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面前的张艳飞女士,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是一位底蕴深厚、功力扎实、技艺超群、颇具实力的著名书法家。
她,高高的个头,窈窕的身材,身着一套深色的休闲装,清秀的脸膛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晶莹睿智的亮眼,那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更加增添了作为一位女艺术家、一位女教师特有的风范、神采和魅力。
同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优秀人民教师张艳飞女士于2024年9月20日,在“喜迎国庆七十五华诞——全国百位书画名家作品联展”现场合影,我身后精美的四条屏书法作品,就是张艳飞女士所创作。
作为笔者的我,常常会有这样的观点:作为一位书家,如果能够将书法浓缩为艺术,从而做到书之有道,法之得体,以美感人,以德育人,无疑这是高手;不仅如此,作为一位书家,若能将文字演练为艺术,并且总是能够被人鉴赏,还能够给人们带来非常美好的享受,无疑,这更是佼佼者。而我们的主人公张艳飞女士,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优秀。
与此同时,笔者常常还这样认为,鉴赏是人们观赏艺术作品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品本身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把观赏者带到一个特定的艺术境界,从而激发起观赏者思想感情的波涛;还有就是观赏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的目的。而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和目的,则是古今书法家们所着力追求的目标。而在这一方面,张艳飞女士无疑做得非常优秀。
那么何以见得呢?近两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同北大兰亭书画研究院、刘炳森艺术研究会等多家单位共同组织举办的全国性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中,张艳飞女士先后获得了两次特别金奖、一次金奖的荣誉称号。不仅如此,每次大展期间,张艳飞女士的展品前,都会吸引众多观者驻足观看,他们中有普通的观众,更有部分专家和学者。观众们从感官和美感上,对张艳飞女士的作品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并给予极高的评价;而专家、学者们,则从专业的角度,对张艳飞女士的作品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同样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广泛的好评。
倘若用我的话综合起来说,那就是:近观张艳飞女士的书法作品,大有平淡朴素中颇为俊美、端庄凝重中颇显底蕴、雅俗共赏中颇见实力、驻足观赏时颇具魅力。这就是大家的心中、大家眼里的张艳飞女士,还有她精美的作品。
那么,张艳飞女士的艺术之路到底是怎样的呢?她在执着的追寻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那就让我们顺着张艳飞女士的成长之路,追溯源头吧!
采访中,张艳飞女士若有所思地告诉我说:“我的父亲曾经在村上担任会计工作,他的毛笔字和硬笔字写的都很不错,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吧!因为受自己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这样我就从小对写好字颇感兴趣,逐渐也就特别喜欢上了写字,有的时候还经常帮父亲抄抄文件、写写账本什么的。随着时间的延续,我的字好像写得也逐步开始有模有样了,这样一来,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就会跟随父亲一起帮助邻居家写写对联儿。坦率地说,那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写的不好,只要邻居一夸,自己往往就会洋洋得意的”。
张艳飞女士思索片刻后,接着对我说:“直到后来上了师范,学校的教学规划中都有正规的书法课,这时候我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了正规的书法。记得我们学校当时的书法老师是刘永镇老师,他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启蒙老师。刘老师非常擅长欧楷,那时候我们就跟他学欧阳询的《九成功醴泉铭》,一有空闲的时间,自己也会练习一下硬笔楷书,先后临习过庞中华、顾仲安等人的硬笔书法。老师的言传身教,加上自己向书本学习,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真正认清了自己,觉得自己还只是个门外汉。正是因为这样,那时候再回家过年的时候,邻居让我帮助写对联儿,我再也不敢提笔给人家写了。”
张艳飞女士接着对我说:“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便开始正式参加工作,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上班以后的我,凭借着自己在书法方面的特长,在当地的小范围还算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影响力,并且还会作为教师的一个特长得以展示。我先后参加过市里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比较受学校的重视。因为工作十分的繁忙,本人没有在书法方面进行更好的深造,也没有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但尽管这样,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我会把属于我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规划,这样一来,练一练、写一写,可以说从未间断。但总是感觉自己并没有多大或者明显的进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