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超朋 朗诵:杨建松

仰云贵之高峻,承武陵之威仪;俯江汉之广袤,揽齐岳之秀丽。接壤桑植龙山,陲卧湘鄂边地。鹤峰东顾,来凤南与;咸丰西邻,恩施北企。蔚蔚然巴楚风韵,滔滔乎贡酉水系。珠山文旅中兴,椒园交通枢驿。晓关长潭,侗寨勾檐斗角;高罗茅坡,苗语口耳承递。椿木高山药库,万寨贡茶故里。李家河三棒鼓,国家级名录非遗;沙道沟彭家寨,吊脚楼蜚声国际。施南土司,秉廪君遗志;乾隆钦赐,传恩德圣意。挥,仙山袅袅烟墨;品,贡水漫漫诗笔。

良辰媚景,山河秀丽。古景今何在[1],幸有诗文寄。珠山晓翠,晨光山色叠叠;贡水文澜,流波幻影澧澧。洞伏双龙,蜿蜒几欲腾飞;峰栖三凤,百鸟争相朝礼。东关飞瀑悬碧落,仙女池清雾迷离;李溪层石飞花令,吕寺晚钟俗尘洗。仙山贡水[2],文旅崛起。八楼六渡十二桥[3],一城一湖一新区[4];且行且乐且觞歌,宜修宜禅宜游憩。凌波戏水,文澜听雨;惹虹弄雾,墨龙赏霓;墨达邀月,钟楼司晨;鸽子花开,翔鹤云起。寨遇仙迪,嚎两嗓阿里阿兹;龙游贡水,沾一身仙雾灵气。游船夜宴,走斝[jiǎ 飞觥gōng浮影错;光影贡秀,灯火阑珊醉梦里。伍家台,皇恩宠赐,一叶动天下;七姊妹,沟壑峥嵘,群峰筑屋脊;狮子关,二库一坝,廊桥逐幽梦;彭家寨,翘角飞檐,干栏誉国际。土鱼河驱车饮马,中武当论道礼佛;清水塘上石桥会,酉水桃源觅知己。茶马古道,庆阳坝凉亭老街;水墨侗乡,野椒园人间清秘。革命老区,红色遗迹[5]。贺帅挥师,湘鄂边根据地,军史扬名;三千英烈,板栗园告大捷,显赫战例。

民族风情,坊间文艺。民间节庆,六月六、女儿会;地方风俗,百家宴、拦门礼。八宝铜铃[6],畅舞以祭祖;薅草锣鼓[7],酣歌舒胸臆。三棒鼓[8],唱乐耍雅俗共赏;喜乐神[9],说唱跳诙谐滑稽;哭嫁歌[10],十姊妹婚俗礼仪;舞花棍[11],莲花落唱跳一体。墨达楼上对山歌[12],禹王阁里唱灯戏[13]。民间绣活[14],针为笔,山花饰鞋垫;宣恩竹编[15],篾作媒,起居皆竹器。武陵龙舟赛,健儿云集;水上运动会,各展佳绩。更喜中秋揽月,七夕桥会;元宵赏灯,端午斋祈。钟灵毓秀,人才济济。张难先[16],耻庐学堂;伍昌臣[17],贡茶典艺。乾善统[18],联英会长;康代裕[19],辛亥首义。杨将军[20],开国大校立功勋;汪古珊[21],国医圣手显大义。全囯劳模冠殊荣[22],中国好人榜样立[23]。

产业恢弘,绿色经济。两品一标[24]三产业[25],振兴文旅;八山一水一分田,生态旖旎。天赐贡乡,资源富集;四贡贤聚,茶腿果米[26]。水源广饶,天然氧吧;矿产丰裕,富硒宝地。贡水推豆腐,仙山烤活鱼;稻里贡茶香,柚闻梨花戏。大派火腿,声名海内外;张关合渣,盛誉城乡里。高质量特色发展,四化同步[27];放管服优化营商,星创天地[28]。七大主导[29],相辅而成;三区三线[30],同筹共济。

浪漫宣恩,蓄势崛起。远者来,欣然赞首;近者悦,幸福洋溢。宣创十条[31],示范区合作共赢[32];市民公约,十个一文明有礼。贡水计划[33],别具一格育人才;景城共建,提振文旅兴经济。全民撸袖,未来可期;四敢精神[34],所向披靡。摩拳擦掌欲作为,踔厉发扬;乘龙御风正腾飞,再创佳绩。

