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诗联学院《七绝天地》257讲】
~~~~~~~~~~~~~~~~~~~-
日月(敬金忠)
《由绝句的起承转合谈写作》。。。
什么叫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古诗文写作,一般都讲究起承转合。
所谓“起承转合”,实际上是诗词谋篇时对结构层次安排的理论概括。这一点好比建筑房屋,在备齐了各种所需的建筑材料和选择了怎样的房屋式样以后,必须安排房屋的结构层次。写诗也是这样,在占有了素材、确定了主题、选定了诗体以后,紧接着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头,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从而更准确完整地表达作者的心境和主题,这种层次安排概括起来,就是“起、承、转、合”四个环节。
“起承转合”可以说是历代诗人创作的共同体验和经验总结。尤其在绝句中,“起承转合”十分明显。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写从正面和侧面看庐山分别是岭和峰,是全诗“起”;“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对观看效果的进一步阐释,算是“承”;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宕开一笔,视野由观山转移到了探究,这是明显的“转”;“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然是“合”,既是对前句的回答,又是对全诗的收拢。
除了绝句,律诗、词、曲也是讲究起承转合的。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起”,是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状态;“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承”,是承述诗人的状态,取以花喻人之意;“知否,知否?”是“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应是绿肥红瘦”,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寓意花与人同瘦,全诗“伤魂”的主题由此更加深化。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起”,是秋况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承”,是对眼前悲伤景物的继续渲染;“夕阳西下”是“转”,转向诗人“秋思”主题的拱托;末句“断肠人在天涯”,无可非议是伤感主题集中表达的“合”了。
通过几年多的学习 老师们的水平 今非昔比 但新来的老师问我怎样才能用好《起启转合》 我只有再重述一下 便于迅速提高写作能力 我的用上面的讲述 我们写五绝或七绝一首 题目自拟 内容不限 使用平水韵 使用别韵不予收审 谢谢老师们配合工作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盘古诗联学院编辑部》
257期《七绝天地》作业
杨秀红(羽海微云)
01.莫祖颖02.博书润雅03.柯美柘05.根生厚福06.宁静07.何惠明08.李广恒09.张丽辉10.成人之美11.戴云霞12.尹洪宽13.金秋立红14.黄伟琰15.世外桃源16.赵偲含17.迟晶三阳18.晁春阁19.春草20.林辉荣21.春云22郑举纲23溪水24日月


七绝·醉美秋色
文/羽海微云
霜叶摇黄漾锦斓,蓝天如洗远峰闲。
晴秋最是风光好,惹得诗心醉此间。
01
七绝·心永在
文/莫祖颖(广东)
秋深岭岫色斑斓,野陌川原也改颜。
远客思亲情寄远,丹心永在系乡关。
02
五绝·咋了
文/博书润雅
往事叹如烟,为何败给钱。
倾囊曾力助,转眼惧尘缘。
03
七绝·座右铭
文/柯美柘(江西)
耆龄可作万金油,切莫招烦自惹羞。
活着就当多动动,花光云物镜中收。
04
五绝·秋思
文/根生厚福
霜落万山枭,风催千木凋。
凭栏思旧事,雁过暮云遥。
05
七绝·春景
文/根生厚福
春风拂柳绿丝条,细雨催花映碧霄。
忽转长堤游客处,欢声笑语入云飘。
06
七绝·油条(一)
文/宁静
兄弟相携入沸锅,沉浮翻滚此图何。
通身但等金黄色,香气萦回赞语多。
07
七绝·油条(二)
文/宁静
谁替微身说不平,奸徒可耻盗吾名。
江湖世故非咱性,何日还归磊落声。
08
七绝·迟桃
文/何惠明
春来万物换新装,灼灼夭桃满地香。
近寺花魂无俪影,只缘身在半山藏。
09
五绝·秋色
文/李广恒
红枫喷火焰,墨菊抖香尘。
野岭如披锦,非春胜似春。
(演英收录)
10
七绝·柿子熟了
文/张丽辉
那片山林满目红,柿园此地挂灯笼。
金秋瑞景在何处,恰是村庄硕果隆。
11
七绝·低丛腊梅
文/成人之美
窗前矮影一丛梅,绽放金衣默默开。
何羡树高花艳远,姿低亲近好香腮。
12
七绝·白鹭
文/戴云霞
霜翎近水影翩翩,碧草湖边雪羽单。
情系朝阳书绮梦,白云一片上青天。
13
七绝·获奖感言
文/尹洪宽
曾言秋日胜春潮,阵阵东风津乐道。
努力岂惟在暮朝,幼苗茁壮离离草。
14
五绝·暮秋寄怀
文/金秋立红
凝神山远眺,临水月新诗。
寒夜潇潇雨,霜天隐隐迟。
15
七绝·柿树
文/黄伟琰
亭亭翠盖映苍穹,飒爽英姿立院中。
只怕夜长多寂寞,浑身挂满小灯笼。
(一木一石收录)
16
七绝·枫树
文/世外桃源
春荣夏茂色青青,树叶玲珑似五星。
待到霜临秋寥落,红枫如火送温馨。
(诗妖收录)
17
七绝·霜降
文/赵偲含
闲观雁阵向南飞,露冷霜寒绿已稀。
莫叹枫红秋渐老,蓠前彩菊绽生机。
(袁谷成收录)
-
18
七绝·思君
文/迟晶三阳
桃红草绿鸟争喧,佳丽潭边思绪翻。
若问凡程多少苦,念君痛楚最难言。
19
七绝·老伴
文/晁春阁
清欢相守伴浮生,雨雨风风牵手行。
岁老偏来膝骨损,夕阳步晩我陪卿。
20
七绝·重建祖屋
文/春草
三百年前自粤迁,开基立业辟桑田。
深怀祖德艰辛路,延续宗功宏伟篇。
21
七绝·乘动车过寿光蔬菜基地所见塑料大棚
文/林辉荣
忽见周围明晃晃,太阳一出闪银光。
动车恰似龙游水,天象穹庐罩海洋。
22
七绝. 北京至威海列车行至乳山车窗所见
文/林辉荣
胶东秋色闪金光,挂在墙头和树旁。
屋后房前苞谷棒,平棚顶上玉茭仓。
23
七绝·登凌云塔
文/春云
千年灵塔势凌云,姑熟公园秋色熏。
太白仙人身别去,金樽对月古今闻。
(世外桃源收录)
24
七绝·候鸟
文/郑举纲
雁借东风向北方,只缘水埠鲫鱼藏。
乡愁怎待凝寒露,结伴凌云返故乡。
(羽海微云收录)
七绝 遇见山里红
文/溪水
玛瑙珠光果色红,多年未见曳秋风。
他乡此日似相约,巧咏酸甜暖意融。
七绝 秋
文/日月(敬金忠)
谁驾西风独自游,红枫黄菊任君求。
残阳一抹霞光远,龙笔涂鸦绘晚秋。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 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 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 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 卫 袁桂杰
野 鹤 段志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郭利战
收稿:徐成美 臧 岚
制作:李凤梅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4. 10.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