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31日、11月1日,我们学校(浏阳市嗣同学校)正在举行体育运动会。“体育为首”的重要性不必再说。我要说的是,育人:请从体育始。
一.“体育”应该制度化、专业化、平民化
第一,“体育育人”的政策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对“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指导思想要有具体实施政策与路径,因为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东亚病夫”的惨剧再也不能重演。
第二,“体育育人”的人员配备要专业化。俗话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学校来说,体育老师必须专业化自是不必强调,校长也必须懂体育——“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这是百年前中国现代教育发蒙之时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提出的一个标准。一所学校体育处于何种地位,直接反映该校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第三,“体育育人”的理念成为国人的理念。国家当然要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同时也要让体育平民化。人大代表王旭说:多一座体育馆,也许就少建一所医院。北京宽高教育集团总校长王金战老师建议:一所普通高中要建5座体育馆!“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观念要深入人心。
二.我要说的是“体育”应该重在“育”
第一,“体育”第一境界当然是育“体”。早在2017年,《柳叶刀》就发布过一个数据:在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中,中国肥胖人数已超过美国,现在成了全球胖子最多的国家。2023 版《世界肥胖地图》显示,到 2035 年,中国男孩肥胖率将超过 50%,女孩肥胖率将接近 40%;中国成年男性的肥胖率将接近 20%,成年女性的肥胖率将超过 15%。肥胖的危害性无需再言。生命因健康而美丽,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
第二,“体育”第二境界是育“德”。通过体育锻炼、竞技比赛、团队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身体,更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和提升。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是对卓越和荣誉的追求。付出的艰苦训练,考验的是敬业精神和意志力。而在公平竞争中收获尊重和友谊,又能完成自我实现和超越。
第三,“体育”最高境界是育“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都想着赢,事实上,我们经常输——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体面、尊严的“输”——没有人会记得第二名,除非他是李宗伟。
卢梭在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白岩松说:“在这个‘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时代’,我很惊讶于为什么在球场上、运动场上结交的朋友和友情如此牢靠。”
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而一个从小喜欢体育锻炼的人,一定会有一颗坚强的心。 体育使人快乐,体育塑造人格,体育丰富人生,体育是最基础、最美好的教育!
我爱体育运动:体育为首!

王虎简介
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骨干教师,浏阳市嗣同高级中学历史老师,湖南省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沙市历史名师工作室名师,长沙市首批卓越教师,浏阳市首批学科带头人,浏阳市高中历史工作室首席名师,浏阳市中共党史专家智库成员,浏阳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指导老师。
责编: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