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荷作家乡村行01
恰是稻谷飘香时
张坤堂

来济南上班前, 就知道章丘明水有一种名贵的水稻,地方不大,产量不是太高,而且老百姓难吃到,物以稀为贵,大家都把这水稻说得神秘兮兮。几十年过去了, 我一直也未见过这水稻是什么样子,更没有尝过香稻的滋味。
深秋季节,天气渐凉。候鸟南归之时,红荷文学社的十六名文友,从泉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到明水办事处的西营村采风。这里就是神秘香稻的产地。
刚刚下车,鼻子轻轻翕动就嗅到了泥土的芳香。空气里还散发着湿润、清新的味道,那是一种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种乡愁的味道。接着,又一阵沁人心脾的芬芳接踵而来,浓郁、甜蜜、清香的气味袅袅而来。我有些诧异,是什么味道那?旁边的一位朋友笑着对我说,这就是稻子的香味。我们来的正好,秋高气爽十月天,恰是稻谷飘香时。
农场主张琪,一位个子高高,浓眉大眼的年轻汉子,他伸出双手在欢迎我们。张琪是一位90后小伙子,标准的山东大汉形象,只是黑黝黝得像那块土地一样。难怪他这样热爱土地,就连自己的外形也与这片热土惺惺相惜。在交谈中得知,张琪,出生在中原大地,就读于北京高等学府,创业发展于闽南水乡,是福建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大使,福州滋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已经扎根乡村一线15年,来章丘才半年多的时间。一代新型农业人雄心勃勃,要重振明水香米之雄风,用新质生产力打造更优质更安全,让老百姓放心的绿色水稻。
简短的交流,张琪那中原壮士的质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有他来经营明水香稻,一定会让你充满期待,心中多一份希冀。
我站在的湿漉漉的土地上,在寻找明水香稻的密码。举目望去,对面是几块四四方方的稻田,我估算一下,大概有300亩。我问身边的张琪,是不是有300亩,他竖起大拇指说,您说的真准,就是300亩。稻田的西侧是一片高起的树林,郁郁葱葱,甚是茂密。这不是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吗?有这样遮风挡雨的防护林,为这片水稻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什么狂风暴雨、自然灾害,也都会给挡了回去。
一阵秋风拂过小泥巴农场,稻田里又飘出清香,缕缕稻香孕育着一年的丰收。在这片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土地上,西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鸿波,抽出短暂的时间陪我们聊了一会,又匆匆离开,向村庄走去。从他的背影看去,一个脊背微微前倾的人,他在用双脚丈量着土地,用心血浇灌着未来的乡村建设。

我们一行走向附近的稻田,要亲自尝试一下收割水稻的喜悦。那些方正的六块稻田已经收割了四块,尚有两块在等待着我们。走进松软的田地,在举起镰刀的那刹间,一缕阳光正好射下来,映射出一群热爱劳动的人们,在为丰收而欢欣鼓舞着。
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绿色水稻是如何施肥那?明水香稻至四十年代已濒临绝种。产量较低的大白芒现已失传,大红芒种植面积也逐年缩小。他们是如何经营发展的?
张琪的娓娓道来,为我们解开这个话题。采用“稻鸭共生”这一生态农业模式。通过让鸭子在稻田中自由活动,不仅可以控制害虫和杂草,更重要的为土壤提供天然肥料,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稻田养鸭,为鸭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方面有地方遮阴,令一个方面有活动的空间。夏天太热,太阳直晒,鸭子在里面有个遮阴的地方,而且极其适合它们的快速生长。张琪讲,我们稻田的行间距就比较宽,要做到35公分。一般稻田的行距大概是25到30 公分左右。我们的宽就是方便鸭子来回行进,鸭子的鸭蹼,在里面跑来跑去就会帮助水稻施肥,消除杂草。在稻农的训练下,鸭子定时进入稻田,到了傍晚,发出一个指令,鸭子们会乖乖地走出稻田,回到鸭舍产蛋、进食。这样做可谓一举多得,有机肥料源源不断的输送稻田,鸭子又得以成长。鸭肥稻香,这就是现代农业科学家的智慧。
接近中午,我们在一条马路南看到了活蹦乱跳的几百只鸭子,个头匀称的生灵在呱呱叫着,似乎也在欢迎这些陌生的客人。
在养鸭场的东侧,我发现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张琪指着清澈的溪水说:这就是从百脉泉流出的水。香稻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章丘“百脉泉”泉头特殊质地土壤,生长的香味特浓的农家稻品种,又称“泉头米”。
在夏季水稻生长的季节,离泉头越近,香稻的品质就会越好,依次向下游,越远品质越差。清爽甘洌的泉水,优良的水质,恒定的水温,特有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明水香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必要条件。我估计,这可能是明水香米的重要成因。因此,也就有了“一株开花满坡香,一家煮饭香满庄”的美誉。
中午,我们围在一起,吃着刚刚收获的香米做成的米饭,还有白菜猪肉粉条。吃上明水香稻,了却了我的一个恒久的心愿。这可是一顿特殊的美餐。明水香稻食之不腻,味道鲜美,清爽可口,令人神清气爽。
割稻子回来路上邂逅两位老人去稻田捡稻穗,她们脸上虽然饱经风霜,却洋溢着满脸的幸福。兴趣盎然的我与她们攀谈几句,突然冒出一个奇异的想法,猜一猜她们的年龄。我说开车的老太太要大那位白发的、胖胖的老太太三岁,竟然百分之百准确。她们大呼神奇。同行的一位穿红裙子的女士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随之,一阵欢声笑语在稻田久久回响。



作者简介:
张坤堂 山东省写作学会、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区政协文史委员、作协顾问。参加的征文多次获奖,时有文章在报刊发表。2024年3月获得山东写作学会与都市头条颁发的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