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话乡愁
图文/特约作者:饶晓辉
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故乡的田野上,金黄的稻谷在微风中摇曳,散发着淡淡的稻花香。那熟悉的气息,如同母亲的呼唤,让我不禁陶醉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
我的故乡座落在赣鄱大地的“鱼米之乡”东乡区,这里是全国粮食生产的“百强县(区)”之一。我土生土长的竹林塘村,是一个风景绚丽的古老村落,那里群山环绕,绿水青山,风景如画。而最让我怀念的,便是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每当盛夏和秋收时节,稻花盛开,香气四溢,让人陶醉其中。
记忆中的故乡,总是弥漫着稻花和泥土的气息。那熟悉的味道,仿佛带我回到了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那时候,我还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总喜欢光着脚丫撒欢在田间地头,和农人感受丰收的喜悦。每当夏末秋初,稻花盛开的季节,便也是我辈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水稻成熟时的故乡,一望无垠的田野披上了金色的外衣。稻谷熟了,稻花香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清晨,当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露珠还挂在稻叶上。微风轻拂,稻浪翻滚,稻花香扑鼻而来。我深吸一口气,那熟悉的味道让我陶醉。稻田里,村民们已经开始劳作,他们弯着腰,挥舞着镰刀,割下了一茬茬成熟的稻谷。傍晚时分,夕阳映红了半边天,稻花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村民们挑着满担的稻谷回家,虽然说劳作了一天特别的辛苦,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夜色渐浓之时,只见家家户户的房顶升起炊烟袅袅,饭菜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与稻花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故乡独特的味道。
现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普及,传统的农耕时代已成过去,从耕田到插播再到收割,全是现代化的机械操作,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种田人的劳力。我这个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后离开故乡很多年,一直工作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但每当稻谷成熟的时节,我都会想起故乡的稻花香。那淡淡的香气,仿佛成了我心中最柔软的牵挂。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故乡的稻花香,见证了我童年的快乐,承载了我无尽的思念。愿那片金黄的稻田,永远飘荡着令人陶醉的稻花香,愿故乡的亲人,岁月静好,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