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6838——6850)
张 鹏
6838.我渴望,生物学技术发达到人类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睡眠,如此,一天中的许多时间,我愿主动投入到睡眠中,让睡眠隔离掉不愿投入的时光。
6839.你早晨八、九点钟在工作场所见到的那个中年人,可能是从凌晨三、四点钟早醒后就被失眠折磨了五、六个小时的人,他的早醒而无奈的炼狱般的时光,如果用来乘高铁,足以从北京南飞驰到上海虹桥而绰绰有余。种种心事,种种不安,种种焦虑,足以冲击掉安睡,让人无论睁着眼还是闭着眼,都眼睁睁地与入眠失之交臂。有床,有暇,却无眠,无奈。并非夜夜,一夜足以动摇你的自得。
6840.白鹤晾翅。好多年不观看学校的运动会开幕式现场了,今天上午,因为要参加投篮项目,项目本来规定的时间是九时,我早点过去了,居然赶上了完整的开幕式。大学生们的青春洋溢,不在话下。整个开幕式的表演,我最感动的是退休教工太极拳表演,他们平均七十岁上下,一招一式,优雅自然,动作舒缓,令人动容。当广播中传来“白鹤晾翅”的动作名称时,我内心一动,忆及初中二年级学过的课文《记一辆纺车》,作者吴伯箫。在此文中,这四个字,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几十年过去,今日又闻,心动。愿我们七十岁时,也如此优雅从容地打太极拳。
6841.二十多年前,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一书,表达了对后现代社会大量制造景观的前瞻与忧虑。如今的中国社会从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可能还没有进入后现代社会,但是我们的景观社会已经提前到来。每天,大量的公众号弥漫在手机的微信圈里,从一个乡村小学、乡镇中学到一个县城的高中到一所大学、研究所,各机关单位经营公众号成为如今的大势所趋和工作重要内容。所有的图片展示、留痕都是这种景观社会的重要表现,从提着两桶花生油去扶贫,到学校搞一次家长会,开一场运动会,获得一个科研项目,到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竣工,到节假日的城乡旅游景点,从工作计划到工作过程到工作总结,公众号昼夜不停更新推出,可谓无远弗届无孔不入。今日,我们实际上生活在一个被公众号打造起来的生活世界中,景观社会如期而至。
6842.昨讲志摩,一众听课者大多中年人(年轻人较少),开场白:“单纯就寿命来讲,在徐志摩面前,我们基本上都是胜利者和成功者。志摩生于1897年1月15日,逝于1931年11月19日,在人世间游走浪漫了不到三十五周岁。志摩的学问、见识、阅历、情感之丰富,交游之广博,甚至乘坐飞机的次数,游历过的国家,却是一个世纪之后的咱们望尘莫及的!”是的,有的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是领先普通大众一百年不止的。由此想到苏东坡,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有多少能与一千年前的他相比呢?
6843.素食。浏览诺贝尔文学奖最新获得者韩江的《素食者》,感慨颇多。一个人坚持做自己太难了,尘世有无数力量阻挡你成为你自己。我并不喜欢素食,我认为,如果非要因为吃掉羊肉是不敬畏生命的话,那么,吃掉花生米或绿豆也是不敬畏生命。植物的种子,不也是植物生生不息的生命基因传递者吗?更可笑的是,当今,素食的食材上的农药化肥,并不比鸡鸭鱼肉清洁到哪里去。水陆杂陈,荤素不拒,适意舒畅,是我秉持的饮食风格。
6844.对科研、写作甚至事业等方面彻底的精益求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家庭、对健康、对生活、对配偶、对孩子犯下的一桩罪,为什么这样讲呢?你为了准备一场两个小时的演讲所做的课件要想彻底的精益求精,用10个小时不过分,用20个小时也不过分,问题是人的精力有限的,你把时间用在了这方面,那方面必然顾此失彼。有太多的人,表面上看上去是对工作对学业对业务精益求精,可是他对妻子或对丈夫,对孩子和对父母却是犯了罪的,他们没有爱心,没有关怀,没有孝敬。这些工作狂,为了所谓事业,哪怕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陪他们的家人,都觉得是奢侈的。
6845.怀念先生。昨天是鲁迅先生逝世88周年纪念日,我用在街头散步、回想鲁迅先生的作品与鲁迅先生隔空对话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先行者。鲁迅先生的《药》当中向我们展示了患病的中国人求取救命的良药的悲剧,今天的中国大街小巷最触目惊心的是比银行的储蓄所还要多的各种各样的药店。鲁迅先生如果活在当下,他将会为如此多的药店风起云涌而感到震惊,先生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寻求救国救民的良药。今天的中国人在食品安全卫生、精神焦虑、经济压力的多重困扰下,生病的人如此之多,当药店不再奏效的时候,不知道我们将走向何方?如何才能寻找到我们的归宿?鲁迅先生在作品当中经常会发出这样一个疑问,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我想假如有灵魂的话,鲁迅先生面对今日的中国和世界,将不知道作何感想?谨以此段文字怀念先生远去的孤独的灵魂。
