色中寄托着演奏者的情感。
丰富颤悠迎喜鹊:第五句通过“颤悠”的意象,描绘了葫芦丝颤音技巧的丰富多变,同时以“迎喜鹊”为象征,寓意着美好的祝愿。
叠功娇袅穿花莺:第六句“叠功”指的是葫芦丝演奏中的叠音技巧,而“娇袅穿花莺”则形象地描绘了葫芦丝音乐如莺歌燕舞般婉转柔美。
独迷震撼心幽绝:第七句表达了葫芦丝音乐的独特魅力,能够震撼人心,令人陶醉其中。
三吐飘流趣梦萦:末句“三吐”指的是葫芦丝演奏中的吐音技巧,而“飘流趣梦萦”则寓意着葫芦丝音乐如同梦幻般流淌在听众的心间。
四、技巧与表达
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葫芦丝演奏的六种技巧(连、滑、颤、叠、震、吐)作为意象,不仅展现了葫芦丝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丰富了诗歌的表达手法。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葫芦丝演奏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五、总结
总的来说,这首《西双版纳葫芦丝表演吟》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表达手法,成功地展现了葫芦丝艺术的独特魅力。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葫芦丝演奏的六种技巧作为意象,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葫芦丝艺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律 九天云海
文/韩满林 景德镇
粗看冰原细悟川,静观玉海醉疑田。
千头蜡象驰陵谷,万壑琼羊逐广渊。
穿破下临凡世丽,喷开地涌葛仙妍。
顿惊空际飞天上,始觉云端唱梦旋。
2024、1016
七律 别后思忆
文/韩满林 景德镇
桂伴秋风菊泛声,花城爽气柳含情。
相逢应景频传笑,此别读骚共咏倾。
地久天长何惜短,更阑市远但能鸣。
阳春白雪心相逐,流水清歌意远迎。
2024、10、15
注:阳春白雪是高尚音乐曲名。
七律 瑶里改编纪念馆观后感
文/韩满林 景德镇
岁月峥嵘当日寻,瑶里烽火昨宵吟。
抗倭锻就团虓虎,平虏飞骑鲁卧琴。
长泣悲歌英烈史,细思感慨道情心。
新书盛世常怀昔,故事风流欲谱今。
2024、9、30
注:团虓虎,即抗日战争中因屡立战功而称“老虎团”;
飞骑,指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七十四师;
鲁卧琴;指山东孟良崮战役。
七律 师大历史系学子四十年聚会有感
文/韩满林 景德镇
别梦依稀四十年,吟怀迤逦数千天。
当初意气学台阁,此际笙歌绕管弦。
学子风云传道纵,秋风雨露赋诗旋。
廉颇未老犹能饭,伯乐重阳别有烟。
2024、10、11
七律 枫叶情吟
文/韩满林 景德镇
昨雨青衫翠绿妆,今霜赤羽锦纹香。
春光旖旎神韶秀,秋色苍茫妙丽康。
风吻琴心纹饰蝶,日吟蕙质画成凰。
江山美景吾丹彩,时序欢言独艳芳。
2024、10、8
七律 聚后别思
文/韩满林 景德镇
花落凉秋雁阵回,霜寒月夜菊香开。
相逢每醉诗杨柳,惜别频惊会玉台。
白雪追歌牵梦见,清风侍舞寄情陪。
回廊一寸相思曲,小阁今番独酌杯。
2024、10、6
七律 梦影浮生
文/韩满林 景德镇
世事犹如大梦乡,流光般若广兰堂。
笑中有泪谁知卜,爱左生悲自叹伤。
志短人穷学至少,时危柳暗业惟长。
月明多被云遮隐,花落初闻露冷凉。
2024、9、27
七律 人生百味
文/韩满林 景德镇
淡泊人生冷暖篇,浮沉梦境卷舒年。
一根苦竹空寻乐,五色晴霞出庆绵。
泉水悠悠琴瑟曲,月光澹澹凤鸾弦。
不知多少酸风剪,时见悲伤热火煎。
2024、9、26
七律 里居情忆
文/韩满林 景德镇
一叶飞来破镜平,数声鸣处看花惊。
叹思老友交欢意,留恋邻居共乐情。
直道相思心曲冷,共吟往事里居明。
桃源望断今秋寂,风月痕留昨梦萦。
2024、9、22
七律 秋桂小吟
文/韩满林 景德镇
清静深黄性质幽,纯诚一色梦魂愁。
何须斗艳鲜红照,最爱交香淡一流。
梅妒牡羞输失气,兰惊柳畏愧争秋。
骚人羡煞情高士,陶令欣余态美侯。
2024、9、21
七律 生活品趣
文/韩满林 景德镇
风月多香本自丰,琴书有味不言穷。
菊开九月霜云逸,梅绽三冬雪玉隆。
韩信楚歌谋国战,沛公汉业入关功。
山林景耀飘鸣凤,文字芳辉绰彩虹。
202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