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研学 回溯初心
何彩娥
不久前,我有幸参加红色研学活动,前往贵州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娄山关、青杠坡、土城战斗遗址、苟坝会议会址等,凭吊革命史迹,接受红色教育,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礼,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一、息烽集中营
参观息烽集中营,让我感到震撼与悲愤,那种黑暗与绝望的氛围令人难以忘怀。息烽集中营是国民党军军统的三大集中营之一,三所集中营之中,息烽集中营规模最大,管理最严酷,关人杀人最多,所以军统内部称为“大学”。从1938年11月建立到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220多人,其中600多人被杀害和折磨致死,幸存者不足百人。
进入集中营,低矮的囚室,黑暗的地牢,一帧帧黑白照片令人追忆起那残酷岁月。这些被关押的人们不仅要忍受饥饿、寒冷和疾病折磨,还要面对无休止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他们在黑暗中挣扎,却从未放弃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集中营有毒刑十几种,听着让人毛骨悚然,最恐怖的地方是“猫洞”,军统特务在洞内施以酷刑,再凄厉的叫喊,洞外也听不见。看着集中营烈士的遗像和国民党残忍大刑,我心中既有泪水,又有怒火。看着红军烈士的名字和年龄,一阵阵心酸。最大的56岁,最年轻的仅仅13岁,息烽集中营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觉醒和强大,离不开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我们应该铭记那段黑暗的历史和为之奋斗牺牲的先辈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
二、遵义会议会址
在遵义会议旧址,让我意想不到的这简个陋狭小的房间里,竟然发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转折。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会议,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产生了新的党中央负责人,取消了党中央领导军事的最高核心军事“三人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次会议。它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后来取得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是我党历史上的一座丰碑。遵义会议一是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最终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重要成果是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坚持勇于承认错误,纠正错误,展现了高度的自我革命的精神。今天回顾这段历史,仍然能从中汲取斗争智慧和精神力量。
三、娄山关战斗遗址及陈列馆
娄山关战斗是一场以极小代价获得战斗大胜的战役。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闻讯,慌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老巢。为确保中共中央在黔北遵义建立新战略根据地,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中革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率部追击向北逃窜的敌军,夺取娄山关,以防御川南之敌向遵义进犯。1月9日,红军以猛烈火力从关南发起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2月25日凌晨,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的率领下,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包围的迂回战术,再度向娄山关挺进,指挥红一、三军团,与敌军为争夺关口展开激战,敌人仓皇应战,凭险据守。红军向黑神庙猛烈攻击,并在点灯山急调部队从东侧迂回,歼灭敌军4个团。随后又乘胜追击,击败敌军2个师,攻占娄山关一战,黔军被歼灭600余人,红军伤亡100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土城战役及四渡赤水纪念馆
土城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关键时刻,打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的一次重要战役。土城战役补充和完善了毛泽东关于运动战和游击战的军事理论,为后来三次渡过赤水打胜仗作了思想准备。由此可见,土城战役是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是有关中央红军前途和命运的一次大决战。
四渡赤水战役发生在1935年1月19日至3月22日,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四渡赤水的过程充满了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一渡赤水,红军化被动为主动,摆脱了尾敌;二渡赤水,红军出其不意地挥师东进,重入贵州,取得遵义战役的重大胜利;三渡赤水,红军再次进入川南,迷惑敌人;四渡赤水,红军乘敌不备掉头东进,南渡乌江,直插云南,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军事上的胜利,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的计划,使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为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坚强领导和集体智慧,展示了人民军队的英勇顽强和革命精神。
五、苟坝会议
1935年3月10日至12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苟坝村先后召开了三次政治局会议,史称“苟坝会议”。3月9日,中央纵队到达距遵义百余里之外的苟坝村,就在这里,林彪的一封万急电报引来了轩然大波。根据电报内容,会议一致通过攻打打鼓新场。只有身为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时称前敌总指挥)的毛泽东与绝对多数领导意见不同,而被免去了职务。但毛泽东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他半夜提着马灯,行走艰难崎岖的乡间二里多小路,找到周恩来、朱德,耐心分析面临的敌我双方形势,终于让周恩来、朱德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第二天一大早开会时,毛泽东因势利导,终于说服了与会人员,改变了前一天通过的《关于进攻打鼓新场之敌的作战计划》。由于作战计划的临时改变,红军以静制动,躲过了灭顶不复的劫难。可以说,那一夜,毛泽东改变了世界。从苟坝会议之后,毛泽东正式成为新的军事“三人组”的主要指挥者,成为革命队伍的核心。
在此后的军事生涯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摆脱了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乘胜一路北上,直到吴起镇。历史反复证明,真理最开始常常掌握在少数有崇高理性人手里。而真正的革命者、真正的共产党人,往往会在真理面前放下一切狭隘与戒见,自觉纠正偏差,心底无私,从善如流,主动靠近真理,最终取得胜利。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善,三人军事小组的成立,巩固和加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毛泽东正确主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心中有信仰,奋斗有力量。通过五天的红色研学活动,使我们从党的光辉的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党性修养。今后生活中,要勿忘初心,牢记历史,努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咸阳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024.9.29
作者简介:何彩娥,女,退休干部,曾在乾县师范学校上学,毕业留校任教,后调入咸阳市妇联工作,1992年任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等职务至退休。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