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淳朴
-----《道德经》启示录之六十五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
第65章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65章译文:古代善于遵行“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乃是因为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去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成为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作“玄德”;玄德深不可测,远不可及,和万物一起复归到道的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自然。
思绪流萤:
老子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是说善于遵循自然规律的人,不是教导人民智巧伪诈,而是引导人民淳厚朴实;本文诉之“淳朴”,意在探讨做人状态的正负效应。
“淳朴”,是形容人十分诚实,很朴素或比较实在的状态;《后汉书·崔骃传》曰:“淳朴散离,人物错乖”;《晋书·刘弘传》曰:“顷者多难,淳朴弥凋”;唐杜甫《五盘》曰:“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宋王安石《风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亦有这样的描写:“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淳,是真实、自然、纯洁、纯真、善良,不含杂质,一切发自内心的状态;朴,是朴素、淡雅、质朴、素简、平和,无装腔作势、哗众取宠和华丽浮夸的外表;淳朴,就是活得真实;然而,世事纷杂,客观现实却常常左右着人们,无法活得“淳朴真实”;尽管如此,人们仍向往活得淳朴;中国古人讲究真性情、率真和真诚,是对真实人生的提倡;到了现代,鲁迅说:“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可见,他不赞成国民在“瞒”和“骗”中过日子。
淳朴的人生,才是真实纯净的人生;生活中的多数平凡人,都怀有一颗平常心,认为自己不可能给世界留下什么痕迹,或什么不朽的精神或思想财富,仅是真实地活着而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生的形态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在当代繁华的都市里,似乎再难以寻找到淳朴的人生,甚至怀疑“淳朴的人”已无法适应今天的现实生活。比如,一些淳朴的女大学生,在刚走上社会时,因思想纯真,无防范意识和分辨能力,见到自称“落难者”,就会“慷慨解囊”,结果便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尽管如此,真诚和朴实,仍是无华和穿透人心的力量,或直达人心的最深处,亦能让人真正感动的,还是纯洁、纯真、纯净和朴素的做人状态,且具有可爱和永恒的价值;当然,也要承认,真实淳朴的人并非完美,可能有缺陷或疵瑕,也会犯有过失和错误,可平凡不等于无能、普通不等于无光、低调不等于无力、淳朴也不等于人生就是平庸。
纯朴是一种境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写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居轻松、回归淳朴的心情;《论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告诫人们要自省;“贤贤易色”也告诫人们要以德行为重;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属于贤达之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属于圣明之人;人生的境界因人而异,英雄想活出豪放境界,文人想活出高雅境界,伟人想要活出崇高境界,普通人只想活出真实淳朴的境界,但人们应把成为贤人和圣人,作为自我修行的目标,努力成为有精神、道德和天地境界的人,进而远离矫揉造作和虚情假意,骨子里充满丰富,按照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持有大度、真诚、热情、稳重、含蓄、谨慎、不自私、不唯我,有胸怀、能容人、不矫情、不造作、与人为善、善解人意、脚踏实地,敬畏天地人,追求真善美的情怀,去迅速、干练、高效、娴熟、实用地做事,便会营造出自己淳朴丰盈的人生。比如,德国洪堡大学无炫耀的招牌,只是在校门内的一堵矮墙上,列出26名学生的照片和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可简单的背后,却让人深深体会到了学校的厚重和真实,显示了至真的气度和境界。
淳朴是人的自然之性、美德和无价之宝;孟子曰:“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淳朴品德与博大情怀,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完美统一,又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意志、心境、情感的凝结和升华;同样,谦恭礼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包含着对群体和他人智慧、能力、贡献的肯定和对自己的永不满足;这种美德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群体的团结和事业的成功。比如,人们喜欢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因为作品描述了简单淳朴的人生,没有复杂的矛盾、深奥的哲理、过多的修饰,只有秀美的山和水,纯朴的男人和女人,以及老水手、翠翠、老大、老二等人物,在偏僻的山村里,过着淳朴的生活,无刻薄、怀疑、狭窄、自私、虚伪和欺骗,一切都那么纯真;可是,如今我们的生活,却在许多方面远离了淳朴;所以,仍应以积极态度,审视和修正自己。
淳朴,不是牵强的生存;人不应去做一厢情愿、迎合别人、努力合群的状态,规避攀比,顺其自然,随性而活,心灵富有最重要;宽容别人是肚量,谦卑自己是份量,合起来是质量;也许,自己有过愚蠢、天真、善良、幸运、倒霉和痛苦,可静心一次,混乱的心就会变得清澈;面对虚伪,学会沉默,就是自己的城府、睿智、内涵、清高和淳朴的最后自由;因为,主见比顺从重要、兴趣比成绩重要、良知比对错重要、幸福比完美重要、信仰比崇拜重要、成长比输赢重要、察己比律人重要……良好品格、优良习惯和坚强意志,是经受风雨、抗击命运的支撑力;痛过了,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懂得如何适时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人们将会慢慢发现,回归淳朴,才是真正的人生。
淳朴,需要适可而止地节制无限欲望;比如,古时有个王婆酿酒为生,有个道士来她家借宿,喝了许多酒也没给钱;道士说:“我喝了你好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美酒,王婆发财了;道士又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题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从那之后,那口井就再也不出酒了;可见,人知满足,就不受辱;知适可而止,就不危险;如一个人永不知节欲,就会成为贪欲的奴隶。
淳朴,需要节制浮躁和盲目骄傲。比如,一条船上载着文武两状元和一个孕妇,交谈中两个状元各自吹嘘起来,文状元吟诗道:“我的笔儿尖,我的砚儿圆;文章三篇好,中个文状元”;武状元也不示弱,吟出一首:“我的箭儿尖,我的弓儿圆;马上射三箭,中个武状元”;这时,一旁看热闹的孕妇,有些气不过两人的骄傲,就随后开口吟道:“我的脚儿尖,我的肚儿圆;一胎生两子,文武两状元”;两状元听了,面对嘲讽,哑口无言。
淳朴,是心灵深谷的幽兰和生命世界的暖春,而人生慈悲的情怀,也是清清的心灵和淡淡的喜乐,还是怀抱热爱、自持清风朗月和保持生命的本色,可任凭俗尘纷扰,亦有安之若素的人生意境;那么,如此而言,惟愿人们的人生,都能重新绽放出淳朴的芬芳。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生人,在北京工作近40年
(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
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公
务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
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
题材的作品,主要作品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
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
《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走近灵谷圣地:〈道德
经〉启示录》和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卧
龙醒了》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