注释:
[1] 古景:珠山晓翠描绘了珠山的清晨美景,山色在晨光中显得更加翠绿;贡水文澜是对贡水河流水波光粼粼景象的赞美;洞伏双龙指的是某个山洞中双龙蜿蜒的景象,现已淹没;峰栖三凤形象地描述了三座山峰如同三只凤凰栖息的壮观景象;仙女池清描绘了仙女池清澈见底的美丽;东关飞瀑展现了珠山镇东关瀑布的壮丽;李溪层石描述了高罗李溪边层叠的石头景观;吕寺晚钟则是对祖师庙晚钟声声的描绘,增添了古朴的氛围,现已不在。这些景点是清朝时期浙江平湖人张金澜在任宣恩知县时所作的竹枝词八首中所描述的,生动展现了宣恩的自然美景和文化特色。
[2] 仙山贡水:2019年10月荣获“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奖”;2021年10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贡水河为主轴,串联起清波红妆、豆香留院、筑巢衔梦、湿地芳菲、晨钟暮鼓、施南遗韵、文澜听风、问渠如贡、步里风情、扶摇凌云等十个景域,勾勒出灵韵的城市空间。亭廊桥宇相间,粉墙黛瓦互连。其全开放式景区已实现“近者悦、远者来”。
[3] 八楼六渡十二桥:惹溪楼、墨达楼、钟楼、连厢楼、水墨楼、莲花鼓楼、明珠楼、鹭鸣楼;水牛渡、柳叶渡、风雨渡、莲花渡、贡水渡、鹭鸣渡;龙门大桥、惹虹桥、贡水河大桥、凌波桥、兴隆桥、文澜桥、伴桥、莲花坝大桥、映月桥、鸽子花桥、莲花人行桥、三河沟大桥。
[4] 一城一湖一新区:特色县城、环双龙湖景观带、宣北新区。
[5] 红色遗迹: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带领工农红军转战宣恩八年之久,创建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板栗园大捷载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全县共有三千多人为中国革命捐躯。
[6] 八宝铜铃:宣恩土家族八宝铜铃舞,俗称“解钱”,是湖北酉水流域土家族所独有的一种祭祖还愿的古老仪式歌舞,融歌、舞、乐于一体。
[7] 薅草锣鼓:又叫山锣鼓。早先为达到催场催工目的,主人家要请演唱班子。击鼓以作气力,鸣锣以节劳逸,酣歌以抒胸臆。于2008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 三棒鼓:亦称花鼓或喜花鼓,是流传在宣恩及湘鄂边区酉水流域一带的地方曲艺。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喜乐神:即宣恩耍耍,也称“打耍耍”、“跳耍神,是流传于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
[10] 舞花棍:即滚龙连厢,又叫打连厢、霸王鞭,因“滚”而得名,是民间艺人把传统的连厢、莲花落和演唱巧妙地融于一体,并吸收部分民间杂耍和地方戏剧中的精华,加工提炼而形成的连厢新舞种。
[11] 哭嫁歌:即十姊妹歌。是土家族一种古老而特有的婚俗仪式音乐。
[12] 山歌:即高腔山歌。因声腔高亢激越、曲调雄浑动听而得名,是流传于宣恩县椿木营、长潭河、万寨等乡镇及周边恩施、鹤峰、建始等部分地区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歌歌唱艺术。
[13] 灯戏:即宣恩灯戏,原名辰河戏。在清朝中期由湖南辰州府卢溪县13位生意人和手艺人带进宣恩后,逐渐演变成为充满地域特色的本土化戏剧。到了民国20年,辰河戏被正式改名为宣恩灯戏,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14] 民间绣活:土苗绣花鞋(垫)以线代色、以针为笔,在鞋垫上绣出朵朵烂漫的山花,给人一种质朴美和浪漫美。
[15] 宣恩竹编:用山上的竹子劈成扁篾或丝篾并编织成各种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
[16] 张难先:国民党元老人物,曾任国民党浙江省主席,湖北省民政厅厅长等职。1941年因不满蒋介石独裁统治,隐居长潭河老百姓家中,并创办“耻庐”读书班。
[17] 伍昌臣:1757~1827年,今宣恩板场乡伍家台人,是宣恩“贡茶”的首垦者。
[18] 乾善统:1887~1935,宣恩晓关人,联英会会长,1935年板栗园战斗中遇害。
[19] 康代裕:1876~1911年,宣恩县和平乡人,参加了辛亥首义。
[20] 杨将军:杨敏,李家河人,开国大校,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21] 汪古珊:1840年~1917年,原名改勉,字昌美,宣恩县中间河人,土家族,晚清监生,清末鄂西一代名医。
[22] 全国劳模: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时兵,再度擦亮“皇恩宠锡”贡茶名片。
[23] 中国好人:谭世六,2017年8月孝老爱亲类;罗美云,2018年8月孝老爱亲类;向胜元,2019年10月诚实守信类;汪明菊,2020年敬业奉献类;姚元翔,2021年11月敬业奉献类。
[24] 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5] 三大产业:战略产业包括生态文化旅游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商贸物流业;新兴产业包括在线经济、供应链产业;传统产业包括茶叶、畜禽、水果、烟叶、药材、蔬菜、粮食。
[26] 茶腿米果:茶即伍家台贡茶,因“皇恩宠锡”而名扬天下,在首届硒博会获“中国特色硒产品”称号,获中国茶博会金奖。腿即大派火腿,为中国“四大名腿”,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米为木龙寨富硒贡米,得到袁隆平院士“天然富硒、好米好生活”题词。果,一是白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签,二是黄金梨,有“天然矿泉水”之称。
[27] 四化同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8] 星创天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新型农业创新创业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29] 七大主导:茶叶、畜禽、水果、烟叶、药材、蔬菜、粮食七大农业主导产业。
[30] 三区三线:指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三种类型空间,以及分别对应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31] 宣创十条:“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政策支持体系。
[32] 示范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武陵山中心城市功能示范区、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33] 贡水计划:宣恩县出台《关于实施“贡水英才”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为人才“量身定制”30条政策。
[34] 四敢精神: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作者:熊超朋,土家族,出生于1986年,湖北建始县人,现居湖北宣恩县。本科中医专业,武汉大学在职硕士学位,主编《中医速记宝典·中药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恩施州作协、宣恩县作协会员,浔阳江诗社、中华诗友会会员、恩施州诗词学会会员,宣恩县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酷爱诗文,常咬文嚼字以当食,不得一字不罢休。

朗诵和编者:杨建松,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三年阅读量已逾一亿七千万。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