6846.一些隆重的庆典场合,我们往往会邀请一些德高望重的耄耋之年甚至更年迈的老人(老校长、老学者、老干部、老教授)去参加并发言,但奇怪的是他们的发言,并没有预想的那样精彩,那样富有智慧,那样睿智,那样深刻。公平地来讲,我觉得一个人身体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或许才能产生最精彩的思想,垂垂老矣的时候,思想也会弱化,因为从本质上来讲,思想也是一种生理功能,思想也会跟人的生理状态有关系。一位作家、思想家,不是年龄越大越能够呈现创作的高峰,许许多多诗人和作家最精彩的作品都是在青年和盛年时成就的,这样说没有不尊重老人的意思,只是想说正如一枚树叶随着岁月的流逝,遇到寒霜和严冬,可能会逐渐衰朽,不可能如夏天和秋天一样美丽,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每个人都会变老,尊重每一个人的每一个人生阶段,这是我们最基本的道德理性。高寿,本身就是仁爱、智慧、活力的结晶,令人仰慕无比,也因此,很多高寿者心胸豁达,也乐于自嘲,他们深知曾经到达过人生巅峰,也乐于承认后生可畏。
6847.翻地瓜秧。印象深刻的是,青少年时代,我经常在家乡的田野里跟随大人一起翻地瓜秧。山东内陆春季和初夏比较干旱,地瓜秧生长缓慢。快放暑假的时候,基本上进入雨季,地瓜秧疯狂生长,当地瓜的藤蔓长到一米左右的时候,非常容易在藤蔓上生出次生根,次生根一旦扎到沟垄里,就容易生小地瓜,影响了主根的营养吸收和孕育地瓜。这样,我们就需要用一个小木棍儿挑一下地瓜秧,把它翻到相反的方向。那时候我年龄小,挑动的时候经常把地瓜秧翻断。现在回忆起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一只手抓住藤蔓的顶端,另一只手抓住藤蔓的中间部位,轻轻的往上提起,翻地瓜秧的同时还要拔除田间的杂草。据大人们讲,翻地瓜秧有以下几个好处,首先,它能够有效防止次生根转移了主根能量的吸收;其次还可以把地瓜秧翻转的过程当中让阳光照晒一下土层,有利于田间通风和光照;再次,刈除杂草,减少其争抢水肥;最后,抑制秧子的生长,促进主根孕育地瓜。难忘的是,与奶奶、三叔、四姑在地瓜田中笑语喧喧,边听故事,边看远处奔驰的火车,听三叔谈他的大学生活。那时的夏季田间,对我而言,是难忘的露天课堂。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十三、四岁左右的那段地瓜田里的时光,渐行渐远,令人神往。
6848.在我的故乡泗水,地瓜按照种植的时间可以分为春茬地瓜和麦茬地瓜。春茬地瓜一般在春天中后期种植,种植的时候所用的地瓜苗是用地瓜育苗。而收完小麦以后,整好地块和田垄再种植的地瓜,这被称为麦茬地瓜,麦茬地瓜种植的时候,一般要从春天种植的春茬地瓜秧上,用剪刀剪下几段,把剪下的藤蔓埋在土墩里。春茬地瓜的生长期比麦茬地瓜要长近两个月左右。所以春茬地瓜一般块茎比较大,一般用来食用或者礤成片儿晒成地瓜干出售,而麦茬地瓜因为生长期比较短,一般长得比较细长,一般储存到红薯窖里面,来年用来孕育地瓜苗。已经好多年不再从事地瓜的种植了,但是对于当年种植和收获收获地瓜的情景印象深刻。后天就是霜降节气了,按家乡的农时,应该是收完麦茬地瓜,储存入窖了。
6849.钱钟书先生关于教学发表过这样的高论,他说,一个人有学问而能把书教好,不过是因为有学问,这是理所应当的,偏偏那些没有学问的人也照样能把书教好,这就是艺术了。钱钟书先生在世的时候,多媒体课件还没有发明,而今太多的大中小学课堂离开课件几乎都无法上课的老师并不鲜见。关于学科,关于专业,关于概念,关于深入理解,离开PPT上的文字和图片,连15分钟的一段感言也无法流畅地发表。对于文科教师来讲,如果没有厚积薄发的知识底蕴,没有对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追踪把握,没有独特的求学治学之道,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人生体悟,没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自如的表达,没有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没有游历四方的个人阅历和体验,真的不知道这样的课堂如何进行?照本宣科朗诵PPT成了太多大学课堂最本质的现状。
6850.当初,有人为了压力小,为了生活舒适到了地级市或县城工作。多少年过去了,他才明白,小地方更难混。资源少,争夺起来更狠毒;熟人世界,更重关系更忽视能力;潜规则更肆虐猖獗,丛林法则更彻底。结果呢?半世碌碌无为,温水逐渐趋于沸腾,青蛙的骨头关节麻木,肌肉几乎煮熟,弹跳力丧失殆尽。广阔世界中,逮不到兔子,到了小树林,这里的兔子本身都想征服兔子,急了都想咬人。放弃大都市,来到小地方的人,既丧失了资源,又丧失了格局,更丧失了公平,最后也丧失了锐气。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