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感怀
寒衣节,为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
另一种说法是,寒衣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人们在这一天会穿上厚重的衣服以御寒保暖,同时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还有说法认为寒衣节起源于道教传统,道教信徒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祈求平安和健康。
七律·寒衣节感怀
一
今日寒衣意幽绵,祭祖追思泪泫然。
风冷墓茔秋草泣,烟弥荒野暮云怜。
深恩未报心犹疚,厚德长怀梦亦牵。
往昔音容虽不见,温情永驻世尘传。
二
秋风萧瑟落叶飞,
他乡未见御寒衣。
无以寄托哀思意,
纸钱权当报春晖。
三
(上平十三元)
秋末寻常祭祖根,焚香覆土拜先魂。
碑前忆在慈祥面,陇外思同勋业恩。
片片寒衣呈显妣,杯杯浊酒伴家尊。
冬来地府多冰冷,送去人间少许温。
四
浣溪沙•寒衣节抒怀
(词林正韵)
烧尽冥财祭祖魂,寻星望月两昆仑。
御寒衣酒敬吾尊。
往事青灯清晓远,浮生白发伴黄昏。
夕阳无限感天恩。
五
藏头诗*寒食飞花
【寒】云黯淡日西斜,
【食】薇难觅旧芳华。
【飞】蓬万里离人苦,
【花】泣荒丘噪暮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