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大慈恩寺
■彭宇文
扬鬃白马,卷风尘万里,夏绿霜凋我和你。问天竺,曲女城上唐僧,谁可比、十数国王称弟。
长安夹道涌,君命恭迎,大寺张灯译新字。帝欲劝还俗,却道佛门,无忧地、袈裟难易。雁影逝、慈光照千年,梵行雨中天,碧空如洗。
【题记】大慈恩寺:世界著名佛教寺院,唐代长安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位于西安南郊,创建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迄今已有1360多年历史。唐玄奘为该寺首任主持,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公元652年,玄奘在寺院亲自督造了大雁塔,以供奉从印度请回来的经像与舍利。
【注一】天竺:印度古称天竺。【注二】曲女城:古印度佛教名城。公元642年,玄奘学法圆满欲回大唐之际,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作大法会,十八国王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众参加。这便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辩论大会。玄奘作为论主,其辩才、博学与宏论折服了与会者,连续18日竟无人能发论难之。十八国王遂归依为弟子。
【注三】译新字:玄奘返回长安,带回佛像数百件及佛舍利150粒,还请回佛经梵文原典657部。在其率领下,历时19年,共译出经论75部,凡1335卷。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世称“新译”。
【注四】还俗句:唐太宗倾慕玄奘才学,曾劝其还俗出仕,却被玄奘婉谢。尔后朝庭大力支持玄奘译经事业,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协助翻译。
【注五】雁影:据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载,菩萨为诱导众僧,化雁投身自殒,众僧感悟,遂改信大乘。大雁塔名称由此而来。
(2012-11-28)
(摄影:云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