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法门古寺■彭宇文
宝鸡鸣寺解三门,秋雨正纷纷。释迦树下思来去,梵语绕、遥岸云根。风卷翠莲千朵,圣池还映红尘。
真身佛塔毁犹存,僧在火中焚。偷天瞒日搪君命,地宫藏、稀世奇珍。忽染几分俗气,走失多少僧人?
【题记】法门寺:位于炎帝故里、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相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一说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周魏以前原名阿育王寺,隋朝改称成宝寺,唐初改名法门寺。唐代诸帝多次前往寺院迎取佛骨至大内供奉。史上寺内僧尼最多时达5000余人。1987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在寺院宝塔地宫内发现了4枚佛指舍利及2499件珍贵文物,为世界寺庙之最。法门寺因此而成为世界景仰的佛教圣地。
【注一】三门:指寺院大门。一般由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
【注二】释迦:即释迦牟尼,相传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功。
【注三】云根:深山云起之处。也指云游僧人歇脚的地方。
【注四】火中焚:1966年7月12日,为阻止“红卫兵”挖地开塔、毁坏佛宝,法门寺良卿法师(1895年-1966年)毅然点火自焚,用生命保护了塔下珍宝。
【注五】偷天瞒日: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发生大规模灭佛事件,史称“会昌法难”。武宗下令毁掉法门寺佛指舍利。僧人们闻讯后准备了几根佛指影骨(仿制品),用以搪塞君命,而把释迦牟尼真身指骨秘藏起来。
【注六】俗气:2009年5月9日,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建设的法门寺文化景区(紧邻法门古寺)对外开放。2012年11月4日,央视记者披露了法门寺文化景区“借佛敛财”,乱象不止的新闻。此事严重损害了法门寺声誉和僧人形象。据悉,法门寺因此而流失了大批僧人。
(2012-12-16)
(摄影:云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