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我军首次完成远海“双航母”实战演练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千呼万唤,双舰合璧,辽宁舰与山东舰终于官宣合练。北京时间10月31日晚,新华社正式授权官宣全文:“海军辽宁舰编队近日圆满完成年度远海实战化训练,安全顺利返回母港。训练期间,编队转战黄海、东海、南海等多个海域,开展实战背景下多个科目综合演练,官兵全程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反应的作战状态。在南海某海域,辽宁舰、山东舰编队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锤炼提升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
一一上述简短百余字“官宣”,言简意赅。但足以令,包括笔者志清在内的中外业余和专业“航母军迷”们,兴奋不巳!彻夜难眠!
首先,10月31日新华社简短通稿和随后央视总台夜间视频要闻显示,辽宁舰、山东舰同框,双“舰”合璧,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还有多架歼-15战机从辽宁舰起飞,看得人热血沸腾。当晚深夜凌晨有网友说,“以前都是看人家航母并行的图片,现在我们也有了!”祖国强大,这一幕就是具象化体现。也有网友说,辽宁舰、山东舰“双航母远海深蓝海域合练”,是中外各界期待许久、几乎是翘首期盼了N年多的好消息,终于来到了。据央视新闻报道,海军“辽宁舰”编队圆满完成远海实战训练,安全顺利返回母港。在南海某海域,“辽宁舰”、“山东舰”编队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锤炼提升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属于中国的双航母编队,终于被我们等到了!
其次,虽然10月31日晚新华社和央视总台报道中给出的消息不多,但综合前不久的一些公开报道和外媒给到的消息,“航母军迷”网友们就不难拼凑出完整的时间链条了。在此之前,“辽宁舰”曾率编队突破“第一岛链”,赴西太平洋某海域展开远海训练。结束相关训练后,该舰没有直接返回青岛母港,而是被发现出现在了海南三亚某军港,并极其罕见地对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停泊在了同一码头。当时就有人猜测,这颇为少见的一幕的出现,或预示着“辽宁舰”和“山东舰”将进行一次联合演练,且很有可能组成双航母编队。果然很快,10月14日新华社宣布,当天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海、台岛以东、以南和以北海空域展开了“联合利剑-2024B”大规模军演。期间有报道称,“辽宁舰”参加了这场军演,但却没有“山东舰”参演的消息传来,即在“辽宁舰”出港参加演习时,“山东舰”依旧停泊于港口码头。演习结束后,“辽宁舰”仍未马上返回青岛母港,而是在南海继续活动了约一周的时间,然后才在上周出现了“‘辽宁舰’经由台海向北航行并返回母港”的消息。也就是在那一周之中,有外媒从商业卫星照片中发现,原本停泊在三亚母港的“山东舰”突然“消失”了,显然说明该舰离港出海了。之后,又有报道称,“山东舰”正在南海某海域活动,即这2艘航空母舰当时都在南海,而两舰进行首次双航母编队演练的时间点应该也就是在那时。
第三,从网友收集的中外媒体相关照片来看,解放军首次组成的双航母编队中共包含13艘水面舰艇,除“辽宁舰”和“山东舰”这2艘航母外,还包括3艘055型万吨大驱、5艘052D型“中华神盾”驱逐舰、1艘054A型护卫舰和2艘901型综合补给舰,编队总吨位约30万吨。在空中,2个由各自6架歼-15重型舰载机所组成的三角形方阵飞越了编队,后方还有负责保障性任务的舰载直升机。整体看来,中国海军的双航母编队极其壮观,不仅气势十足,更具备尤为强悍的战斗力。另外,再仔细计算一下这支编队的火力投射能力,不难发现所有护航舰艇的垂发单元总和高达688个,无论是对海还是防空,抑或是对陆打击或反潜作战,如此程度的火力都足以令任何潜在对手生畏。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演练过程中,“辽宁舰”和“山东舰”的舰载机部队应该进行了航母互降和互放科目的练习,这是双航母编队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确保战斗力得以最大化发挥的关键所在。
第四,要知道此中国海军远海“双航母演练”,首次拥有辽宁舰与山东舰,两艘6万吨级大型航母、几十架重型舰载战斗机、3艘万吨级护航舰艇、和暂时数量不详的水下各种潜艇、大约688个“垂发”战略和战术导弹发射单元。不夸张地说,这基本就是:我们这颗星球上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双航母编队,即便是手握2艘7万吨级航母的英国皇家海军,也绝难以凑出与中国双航母编队相近的海上战力。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不包括中国海军已经下水的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以及正在中国各家造船厂船坞上“准备待命”下的“各舰船新饺子”!
总之,笔者志清兴奋地认为,北京时间10月3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辽宁舰编队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简短通稿,从标题就能看出这组报道的新闻主体是海军辽宁舰。也就是说,“双航母双舰合璧”的信息增量是以辽宁舰圆满完成年度远海实战化训练为主线“看似不经意间”带出来的。于无声处听惊雷,人民海军的从容淡定跃于纸上,相信此后,中外舆论场自会捕捉到更多重磅信息增量面世。为此特赋《定西番》为评为贺。
万唤百呼同楫。
双母舰,
鲁辽携。
展军威。
千里海疆蓝雪。
雁鱼人箭桅。
攻防键盘堪绝。
五星旗。
一一2024年11月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